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斜材双肢连接节点及输电塔角钢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37432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771665.2

    申请日:2021-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叉斜材双肢连接节点及输电塔角钢连接结构,其中交叉斜材双肢连接节点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两个角钢斜材,每个角钢斜材包括沿着同一直线方向设置的两段斜材单元,两段斜材单元分别位于两个角钢斜材交叉点的两边,两个角钢斜材的交叉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交叉联板,两块交叉联板平行正对,每段斜材单元对应交叉点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桥接角钢,该第一桥接角钢与斜材单元组成第一槽状结构,第一槽状结构的两侧槽壁分别贴靠对应的交叉联板并与其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同样的角钢材料和角钢长度时,交叉斜材双肢连接节点比单肢连接的节点处极限承载力和稳定性都大幅提高,从而也增强了由输电塔的整体承载能力。

    一种考虑风荷载与通电时间影响的导线垂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665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910077686.7

    申请日:2019-01-28

    Abstract: 本发明工况了一种考虑风荷载与通电时间影响的导线垂度计算方法,所述导线为钢芯铝绞线,本发明能够精确求解风荷载下以及通电时间影响下的温度变化产生的导线垂度变化。包括:S1、试验确定导线通电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别试验钢芯以及各内层铝绞线、外层铝绞线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且分别测试内层铝绞线、外层铝绞线的迎风面、背风面、上风面、下风面;S2、建立导线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计算导线的等效平均温度;S3、在不作用温度荷载只改变弹性模量的情况下,测试多种工况下,导线垂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在不改变弹性模量的情况下,将平均温度对应的温度荷载作用在模型上,得到导线垂度随通电时间的变化情况。

    串列双圆柱尾流驰振非定常气动力数学模型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482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91924.6

    申请日:2021-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串列双圆柱尾流驰振非定常气动力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具体步骤为: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上游圆柱固定、下游圆柱横向振动的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得到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几何模型并对该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根据几何模型,设立工况,分析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气动力的频谱规律;根据上游圆柱固定、下游圆柱横向振动的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建立含有未知参数的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气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基于能量等效的最小二乘参数识别方法,拟合出自激力中气动阻尼力参数和涡激力参数,求解串列双圆柱的尾流驰振气动力数学模型。建立串列双圆柱尾流驰振模型,利于现有工程建设,提高工程建造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带刚度浮动式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183496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27602.2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刚度浮动式减振器,包括刚度装置和两个稳定装置,刚度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杆水平设置,两个稳定装置与连接杆的两端一一对应,稳定装置安装在对应的连接杆端部,稳定装置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和至少两个阻尼装置。采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刚度装置调节阻尼器自振频率,使得质量单元与受控结构的运动产生位移和速度差,从而通过阻尼装置进行非线性耗能,先利用若干间隔棒对电线进行约束,防止电线相互吸引碰撞,消除和降低线束振动、防止线束上下舞动。再利用两个稳定装置提高分裂输电线路的扭转刚度,在对竖向运动进行控制的同时,对电线发生的扭转运动也进行耗能,更大程度上保护输电线路安全。

    考虑协同流的非稳态下击暴流壁面射流段风场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8099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45038.4

    申请日:2023-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协同流的非稳态下击暴流壁面射流段风场的模拟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搭建考虑协同流的非稳态下击暴流壁面射流段风场的物理模型,生成对应二维计算模型,设置阀门旋转工况,采集射流阀门旋转引起的射流风速与时间的CFD数据库;确定最大时变平均风速位置并获取对应位置采集数据,拟合得到风速与阀门旋转角度、旋转时间的关系式;设定拟合工况阀门旋转角和风场试验位置信息,计算得到M组拟合工况阀门旋转时间,对M组拟合工况进行叠加,实现非稳态下击暴流出流的模拟;基于叠加工况,采用三维大涡模拟进行验证。有益效果:风场模拟计算量小,模拟逼近真实非稳态下击暴流壁面射流段风场。

    L型压电能量采集器的非线性模型建立与验证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383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811158513.X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L型压电能量采集器的非线性模型建立与验证分析方法,该方法构建了L型能量采集器物理模型、压电片负载电路和坐标分布简图;并推导采集器的能量采集系统的控制方程、压电片负载电路的电路方程以及能量采集系统的控制方程;通过设定参数并建立和验证了L梁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外部负载电阻对验证后的L梁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自振频率及阻尼比的影响,并分析负载电阻、激励频率和激励幅度对一阶、二阶主共振情况下系统能量采集和位移响应的影响。有益效果:采用有限元ANSYS的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分析验证提出的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能量采集系统的频率和阻尼受负载电阻的影响较大。

    一种交叉斜材双肢连接节点及输电塔角钢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37432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71665.2

    申请日:2021-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叉斜材双肢连接节点及输电塔角钢连接结构,其中交叉斜材双肢连接节点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两个角钢斜材,每个角钢斜材包括沿着同一直线方向设置的两段斜材单元,两段斜材单元分别位于两个角钢斜材交叉点的两边,两个角钢斜材的交叉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交叉联板,两块交叉联板平行正对,每段斜材单元对应交叉点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桥接角钢,该第一桥接角钢与斜材单元组成第一槽状结构,第一槽状结构的两侧槽壁分别贴靠对应的交叉联板并与其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同样的角钢材料和角钢长度时,交叉斜材双肢连接节点比单肢连接的节点处极限承载力和稳定性都大幅提高,从而也增强了由输电塔的整体承载能力。

    可调式惯容器及输电塔圆管构件抑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0272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7142.4

    申请日:2021-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惯容器及输电塔圆管构件抑振结构,其中可调式惯容器包括支架,该支架上安装有飞轮,该飞轮传动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将所述振动构件的振动转化为飞轮的旋转运动,转动驱动机构与飞轮之间设置有增速传动机构,该增速传动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该增速传动机构允许通过改变其结构来调节惯容器的惯性力。本发明通过设置增速传动机构来增大惯容器惯性力输出,并允许通过调节增速传动机构来改变惯容器的惯性力,本发明结构简洁,经济成本低,适应实际工程环境,能够有效对输电铁塔圆管构件的微风振动进行减振。

    模拟覆冰荷载脱落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75004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11148249.1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覆冰荷载脱落的实验装置,包括两个模拟电塔,搭设于两个模拟电塔之间的模拟实验导线,在模拟实验导线上通过电磁吸盘悬挂有至少一个模拟覆冰荷载,电磁吸盘连接有控制其通断的控制电路;所述模拟装置设置于试验小屋内,所述试验小屋设置有制冷设备,所述试验小屋内还设置有风动设备,风动设备用于模拟自然风;所述试验小屋顶部还设置有下雪设备,该下雪设备用于模拟自然下雪,所述试验小屋内还设置有摄像仪;本发明用于模拟实际的高压输电线路的脱冰过程,该实验装置设置于试验小屋内,该试验小屋用于模拟高压输电线路在实际使用过程所遇到的温度、风吹以及下雪的实际工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