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73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69245.1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08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长寿命混凝土箱梁桥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包括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与横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其中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为双折线形式、横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为三折线形式。针对混凝土箱梁温度场分布特征进行温度传感器布置,获得混凝土箱梁桥温度场长期监测数据,利用拉丁超立方方法和损伤等效原则构建了混凝土箱梁桥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与横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所构建的温度疲劳荷载模型具有形式简单、工程适用性强的特点,可以用于混凝土箱梁桥100年、150年和200年长寿命设计使用年限的抗疲劳设计和疲劳寿命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7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41056.3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F18/23213 , G06F18/24 , G06N3/0442 , G06F17/16 , G06F17/18 , G06F119/04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箱梁桥温度梯度疲劳荷载谱和构建方法,该温度梯度疲劳荷载谱包含竖向和横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谱,均由四种温度子梯度与其发生概率率组成。利用混凝土箱梁桥温度场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混凝土箱梁温度场时空分布特征,以K‑中值聚类方法为核心提出了混凝土箱梁桥温度梯度疲劳荷载谱构建方法,构建了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150年和200年的混凝土箱梁桥温度梯度疲劳荷载谱,能够计算混凝土箱梁桥应力历程,可用于混凝土箱梁桥长寿命抗疲劳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1076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95903.2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D22/00 , E01D19/12 , E01D101/30 , E01D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桥面内应力疲劳细节的冷、热组合加固方法,钢桥主要构件通过焊缝方式进行连接,运营阶段钢桥细节会出现面内循环应力驱动的较长疲劳裂纹,若该位置不允许出现裂纹,可采用冷、热组合加固方法进行加固。采用该方法加固时,首先用热维护方法对疲劳裂纹进行彻底修复,待降低至环境温度后,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环氧树脂胶粘贴在待加固位置处,钢板粘贴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上,胶层未形成强度时,采用辅助加固装置、竖向支撑杆进行固定。该加固方式可以修复原有裂纹,适用于对长度超过100mm的裂纹加固,可以有效降低钢桥面内应力,改善钢桥受力性能,提升钢桥抑制疲劳裂纹萌生的能力,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06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7225.8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0 , G06F119/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带翼板钢箱梁桥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与构建方法,该模型具体为双折线型式。对带翼板钢箱梁桥进行温度场长期监测,采用自回归理论对实测温度数据进行外推分析,预测100年~2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温度历程,结合损伤等效原则提出了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构建方法,建立了适用于100年、150年和2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带翼板钢箱梁桥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本发明所构建的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可以计算带翼板钢箱梁桥温度疲劳应力历程,能够用于带翼板钢箱梁桥抗疲劳设计与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0901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295902.8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D22/00 , E01D19/12 , E01D101/30 , E01D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桥畸变疲劳细节的冷、热组合加固方法,钢桥主要构件通过焊缝方式进行连接,运营钢桥细节因桥梁薄壁结构畸变行为产生的较长畸变疲劳裂纹,若必须进行修复、消除裂纹,应采用冷、热组合加固方法进行加固。采用该方法加固时,首先用热维护方法对疲劳裂纹进行修复,之后依次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多肢角钢、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粘贴在待加固处,形成碳纤维布‑角钢复合加固构造,胶层未固结形成强度前,需采用辅助装置进行固定,该加固方式适用于100mm以上疲劳裂纹的加固,可以有效约束钢桥疲劳细节处畸变,提升细节阻滞畸变疲劳裂纹萌生扩展的能力,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等优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