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渗滤液产量与快速稳定化的垃圾填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152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14917.4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渗滤液产量与垃圾快速稳定化的填埋方法,涉及垃圾填埋技术领域。以进场垃圾初始状态所携带的氧气作为后续好氧降解的初始需氧量;在垃圾填埋库区间隔布置联通底部渗滤液导排管的竖直风管阵列,竖直风管阵列的顶部间隔安装无动力引风装置,垃圾填埋堆体内部的通风方式由无动力引风装置强化引风;以垃圾填埋堆体中竖直风管的氧气影响范围作为该竖直风管的填埋单元,各个竖直风管位于各自填埋单元的中心,竖直风管的直径比上其氧气影响范围直径为(1:150)~(1:50);垃圾填埋堆体表面采用膜进行覆盖,以隔绝外部液体渗入,从而减少渗滤液。本方法将整个填埋周期中垃圾渗滤液总产量降低至0.1m3/吨填埋垃圾。

    一种内部环流式的垃圾填埋自然引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835553U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23239601.7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部环流式的垃圾填埋自然引风装置,属于垃圾填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无动力引风装置、出气管和进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无动力引风装置连接;所述出气管和进气管上分布有导气孔;所述出气管和进气管均与渗滤液导排支管连接,所述渗滤液导排支管上分布有渗滤液导排孔;所述无动力引风装置、进气管、渗滤液导排支管和出气管形成垃圾堆体内部环流式的自然引风管路系统。本实用新型由无动力引风装置产生负压吸力作为引风动力,在管路系统内形成气流通路,提高了自然引风条件下垃圾堆体内部的通气效率。本装置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尺寸可调的优点。

    一种驻极体感应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122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1270268.2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驻极体感应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驻极体感应器,包括隔离膜层,隔离膜层内部设有第一驻极体薄膜层,第一驻极体薄膜层内部设有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内部设有第二驻极体薄膜层,第二驻极体薄膜层内部设有第二导电层,第一驻极体薄膜层上形成凹陷曲面,凹陷曲面上设有交叉型支撑结构。本发明的交叉型支撑结构的驻极体感应器可最大限度接收来自胸壁的微振动,同时可降低外界电荷对驻极体膜表面电荷极性的干扰,更适用于长程持续监测呼吸音。

    一种协同提高强度和塑性的钛合金制备方法及钛合金

    公开(公告)号:CN1190826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60100.0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强化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协同提高强度和塑性的钛合金制备方法及钛合金,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钛合金进行热处理;S2、待完成热处理的钛合金冷却至室温后,对其进行磁场处理;S3、对磁场处理后的钛合金进行时效处理。本发明将热处理和磁场处理、时效处理相结合,综合利用时效强化和磁致塑性效应,实现钛合金强度和塑性的协同提高,进一步制备强韧性能匹配的钛合金,满足高端装备和工业领域对钛合金的需求。

    一种检测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装置、试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393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111306447.8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装置、试样及方法,属于材料动态力学性能试验领域。该试样的中部为电磁力拉伸段,由电磁力拉伸段两端向外均分别依次延伸设有过渡段、高速拉伸段和夹持段,电磁力拉伸段较大的宽度经过渡段过渡为高速拉伸段较小的宽度。该装置基于电磁成形技术和在线测量技术,电磁成形充放电系统控制电磁成形线圈的充放电,检测过程中,电磁成形线圈形成的均匀磁场在电磁力拉伸段施加均匀的电磁力;采用高速摄像机采集高速拉伸段的变形,应变采集器采集过渡段的应变,可实时、直接测量多种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具有测试范围广、试验稳定性好、测试精度高、可重复性好、设备寿命长、试验周期短费用低等优点。

    一种亚稳β钛合金在单相区变形机制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876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11442455.5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稳β钛合金在单相区变形机制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获取亚稳β钛合金预设变形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数据;计算亚稳β钛合金在预设变形条件下的所有功率耗散效率值;获取所有功率耗散效率值所对应的至少一个预置数值区间,根据预置数值区间与变形机制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预设变形条件下的变形机制;所述预置数值区间与变形机制的对应关系为:在第一数值区间,变形机制为变形带或流动局部化的失稳现象,在第二数值区间,变形机制为动态回复,在第三数值区间,变形机制为连续动态再结晶,在第四数值区间,变形机制为非连续动态再结晶。解决了目前只能通过更加繁琐的热压缩实验才能判定变形机制的技术问题。

    一种还原铅膏湿法短流程制备碘化铅晶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29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50634.8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化及碘化铅晶体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还原铅膏湿法短流程制备碘化铅晶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废铅酸蓄电池中废铅膏并还原得到还原铅膏;将还原铅膏置于碘盐溶液中,搅拌得到初步反应溶液;S2:向其中加入氢碘酸溶液,然后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即为粗晶体;S3:将粗晶体置于有机溶剂中溶解后固液分离;得到的滤液即为碘化铅溶液;S4:将碘化铅溶液重结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即为提纯后的碘化铅晶体。本发明通过对反应参与物、工艺流程的整体设计等进行改进,通过短流程即可实现碘化铅晶体的制备,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工艺步骤冗长、试剂投入量大且碘化铅产品纯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