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渗滤液产量与快速稳定化的垃圾填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152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14917.4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渗滤液产量与垃圾快速稳定化的填埋方法,涉及垃圾填埋技术领域。以进场垃圾初始状态所携带的氧气作为后续好氧降解的初始需氧量;在垃圾填埋库区间隔布置联通底部渗滤液导排管的竖直风管阵列,竖直风管阵列的顶部间隔安装无动力引风装置,垃圾填埋堆体内部的通风方式由无动力引风装置强化引风;以垃圾填埋堆体中竖直风管的氧气影响范围作为该竖直风管的填埋单元,各个竖直风管位于各自填埋单元的中心,竖直风管的直径比上其氧气影响范围直径为(1:150)~(1:50);垃圾填埋堆体表面采用膜进行覆盖,以隔绝外部液体渗入,从而减少渗滤液。本方法将整个填埋周期中垃圾渗滤液总产量降低至0.1m3/吨填埋垃圾。

    一种内部环流式的垃圾填埋自然引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835553U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23239601.7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部环流式的垃圾填埋自然引风装置,属于垃圾填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无动力引风装置、出气管和进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无动力引风装置连接;所述出气管和进气管上分布有导气孔;所述出气管和进气管均与渗滤液导排支管连接,所述渗滤液导排支管上分布有渗滤液导排孔;所述无动力引风装置、进气管、渗滤液导排支管和出气管形成垃圾堆体内部环流式的自然引风管路系统。本实用新型由无动力引风装置产生负压吸力作为引风动力,在管路系统内形成气流通路,提高了自然引风条件下垃圾堆体内部的通气效率。本装置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尺寸可调的优点。

    制备高可生物利用性磷含量生物炭的方法、生物炭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7198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1517174.6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可生物利用性磷含量生物炭的方法、生物炭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将同时含有钾元素、钙元素的生物质灰与脱水污泥混匀,进行共热解后得到生物炭;其中,所述生物质灰中钾元素含量大于或等于30wt%,钙元素含量大于或等于10wt%。所述生物炭中可生物利用性磷的含量占生物炭中总磷含量比例为90%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高效提高污泥热解生物炭中磷的可生物利用性,并降低重金属含量,无需额外投加化学试剂,工艺流程简单,同时能够实现生物质灰的资源化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生物炭富含钾、钙等营养元素,有利于植物生长。

    一种提高增材态GH4169合金组织均匀性的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49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6269.0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增材态GH4169合金组织均匀性的热处理方法,属于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对增材态GH4169合金进行预时效处理,空冷至室温;随后进行均匀化处理,水冷至室温;最后进行双级时效处理,空冷至室温。本发明采用预时效处理在晶界处饱和析出δ相,通过钉扎晶界有效限制后续均匀化过程中的晶粒长大;采用均匀化处理提高后续双级时效处理中γ'相和γ”相的析出均匀性,并能促进再结晶的发生,转变晶粒组织,降低织构强度,提高晶粒组织均匀性,有利于提高增材态GH4169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双级时效处理使增材态GH4169合金中析出均匀分布的γ'相和γ”相,起到时效强化的作用,提高增材态GH4169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等力学性能。

    一种基于晶体塑性有限元的晶粒渐进旋转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74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81787.0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塑性变形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晶体塑性有限元的晶粒渐进旋转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晶体塑性本构模型,采用指数法描述晶粒欧拉角与弥勒指数间关系;构建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其包括多个取向随机的晶粒,每个晶粒变形均由晶体塑性本构模型控制;在Abaqus中通过模具对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进行接触约束;对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进行多向压缩模拟,以反映真实多向锻造过程;获取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中所关注观察面的有限元网格节点坐标与欧拉角数据,构建为EBSD交互文件,进而绘制IPF图,实现晶粒渐进旋转可视化。本发明实现了对多向锻造过程晶体取向的动态模拟和可视化分析,从细观尺度揭示晶粒渐进旋转机制。

