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煤气利用率的高炉布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977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167182.0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煤气利用率的高炉布料方法,采用多环矩阵布料方式,在炉喉的次边缘区域布入20%~30%的焦炭,同时将矿石平均分布于炉喉的边缘、中间环状带及次中心带,使次边缘区域焦炭及矿石的布料量大于其它区域焦炭及矿石的布料量,形成以炉喉次边缘区域为主、炉喉中心为辅的煤气流分布。在高炉次边缘环状带形成稳定煤气通路,保证了高炉的透气性;同时避免炉缸中心堆积现象,保证高炉稳定顺行,产能提升;采用大角差布料,使煤气流在高炉内部平均分布,进而提高了煤气利用率,降低了高炉燃料消耗。

    一种分段式供氧竖炉生产直接还原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672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87494.8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段式供氧竖炉生产直接还原铁的方法,分段式供氧竖炉系统包括竖炉本体、除尘装置、热量回收装置、脱水装置、加压装置、CO2脱出装置、还原气加热装置。本发明还原铁的方法将过剩的化学能转化为物理能,打破了传统竖炉工艺只依赖煤气物理热的局限,降低由热平衡限制的煤气需要量,提高炉内温度、改善铁矿石还原反应动力学条件、提高还原速度,从本质上解决竖炉反应器内物理能化学能不匹配问题,炉内还原气化学能得到充分利用,炉顶煤气还原势较传统竖炉工艺大幅降低,能量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该方法较传统竖炉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灵活、设备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一种气流均匀化热风围管变径高炉送风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988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820130.4

    申请日:2022-07-13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气流均匀化热风围管变径高炉送风设备及方法,属于高炉送风技术领域,设备包括热风总管、热风围管、热风支管和风口,热风总管与热风围管连接,热风支管端部设有风口,热风围管为变径围管,热风围管圆周向均匀间隔设有扩大幅度相同的扩径区,设置个数为四个,包括第一扩径区、第二扩径区、第三扩径区和第四扩径区,其余位置为等径区。送风时热风经热风总管进入热风围管后,分成两股气流沿热风围管圆周运动,通过热风支管经风口将热风送至高炉内完成高炉送风。该设备结构简单,针对热风围管圆周风量较大的四个对称方位围管直径进行扩大,以均匀热风围管内热风压力分布,改善高炉各热风支管内进气量,提高高炉各风口风量分配均匀性。

    一种通过热负荷分布比例确定高炉最佳操作炉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3414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598988.0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热负荷分布比例确定高炉最佳操作炉型的方法,纵向上通过高炉各段冷却壁、划分的各区域的热负荷分布规律、占比和相互的关系,反应高炉内部的热流分布状态,确定高炉操作炉型的合理性;横向上通过根据不同部位、区域的特征,控制不同部位不同的标准差值、极差值、和偏差率,确保横向圆周炉型的均匀合理。优点是:用纵向和横向热负荷分布来表征高炉操作炉型的方法,并找到了其最佳的分布比例。解决了高炉操作炉型难以定量描述,最佳炉型无明确概念的问题。能够精细描述并对比高炉操作炉型,并通过对高炉各区域热负荷比例分布的调整,使高炉获得最佳操作炉型,大幅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燃耗。

    一种提高煤气利用率的高炉布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977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67182.0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煤气利用率的高炉布料方法,采用多环矩阵布料方式,在炉喉的次边缘区域布入20%~30%的焦炭,同时将矿石平均分布于炉喉的边缘、中间环状带及次中心带,使次边缘区域焦炭及矿石的布料量大于其它区域焦炭及矿石的布料量,形成以炉喉次边缘区域为主、炉喉中心为辅的煤气流分布。在高炉次边缘环状带形成稳定煤气通路,保证了高炉的透气性;同时避免炉缸中心堆积现象,保证高炉稳定顺行,产能提升;采用大角差布料,使煤气流在高炉内部平均分布,进而提高了煤气利用率,降低了高炉燃料消耗。

    基于料面迭代的高效中心加焦矩阵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646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407427.3

    申请日:2021-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炉炉顶装料制度中,焦炭和矿石的档位和倾角设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料面迭代的高效中心加焦矩阵设定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设定无矿区占炉喉半径比例为40%~45%,计算最内环焦炭落点至炉喉中心距离:2)计算溜槽有效距离;3)计算炉料离开溜槽后的末速度V2;4)根据Lmin计算最小焦角α焦min;5)计算焦炭各档位倾角;7)计算矿石的最小倾角α矿min;8)计算矿石其他倾动角度;9)确定焦炭各环位布料圈数:10)确定矿石各环位布料圈数;避免靠近无矿区环位的矿石在布料过程中对焦炭形成的坍塌层,进而提高中心料柱的透气透液性能,可以大幅降低中心焦比例至15%。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燃料比。

    一种用多元散料层空隙度评价烧结矿粒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956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07394.2

    申请日:2021-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炉烧结散料层的空隙度计算和块状带压差的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多元散料层空隙度评价烧结矿粒度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烧结矿粒度组成;2)计算烧结矿平均粒径dp,mm;3)计算烧结矿粒度偏析度δ烧4)计算多元散料的填充度,%:5)计算烧结散料层的多元空隙度ε混,%;6)判断相同平均粒径条件下料柱的散料层透气性能指标;用多元散料层空隙度一个数值,直接评估烧结散料层的透气性能,进而便于企业对烧结粒度质量的控制和改进,以及指导高炉操作、高炉配料、烧结配矿等一些列操作。

    一种无料钟布料中心加焦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932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072322.2

    申请日:2020-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料钟布料中心加焦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每次焦炭布料制度总圈数、总耗时、每秒钟焦炭布料重量速度;2)计算中心加焦炭数量:3)判断具体布料制度焦炭最内环位溜槽倾角:βin=βi;4)计算中心加焦炭补偿数量。优点是:在炉顶中心区域焦炭堆大小固定,稳定中心煤气流,维持高炉炉况稳定顺行;径向O/C分布达到设计目标、料面形状稳定,中心无矿石滚入。

    一种无料钟布料中心加焦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932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72322.2

    申请日:2020-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料钟布料中心加焦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每次焦炭布料制度总圈数、总耗时、每秒钟焦炭布料重量速度;2)计算中心加焦炭数量: 3)判断具体布料制度焦炭最内环位溜槽倾角:βin=βi;4)计算中心加焦炭补偿数量。优点是:在炉顶中心区域焦炭堆大小固定,稳定中心煤气流,维持高炉炉况稳定顺行;径向O/C分布达到设计目标、料面形状稳定,中心无矿石滚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