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层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820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410624810.4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层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设计方法,确定路面结构的各结构层的材料与厚度;步骤二,根据各沥青面层的材料与厚度,计算各沥青面层的最大剪应力τi;步骤三,根据各沥青面层的最大剪应力τi,计算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层的容许车辙深度[Rr];再计算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层的动稳定度容许值[DS];步骤四,进行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层的级配组成设计,并确定其最佳沥青用量;进行车辙试验测试其动稳定度DS,使得DS≥[DS]。本发明的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层的设计方法设计合理,成本低,使用操作简便,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路面养护成本。

    一种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9253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410625633.1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设计方法。步骤一,确定路面结构的各结构层材料与厚度;步骤二,根据各结构层材料与厚度,建立计算模型,根据计算模型确定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标准;步骤三,进行基层或底基层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级配组成设计,计算确定满足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标准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设计水泥剂量Copt;如果Copt≤6%,则设计通过;如果Copt>6%,则调整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级配组成设计,使得Copt≤6%。该方法针对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的技术性质展开合理设计,投入成本低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

    一种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1010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118546.0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沥青路面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囊芯、囊壁、包裹材料与固体分散材料,囊芯储存于囊壁内,囊芯与囊壁包裹于包裹材料内,固体分散材料包裹于包裹材料的外部,囊芯、囊壁、包裹材料和固体分散材料的质量分别占所述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数为:5.86‑10%、7.8‑14%、10‑15%、65‑80%。本发明的微胶囊能明显增强沥青混凝土自愈和能力,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且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

    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溶胀直径均值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1898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551654.9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沥青SBS改性剂溶胀直径均值的测试方法,步骤1:读取SBS改性沥青的荧光显微图真彩图像;将荧光显微图真彩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步骤2:调用d=im2bw(b,graythresh(b)函数对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处理得到二值图像;步骤3:调用t=bwmorph(d,'skel',inf)函数对二值图像进行骨架化处理得到骨架化图像;步骤4:对骨架化图像进行单个像素尺寸标定,计算得到一个像素点代表骨架化图像中的实际长度。步骤5:计算SBS相对溶胀直径均值和SBS实际溶胀直径均值。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SBS的溶胀直径均值,给SBS改性沥青的生产质量的评价提供量化依据,提高改性沥青生产质量的监控水平,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一种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层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8201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24810.4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层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设计方法,确定路面结构的各结构层的材料与厚度;步骤二,根据各沥青面层的材料与厚度,计算各沥青面层的最大剪应力τi;步骤三,根据各沥青面层的最大剪应力τi,计算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层的容许车辙深度[Rr];再计算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层的动稳定度容许值[DS];步骤四,进行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层的级配组成设计,并确定其最佳沥青用量;进行车辙试验测试其动稳定度DS,使得DS≥[DS]。本发明的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层的设计方法设计合理,成本低,使用操作简便,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路面养护成本。

    一种沥青路面用自供电多功能压电智能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765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332349.X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用自供电多功能压电智能骨料,属于沥青路面健康监测领域。本发明中,环氧树脂固化之后的模量与沥青路面大致相当,经过环氧树脂6200A封装的压电智能骨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与路面的耦合性能好,可以在沥青路面中长期使用,且对路面的路用性能不影响,可以在沥青路面中进行微裂缝损伤监测,并且环氧树脂6200A、固化剂与石英粉共同制得封装容器,封装容器表面硬度高、耐腐蚀、耐老化、耐冷热冲击,封装保护能够削弱或消除温度、湿度等因素对信号测量结果的影响,有效克服了外界环境对驱动信号和传感信号的干扰,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同时本发明成本低廉、构造简单、性能稳定,可在沥青路面中广泛使用。

    一种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9253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25633.1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设计方法。步骤一,确定路面结构的各结构层材料与厚度;步骤二,根据各结构层材料与厚度,建立计算模型,根据计算模型确定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标准;步骤三,进行基层或底基层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级配组成设计,计算确定满足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标准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设计水泥剂量Copt;如果Copt≤6%,则设计通过;如果Copt>6%,则调整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级配组成设计,使得Copt≤6%。该方法针对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的技术性质展开合理设计,投入成本低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

    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溶胀直径均值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189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51654.9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沥青SBS改性剂溶胀直径均值的测试方法,步骤1:读取SBS改性沥青的荧光显微图真彩图像;将荧光显微图真彩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步骤2:调用d=im2bw(b,graythresh(b))函数对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处理得到二值图像;步骤3:调用t=bwmorph(d,'skel',inf)函数对二值图像进行骨架化处理得到骨架化图像;步骤4:对骨架化图像进行单个像素尺寸标定,计算得到一个像素点代表骨架化图像中的实际长度;步骤5:计算SBS相对溶胀直径均值和SBS实际溶胀直径均值。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SBS的溶胀直径均值,给SBS改性沥青的生产质量的评价提供量化依据,提高改性沥青生产质量的监控水平,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