    一种异质晶粒结构析出强化Ni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60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36047.5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强高塑Ni基合金领域,公开了一种异质晶粒结构析出强化Ni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包含Ni元素、Al元素和Ti元素,并且是由一大一小两种尺寸的异质晶粒组成,其中,小尺寸晶粒的尺寸为1‑10μm,体积分数占比为50%~70%;大尺寸晶粒的尺寸为20‑30μm,体积分数占比为30%~50%;若干个小尺寸晶粒聚集,若干个大尺寸晶粒聚集,这些小尺寸晶粒聚集的区域和大尺寸晶粒聚集的区域交替分布,同时,在这些小尺寸晶粒和大尺寸晶粒中还弥散分布有析出相Ni3(Al,Ti)。本发明通过对合金内部的微观结构进行改进,同时引入异质晶粒结构和析出相,使合金在高强度的同时具有更优异的塑性。

    诱导水系锌离子电池锌(002)晶面优先暴露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7629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757912.8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水系锌离子电池锌(002)晶面优先暴露的方法及应用,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方法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添加含有四氟硼酸根或六氟硅酸根的含氟路易斯酸,所述含氟路易斯酸在所述电解液中的浓度为0.1‑3mmol L‑1。通过四氟硼酸根或六氟硅酸根与锌离子的良好的络合能力形成络合阴离子,络合阴离子可以自发吸附在锌(002)晶面上,抑制(002)晶面法向上的成核生长而促进其面内生长,最终在晶体学上实现(002)晶面优先暴露的特征。本发明含氟路易斯酸添加剂通过调节锌离子的沉积行为,可以有效地抑制锌枝晶生长以及析氢副反应的活性,进而提高电池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

    高温合金盘类锻件的局部增材制坯和分区模锻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80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52438.X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合金盘类锻件成形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盘类锻件的局部增材制坯和分区模锻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依据高温合金盘类锻件不同区域的结构复杂程度,将预制坯料分为基体荒坯和增材坯料;在基体荒坯上局部增材制造增材坯料,得到预制坯料;对预制坯料进行热处理,得到锻坯;依据锻坯不同区域的变形量和动态再结晶分数,确定锻坯的小变形区;对锻坯进行分区模锻,得到高温合金盘类锻件。本发明采用分区模锻方法,主动控制不同区域的变形量,分区调控组织均匀性,实现不同区域组织组织状态和性能的定制化成形,获得性能更加优异的高温合金盘类锻件。

    基于梯度感应加热的热变形工件坯料加热方法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73099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127849.8

    申请日:2019-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度感应加热的热变形工件坯料加热方法及加工方法,属于金属热塑性成形领域。该方法利用工件的形状设计坯料,采用梯度感应加热线圈对坯料变形量不同的部位进行快速感应加热至不同的温度,进而实现坯料不同变形部位的温度不同,并保证坯料表面上温度的连续性,利用材料塑性变形抗力对温度的敏感性,有效降低难变形区的塑性变形抗力,这可以有效降低设备吨位,同时,不同变形量部位在温度和变形量的耦合作用下,可以保证整个锻件的微观组织的均匀性,并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此外,还可以显著改善劳动环境,整体成形出尺寸精度高、微观组织均匀、综合性能优良的锻件,并实现自动化、标准化的生产。

    一种蓄压器壳体的分步式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106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55049.3

    申请日:2019-07-19

    Inventor: 黄亮 宋亚营 周景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型异形回转体制备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蓄压器壳体的分步式成形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凸模组件、凹模组件及压边组件,凸模组件包括拉深凸模和翻边凸模,拉深凸模的中心开设有通孔,其通过螺杆与上模板相连,螺杆上套装有弹簧,翻边凸模的一端置于通孔内,另一端通过凸模固定板安装在上模板上,凸模固定板与拉深凸模之间设置有刚性支撑柱,凹模组件包括与拉深凸模和翻边凸模实现配合的凹模,压边组件设置在该凹模上;成形时,先通过拉深凸模拉深成形出蓄压器壳体的球面,再通过翻边凸模完成翻边成形出蓄压器壳体的直壁。本发明利用一套模具实现了蓄压器壳体的成形,具有成本低,成形质量高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