用于测试容器泄漏的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047090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0980120415.X

    申请日:2009-04-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3/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测试容器泄漏的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其中利用具有小于或约等于1ppb的敏感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追踪传感器来测量大气压下的腔室中的背景噪声;当背景噪声测量结果大于预定阈值时对腔室内部大气除污染的中间步骤;和第二步骤,其中混合腔室内部大气以使得接收限定了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有界内部空间的容器的内部大气的组成成分均匀,利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追踪传感器测量大气压下腔室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并且比较背景噪声测量结果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测量结果,从而检测待测试容器的泄漏。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设备。

    气密性检查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92119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280010550.0

    申请日:2012-0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3/3281 G01M3/20 G01M3/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检查对象物的气密性检查装置。该气密性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性检查装置具备:储存容器(2),用于储存检查对象物(X);吸引单元(3),用于吸引该储存容器(2)内部的气体;气体检测单元(4),可以检测从检查对象物(X)漏出的气体状态的检测对象物;所述吸引单元(3)从吸引口(22c)吸引所述检查对象物(X)的周围的气体至设置于所述储存容器(2)内的所述气体检测单元(4),所述吸引口(22c)设置于储存容器(2)内的位置。

    薄膜检漏箱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2379C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00810832.3

    申请日:2000-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3/229 G01M3/227 G01M3/32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检漏箱,它具有两个相互铰接的框(2、3)、张紧在框内的薄膜(4、5)、一由薄膜构成的测试腔(8)、一位于框之间的密封件(12,13,18)和至少一个,优选多个在两个框(2,3)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孔(7),这些孔可与一真空泵(15、16、22)的入口连接;为了改善检漏箱的关闭特性,建议,设一独立于测试腔(8)的可抽真空的边缘区(14),孔(7)通入此边缘区内。

    用于测试和检查容器完整性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792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680011751.0

    申请日:2016-02-17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测试和检查容器(200)完整性的检查装置和方法。检查装置具有成角度的构件(102)和固定到成角度的构件的观察构件(104)。成角度的构件和观察构件被构造成一起保持待分析的容器。检查装置还包括固定到成角度的构件的支架(106),支架包括被构造成以一角度保持成角度的构件的腔(108)。检查装置还包括固定到观察构件的光源保持器(110),从光源保持器延伸的腿构件(112)和延伸穿过光源保持器的至少一个光源(114)。光源具有从光源保持器向外延伸的第一端和在光源保持器内延伸的第二端,光从第二端投射。来自光源的光朝向观察构件投射。观察构件包括至少一个观察窗(105)。透镜位于光源的第二端和观察构件之间,并且滤波器位于透镜和观察构件之间。

    用于确定泄漏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92138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080058833.3

    申请日:2010-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3/202 G01M3/229

    Abstract: 使用吸附剂(22)用于在包含可液化的气体的设备(10)上确定泄漏,所述物体(10)的环境气体(15)输入穿过所述吸附剂。所吸附的气体通过操作激发装置(25)来解吸并且输送至气体传感器(30),所述气体传感器包含质谱仪(31)。以这种方式能够通过积聚来确定最小量的泄漏气体。所述方法特别适合使用在制冷机的批量生产中。

    一种基于定量确定最长候检时间的氦质谱细检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5791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047094.3

    申请日:2013-0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3/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定量确定最长候检时间的氦质谱细检漏方法,给出了在密封性氦质谱检测过程中定量确定细检漏最长候检时间的方法,并以合格密封电子元器件的最小氦气交换时间常数——严密等级τHemin作为氦质谱细检漏的基本判据,给出了确定测量漏率判据的方法。基于以上提出的定量确定最长候检时间方法,如摘要附图所示,对大部分内腔容积范围,准确确定的最长候检时间可远远长于国内外现行相关标准定性确定的1小时或0.5小时,为降低密封件表面吸附氦漏率、控制氦质谱检漏仪本底和实施批量检测,创造了关键的候检时间条件,从而扩展了适用内腔容积范围,加严了判据范围,以不同的严密等级τHemin和可靠贮存寿命,给出了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压氦法和预充氦法氦质谱细检漏方法。

    用于检测密封性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83974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880118739.5

    申请日:2008-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3/20 G01M3/226 G01M3/229

    Abstract: 一种用测试气体填充的测试对象(13)被插入可排空的试验室(10)中。载气被引入试验室(10)中,使得在那里形成载气和试验气体构成的气体混合物。从试验室(10)中由压缩器泵(15)吸出气体混合物。试验气体传感器(17)连接到压缩器泵(15)的出口。在被压缩的气体混合物中包含带有按压缩比提高了分压力的试验气体。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试验气体识别的灵敏度或者缩短了测量的时间常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