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175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1657441.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circR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合成5’端依次为体外T7(或S6)转录启动子、脑心肌炎病毒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N6‑甲基腺嘌呤m6A位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主要衣壳蛋白MCP开放读码框的融合序列P‑IRES‑m6A‑MCP,以P‑IRES‑m6A‑MCP为模板,用T7(或S6)转录酶体外转录RNA,用DNaseI去除DNA模板后,用T4 RNA连接酶连接环化,用RNase R酶去除线性RNA后获环状RNA,即circRNA‑MCP。该circRNA‑MCP免疫注射后可减少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9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499178.1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定化蛋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包裹外源蛋白的多角体的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培养细胞或家蚕中共表达家蚕质型多角体蛋白、带有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结构蛋白VP5标签以及蛋白酶特异性断裂位点的融合外源蛋白,从而形成包裹外源蛋白质的多角体。形成的多角体可以通过简单的差速离心实现纯化;多角体对其包裹的外源蛋白有保护和缓释作用。纯化的多角体在碱性条件下裂解后,用盐酸溶液调pH至多角体蛋白等电点,可以通过离心使多角体蛋白沉淀,而融合外源蛋白留存在上清中,从而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得融合外源蛋白;融合外源蛋白通过相应的蛋白酶酶切移除VP5标签可以方便地获得更接近天然的外源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08660157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10535576.6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NA载体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体外构建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获得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2)设计并合成引物;3)获得病毒基因组S1至S10片段的cDNA;4)对cDNA进行PCR扩增;5)将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然后克隆到质粒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6)将重组质粒进行酶切、线性化;以及7)将线性化质粒等摩尔混合,使用脂质体进行包裹并转染表达T7 RNA聚合酶的宿主细胞,进而获得体外构建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本发明的一种基于DNA载体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体外构建方法不但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各片段的功能研究有促进作用,为体外获取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提供新方法,而且也可以为构建重组质型多角体病毒生物杀虫剂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628957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95128.X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华绒螯蟹白斑综合征病毒PCR检测的引物对及试剂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中华绒螯蟹白斑综合征病毒PCR检测的引物对,本发明的引物对根据如SEQ ID NO.3所示的中华绒螯蟹白斑综合征病毒特异性序列进行设计,实现了中华绒螯蟹白斑病毒的PCR检测。本发明实现了中华绒螯蟹白斑病毒的快速检测,从模板DNA制备、PCR反应、阳性对照体系均有预混液,实现了检测操作过程的标准化、简单化,且可大大减少了操作过程中所引起的污染,减少人为操作所引起的误差。本发明可广泛应于养殖生产中中华绒螯蟹白斑病毒的检测和评估其在养殖生产中的潜在危害。与宏基因组、宏转录组批量检测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速度快、费用低、针对性强,应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72849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34457.9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12N15/866 , C12N15/38 , C12N5/10 , C12N15/62 , A61K39/245 , A61P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杆状病毒载体的鲤疱疹病毒II型D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将鲤疱疹病毒II型ORF72、ORF66、ORF81和ORF82的1-186、993-1197、603-783、85-186 nt区域序列的密码子经优化后,化学合成ORF72-ORF66-ORF81-ORF82融合序列,尔后,用启动子控制,克隆进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SATBacTMDual构建重组质粒pFSATBacTMDual-FA-D4ORF,该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后获Bacmid-FA-D4ORF,Bacmid-FA-D4ORF DNA转染家蚕培养细胞获BmNPV-FA-D4ORF,即基于杆状病毒载体的鲤疱疹病毒II型DNA疫苗。该DNA疫苗可以通过注射或口服或浸泡的方法对异育银鲫进行免疫,减少异育银鲫发生鳃出血病。
-
公开(公告)号:CN103243121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184009.8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家蚕原种产卵量的方法:以含有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piggyBAC转座子载体为基础载体,通过基因工程操作构建vasa-like基因启动子或nanos-like基因启动子控制GAL4基因表达的转基因家蚕vlg-GAL4系统或nanos-GAL4系统;通过基因工程操作构建UAS启动子控制家蚕ovo-1基因表达的转基因家蚕UAS-ovo-1系统;转基因家蚕vlg-GAL4系统或nanos-GAL4系统与UAS-ovo-1系统杂交,获得杂交一代家蚕,所得家蚕自交、产卵,即完成对家蚕原种产卵量的提高。本发明方法通过GAL4/UAS双元系统实现了在生殖腺过表达家蚕ovo-1基因,提高单蛾产卵水平,产卵量增加10%以上,同时降低张种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50052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503410.3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9B2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模型教具,包括基座、嵌设在所述基座上表面的搁板、罩设在所述基座上面的第一盖体、罩设在所述第一盖体上方的第二盖体,沿所述搁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均匀设置有第一连接体,搁板上设置有圆形管罩,所述圆形管罩罩住3个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圆形管罩内设置有圆柱形的连接棒,连接棒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体,所述连接棒顶部设置有珠串。本发明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拆装灵活、形象生动、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2250932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10175284.4
申请日:2011-06-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12N15/54 , C12N15/12 , C12N15/866 ,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基因家蚕通过UAS/GAL4双元系统控制家蚕蛹期发育的方法:以piggyBAC转座子载体pigA3GFP为基础载体,通过基因工程操作构建家蚕茧蛋白酶基因启动子(PDP)控制GAL4基因表达的转基因家蚕PDP-GAL4系统;通过基因工程操作构建UAS启动子控制家蚕杆状病毒egt基因或蝎毒素BmKIT3R基因表达的转基因家蚕UAS-egt或UAS-BmKIT3R系统;PDP-GAL4系统与UAS-egt系统或UAS-BmKIT3R系统杂交,F1代幼虫期发育正常、蛹期延长7-10天。本发明方法通过GAL4/UAS双元系统实现了利用家蚕杆状病毒egt基因和BmKIT3R延长F1代蚕蛹蛹期,增加了蚕茧收购和缫丝工艺的灵活性,具有重要的实施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321650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75277.4
申请日:2011-06-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基因家蚕生产荧光抗菌丝的方法。在带有家蚕丝素蛋白轻链基因同源臂的载体上,构建与家蚕轻链基因融合表达荧光蛋白和抗菌肽的基因打靶转基因载体,通过转基因方法进行基因打靶,通过荧光筛选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获得生产荧光抗菌丝的转基因家蚕。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家蚕蚕丝的丝质改造,延伸了蚕丝的功能,拓展了蚕丝的应用价值,荧光抗菌丝无DNA及其他理化因素污染,不存在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害性,生物安全性高;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25710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04799.0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9B2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舐吸式口器模型教具,包括基部、圆筒状的中部、端部,所述基部、中部、端部首尾相连;所述基部为一上大下小的圆台体,所述基部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电源、抽气泵、储水箱,所述中部包括外圆筒、内圆筒,所述内圆筒与所述外圆筒呈内切设置,所述内圆筒包括由第一壁与第二壁组成,所述内圆筒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通道上端连接抽气泵,所述基部包含圆柱形底座,所述底座中间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二通道,所述底座两侧各固定设置有一个椭圆形吸附盘。本发明采用三维立体拆装结构,能够很好地与学生互动,加深学生对于舐吸式口器的理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