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黄壤区旱地改水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89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1910707398.5

    申请日:2019-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山地黄壤区旱地改水田方法,步骤包括:确定拟改造田块范围,表土剥离及基底平整,田坎修筑,表土回填及田面平整;泡田打浆;插秧耕作,按传统方式对田块进行插秧、日常管护处理。采用本发明将现代耕作与传统耕作技术相结合,既可快速堵漏裂隙,促进新建水田蓄水,解决了传统旱改水方法存在的蓄水慢的问题,又可促进新建水田形成优质犁底层,有利于新建水田正向演替,还能够去除田间杂草根系,使田面变得非常平整,方便水稻种植后期管理;更为重要的是,本发明方法可克服新建水田土壤粘闭,有效预防水稻僵苗发生。

    山地黄壤区旱地改水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893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707398.5

    申请日:2019-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山地黄壤区旱地改水田方法,步骤包括:确定拟改造田块范围,表土剥离及基底平整,田坎修筑,表土回填及田面平整;泡田打浆;插秧耕作,按传统方式对田块进行插秧、日常管护处理。采用本发明将现代耕作与传统耕作技术相结合,既可快速堵漏裂隙,促进新建水田蓄水,解决了传统旱改水方法存在的蓄水慢的问题,又可促进新建水田形成优质犁底层,有利于新建水田正向演替,还能够去除田间杂草根系,使田面变得非常平整,方便水稻种植后期管理;更为重要的是,本发明方法可克服新建水田土壤粘闭,有效预防水稻僵苗发生。

    一种虹吸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77349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310251954.5

    申请日:2013-06-24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虹吸装置。它包括虹吸管、缓冲球(5)和抽气管(6);其虹吸管由进水管道(1)、排水管道(2)和抽气支管(3)组成;其进水管道(1)与排水管道(2)相连通,在排水管道(2)一侧连接有抽气支管(3);抽气支管(3)与缓冲球(5)的一端相连,该缓冲球(5)的另一端与抽气管(6)连通;排水管道(2)上设置有开关装置(7);整个装置中,排水管道(2)的排水口位置最低,且排水管道(2)与抽气支管(3)的连接点位置低于进水管道(1)的最低点;进水管道(1)的进水口位置高于进水管道(1)的最低点;缓冲球(5)球体表面上的上端开口的位置不高于待吸液面的初始高度。该装置避免了虹吸时发生回流,能不间断地虹吸,提取结果的准确性高。

    一种紫色土旱坡地农业面源污染三级生态防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78299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83280.X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西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2 C02F2001/007 C02F2103/001 C02F23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色土旱坡地农业面源污染三级生态防控系统,包括:山坪塘系统、梯级水田系统以及人工湿地系统;山坪塘系统设置于垂直于等高线且距离坡顶2/3处;梯级水田系统设置于垂直于等高线且位于山坪塘下方;人工湿地系统设置于垂直于等高线且位于水田系统下方;山坪塘系统、梯级水田系统以及人工湿地系统之间通过生态沟渠进行串联;本发明能够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的多级防控,达到控制面源污染的目的,使排出的水体达到Ⅱ类水标准,且能实现环境友好,使流失的氮磷营养元素再利用,保护土壤结构,实现土壤可持续利用。并将系统中种植的强吸收氮磷的植物用做绿肥和饲料,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一种丘陵山区硬化沟渠生态分级拦截阻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287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29153.6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田面源控制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实施困难和维护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丘陵山区硬化沟渠生态分级拦截阻控方法,包括:S1,分级拦截:推算出沉沙凼和拦水坝的建设位置和数量;S2,建设沉沙凼:选择上下级沟渠交结处,根据10年中单日24h内最大降雨量和原有排水沟的形状;S3,建设拦水坝:根据沟渠长度和径流量情况布设拦水坝;S4,制造生态浮床:包括床体,床体开有贯穿的种植槽,种植槽侧壁开有卡槽,卡槽内设有将种植槽封闭的泡沫块,泡沫块中开有种植孔,种植孔内种植挺水植物;当沟渠宽度小于1m时,种植孔内设有框架,框架内部布设有尼龙网,尼龙网的空隙内扦插有漂浮植物;上述植物均用于净化强富集水中NP污染物。

    一种抽箱式污水净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9641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39474.4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箱式污水净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沉沙凼,沉沙凼与污水沟之间设置有栅栏,沉沙凼连接抽箱式净水装置的进水口,抽箱式净水装置是由多层且每层多个格子的框架构成,每个格子可插入一个箱子,箱子顶部开口、底部为网格状且底部铺网,箱子里面装有生物质灰渣填充物,抽箱式净水装置底部密封且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出水管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的对农村分散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一种虹吸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77349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51954.5

    申请日:2013-06-24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虹吸装置。它包括虹吸管、缓冲球(5)和抽气管(6);其虹吸管由进水管道(1)、排水管道(2)和抽气支管(3)组成;其进水管道(1)与排水管道(2)相连通,在排水管道(2)一侧连接有抽气支管(3);抽气支管(3)与缓冲球(5)的一端相连,该缓冲球(5)的另一端与抽气管(6)连通;排水管道(2)上设置有开关装置(7);整个装置中,排水管道(2)的排水口位置最低,且排水管道(2)与抽气支管(3)的连接点位置低于进水管道(1)的最低点;进水管道(1)的进水口位置高于进水管道(1)的最低点;缓冲球(5)球体表面上的上端开口的位置不高于待吸液面的初始高度。该装置避免了虹吸时发生回流,能不间断地虹吸,提取结果的准确性高。

    一种抽箱式污水净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96418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139474.4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箱式污水净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沉沙凼,沉沙凼与污水沟之间设置有栅栏,沉沙凼连接抽箱式净水装置的进水口,抽箱式净水装置是由多层且每层多个格子的框架构成,每个格子可插入一个箱子,箱子顶部开口、底部为网格状且底部铺网,箱子里面装有生物质灰渣填充物,抽箱式净水装置底部密封且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出水管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的对农村分散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一种适于土壤复合体分离的虹吸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321905U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20362812.1

    申请日:2013-06-24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土壤复合体分离的虹吸装置。它包括虹吸管、缓冲球(5)和抽气管(6);其虹吸管由进水管道(1)、排水管道(2)和抽气支管(3)组成;其进水管道(1)与排水管道(2)相连通,排水管道(2)一侧连接抽气支管(3),该抽气支管(3)与缓冲球(5)的一端相连,该缓冲球(5)的另一端与抽气管(6)连通;排水管道(2)末端上设有开关装置(7);整个装置中,其排水管道(2)的排水口位置最低,且排水管道(2)与抽气支管(3)的连接点位置低于进水管道(1)的最低点;缓冲球(5)球体表面上的上端开口的位置不高于待吸液面的初始高度。该装置避免了虹吸时发生回流,能不间断地虹吸,保证了提取结果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