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在ROV上的摄像与灯光的联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2207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09271.9

    申请日:2020-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在ROV上的摄像与灯光的联动装置,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水下检测装备领域。它包括摄像系统、制动装置和灯光系统;摄像系统通过从动装置与灯光系统连接;摄像系统包括第一卡扣和摄像机本体;制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连杆与第一卡扣连接;从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灯光系统通过第二传动连杆与第二传动齿轮连接。本发明设计结构紧凑,模块化程度高,拆卸方便,对水下机器人简单改造后就可直接装配在现有设备上,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检测效率,实现了水下检测装置的自动化及智能化。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装配在ROV上的摄像与灯光的联动装置的工作方法。

    面板堆石坝渗漏裂缝水下快速修复施工方法及其修复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53525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507574.3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板堆石坝渗漏裂缝水下快速修复施工方法。它由如下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步骤一:沿裂缝自上而下进行冲洗,确保混凝土基面冲洗干净;步骤二:再次冲洗混凝土基面;步骤三:水下环氧粘接底涂沿裂缝自上而下均匀涂刷;步骤四:水下快速密封材料搓成圆柱状,装袋送入水下;步骤五:将圆柱状水下快速密封材料沿裂缝按压密实,按压后保证中间厚两侧薄;步骤六:表面柔性防护层在水下沿裂缝摊铺后,采用固定结构将表面柔性防护层固定在混凝土基面上;步骤七:所有工序完成后,对处理区域进行检查。本发明具有材料简单、施工快速,满足水下应急处理时的快速施工需求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渗漏裂缝水下快速修复结构。

    水下吸附式越障机器人及其越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8963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72714.X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下吸附式越障机器人,包括承载平台,承载平台的四角均通过旋转关节腿连接有轮足,轮足的底部设有吸盘,轮足的外侧设有两个与驱动电机连接的主动轮,轮足的内侧设有一个从动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水下吸附式越障机器人的越障方法。本发明水下吸附式越障机器人及其越障方法,可沿各种坡度的混凝土结构体表面爬行,并能顺利跨越不同类型障碍物,工作深度大、效率高、越障能力强。

    装配在ROV上的摄像与灯光的联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2207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010009271.9

    申请日:2020-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在ROV上的摄像与灯光的联动装置,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水下检测装备领域。它包括摄像系统、制动装置和灯光系统;摄像系统通过从动装置与灯光系统连接;摄像系统包括第一卡扣和摄像机本体;制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连杆与第一卡扣连接;从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灯光系统通过第二传动连杆与第二传动齿轮连接。本发明设计结构紧凑,模块化程度高,拆卸方便,对水下机器人简单改造后就可直接装配在现有设备上,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检测效率,实现了水下检测装置的自动化及智能化。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装配在ROV上的摄像与灯光的联动装置的工作方法。

    弱算力条件下大坝水下结构缺陷实时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800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291398.9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坝水下结构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弱算力条件下大坝水下结构缺陷实时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大坝水下结构缺陷视频数据,提取缺陷图像构建大坝水下结构缺陷数据集;对提取的缺陷图像进行缺陷类别和缺陷区域的信息标注,将标注后的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以YOLOv8n为基础模型,构建大坝水下结构缺陷检测模型,利用训练集和验证集对大坝水下结构缺陷检测模型进行训练与评价,利用测试集进行检验;利用大坝水下结构缺陷检测模型对大坝水下结构缺陷实时图像进行分析,获取水下结构缺陷所属类别及位置信息。本发明可实现在弱算力条件下对大坝水下结构缺陷图像的快速检测,大幅降低人工检测的成本和安全风险。

    基于多任务约束深度学习的水工隧洞缺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34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39184.9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任务约束深度学习的水工隧洞缺陷检测方法,包括获取隧洞衬砌混凝土缺陷,并构建缺陷数据集;通过对缺陷数据集进行标注,并将缺陷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构建初始多任务约束Faster R‑CNN模型,设置初始参数待后续迭代更新;利用训练集样本,迭代更新多任务约束的Faster R‑CNN模型,并通过计算损失函数来调整模型参数;每步迭代更新多任务约束Faster R‑CNN模型后,利用测试集对更新的训练模型进行测试,得到识别准确率达到预设值的水工隧洞缺陷检测模型后停止迭代;利用获得的水工隧洞缺陷检测模型对新获取的水工隧洞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缺陷检测结果。本发明解决了因部分水工隧洞缺陷样本稀少而引发的特征提取不鲁棒的问题。

    深水条件下非爆破施工的隧洞进水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126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05683.6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条件下非爆破施工的隧洞进水口结构。它包括位于水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隧洞进口;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进水口边墙、进水口底板和混凝土面板;进水口边墙分别设置在施工竖井两侧;进水口底板设置在施工竖井底部;混凝土面板沿山体边坡布置在间隔设置的进水口边墙下游端;混凝土面板一端设置在隧洞进口与进水口边墙的连接处、另一端向上伸出进水口边墙;隧洞进口设置在进水口边墙下部;隧洞进口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围成的喇叭形结构相连通;多功能消涡梁设置在间隔设置的二个进水口边墙之间。本发明具有在隧洞进水口水下施工简便,安全性高,投资少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深水条件下非爆破施工的隧洞进水口结构的施工方法。

    一种面板堆石坝灌浆孔封孔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525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507570.5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板堆石坝灌浆孔封孔结构。它包括孔底橡胶垫、钢板、封孔材料、孔顶手刮聚脲涂层;有棱台状开孔设置在混凝土面板上、且位于灌浆管/灌浆孔上部;孔底橡胶垫和钢板的尺寸均大于灌浆管/灌浆孔的尺寸;孔底橡胶垫位于棱台状开孔的孔底中部、且位于灌浆管/灌浆孔上部;钢板位于孔底橡胶垫上部;钢板通过膨胀螺栓与棱台状开孔孔底中部相连;封孔材料填充在棱台状开孔内,且封孔材料顶部与原混凝土面齐平;孔顶手刮聚脲涂层位于棱台状开孔上端、且位于封孔材料上端。本发明具有止水效果较好,耐久性较好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的面板堆石坝灌浆孔封孔结构的施工方法。

    一种导墙前后水连通的消力池

    公开(公告)号:CN220013588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0618708.8

    申请日:2023-0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墙前后水连通的消力池,涉及水工消能建筑物设计技术领域。它包括消力池,消力池包括消力池底板、消力池导墙和消力池尾坎,消力池底板两侧均设置有消力池导墙,消力池导墙上布置有多个墙身连通孔,墙身连通孔贯穿消力池导墙的墙前侧与墙后侧。本实用新型的消力池导墙在墙身一定高程布置有墙身连通孔,通过墙身连通孔使得消力池导墙两侧的水位差降低,提高消力池导墙抗倾覆稳定性。

    一种大坝隐患巡查水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17673144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21983954.5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大坝隐患巡查水下机器人,所述的浮体材料(1‑2)固定在框架(1‑1)上部,所述的电子仓(2‑3)固定在框架(1‑1)内部,所述的电子仓(2‑3)通过传输电缆(2‑2)与外部的控制台(2‑1)通连接,所述的框架(1‑1)上部的四个角点处分别固定有四个垂直推进器(3‑2);所述的框架(1‑1)上部的四个角点处分别固定有四个水平推进器(3‑1);框架(1‑1)内布置有传感箱(4‑1),所述的传感箱(4‑1)和电子仓(2‑3)对称布置,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水下机器人操控难度较大,航行稳定性较差,检测效果差、效率低的缺点,具有可同时对正前方和侧面进行摄像观察对大坝的快速巡查,避免了机器人碰撞障碍物的风险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