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175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1657441.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circR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合成5’端依次为体外T7(或S6)转录启动子、脑心肌炎病毒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N6‑甲基腺嘌呤m6A位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主要衣壳蛋白MCP开放读码框的融合序列P‑IRES‑m6A‑MCP,以P‑IRES‑m6A‑MCP为模板,用T7(或S6)转录酶体外转录RNA,用DNaseI去除DNA模板后,用T4 RNA连接酶连接环化,用RNase R酶去除线性RNA后获环状RNA,即circRNA‑MCP。该circRNA‑MCP免疫注射后可减少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9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499178.1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定化蛋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包裹外源蛋白的多角体的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培养细胞或家蚕中共表达家蚕质型多角体蛋白、带有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结构蛋白VP5标签以及蛋白酶特异性断裂位点的融合外源蛋白,从而形成包裹外源蛋白质的多角体。形成的多角体可以通过简单的差速离心实现纯化;多角体对其包裹的外源蛋白有保护和缓释作用。纯化的多角体在碱性条件下裂解后,用盐酸溶液调pH至多角体蛋白等电点,可以通过离心使多角体蛋白沉淀,而融合外源蛋白留存在上清中,从而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得融合外源蛋白;融合外源蛋白通过相应的蛋白酶酶切移除VP5标签可以方便地获得更接近天然的外源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08660157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10535576.6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NA载体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体外构建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获得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2)设计并合成引物;3)获得病毒基因组S1至S10片段的cDNA;4)对cDNA进行PCR扩增;5)将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然后克隆到质粒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6)将重组质粒进行酶切、线性化;以及7)将线性化质粒等摩尔混合,使用脂质体进行包裹并转染表达T7 RNA聚合酶的宿主细胞,进而获得体外构建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本发明的一种基于DNA载体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体外构建方法不但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各片段的功能研究有促进作用,为体外获取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提供新方法,而且也可以为构建重组质型多角体病毒生物杀虫剂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628957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95128.X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华绒螯蟹白斑综合征病毒PCR检测的引物对及试剂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中华绒螯蟹白斑综合征病毒PCR检测的引物对,本发明的引物对根据如SEQ ID NO.3所示的中华绒螯蟹白斑综合征病毒特异性序列进行设计,实现了中华绒螯蟹白斑病毒的PCR检测。本发明实现了中华绒螯蟹白斑病毒的快速检测,从模板DNA制备、PCR反应、阳性对照体系均有预混液,实现了检测操作过程的标准化、简单化,且可大大减少了操作过程中所引起的污染,减少人为操作所引起的误差。本发明可广泛应于养殖生产中中华绒螯蟹白斑病毒的检测和评估其在养殖生产中的潜在危害。与宏基因组、宏转录组批量检测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速度快、费用低、针对性强,应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31757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57441.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circR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合成5’端依次为体外T7(或S6)转录启动子、脑心肌炎病毒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N6‑甲基腺嘌呤m6A位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主要衣壳蛋白MCP开放读码框的融合序列P‑IRES‑m6A‑MCP,以P‑IRES‑m6A‑MCP为模板,用T7(或S6)转录酶体外转录RNA,用DNaseI去除DNA模板后,用T4 RNA连接酶连接环化,用RNase R酶去除线性RNA后获环状RNA,即circRNA‑MCP。该circRNA‑MCP免疫注射后可减少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90450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563109.5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12N15/85 , C12N15/866 , C12N15/67 , C12N9/02 , C07K14/435 , C07K14/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封闭形成circRNA的断裂位点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方法,外源基因比如为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通过查寻鉴定获得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luc形成circRNA的断裂位点,合成形成circRNA的断裂位点封闭的luc基因的DNA序列,进一步在家蚕细胞中表达circRNA的断裂位点突变的luc基因,通过减少luc circRNA的形成,增加luc mRNA的丰度,从而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水平。从而实现提高luc基因的表达水平。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为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水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5926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73885.1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12N15/85 , C12N7/01 , C12N7/02 , C12N15/46 , C12N15/62 , C12N5/07 , A01N63/23 , A01P7/04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CPVs杀虫剂及其制备与应用,将分别带有BmCPV的S1至S9片段全长cDNA的重组质粒pT‑S1、pT‑S2、pT‑S3、pT‑S4、pT‑S5、pT‑S6、pT‑S7、pT‑S8、pT‑S9和带有Bt基因与BmCPV S10片段上多角体蛋白ORF融合的DNA序列的质粒pT‑S10‑Bt通过酶切线性化,获得pT‑S1至pT‑S9以及pT‑S10‑Bt的线性化质粒,再转染获得重组病毒BmCPV‑Bt,然后制备杀虫剂。当BmCPV‑Bt被昆虫摄入后,多角体‑Bt融合蛋白在昆虫的碱性消化道中溶解,释放具有毒力的活性肽引起昆虫快速死亡。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能为农林害虫的防治提供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生物杀虫剂。
-
公开(公告)号:CN118303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01274.5
申请日:2024-04-03
IPC: A01N33/12 , A01N59/02 , A01N59/08 , A01N59/26 , A01P1/00 , A01P3/00 , A61P31/02 , A61K33/14 , A61K33/04 , A61K33/42 , A61K31/14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P33/02 , A23K10/30 , A23L5/20 , A23K50/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蚕药,公开了一种蚕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在蚕病防治中的应用,该新蚕药由单过硫酸氢钾三合盐、氯化钠、氨基磺酸、苯扎溴铵、六偏磷酸钠制备成二元包装的可溶性粉剂,具有消杀家蚕病原体和桑树病菌的功能,消毒效果好,且腐蚀性和刺激性小的优点。本发明的新蚕药既是消毒剂,适用用于蚕室蚕具、养蚕环境消毒,也是外用药,适用于蚕体蚕座、桑叶叶面消毒,还具有农药的功能,用于防治桑树疫病的绿色安全蚕用消毒药。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对于延长蚕室蚕具的使用年限,保证房屋的电路、家用及蚕用电器的安全,维护蚕农的健康,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256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44134.8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12N15/85 , D01F4/02 , A01K67/04 , C07K14/4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因打靶家蚕制备蜘蛛家蚕复合丝纤维的方法,具体为基于基因打靶家蚕制备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与家蚕丝蛋白复合丝纤维的方法。将pUC‑target‑Heavy‑g和表达Cas12a核酸酶的质粒piggyCPF1注射至家蚕初产卵中,通过荧光初筛、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继代筛选,获得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基因序列表达盒替代家蚕丝素重链基因表达盒的基因打靶家蚕。该基因打靶家蚕常规饲养,将熟蚕移至簇具,营茧,采茧,经过缫丝获含金丝织网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的复合蚕丝。利用本发明可获取含有金丝织网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的蚕丝,用于制作各种纺织丝绸制品,满足制备各种生物材料对丝蛋白的多样性的需求,也可以用获得的基因打靶家蚕通过常规杂交育种的手段,选育新家蚕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96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99178.1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定化蛋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包裹外源蛋白的多角体的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培养细胞或家蚕中共表达家蚕质型多角体蛋白、带有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结构蛋白VP5标签以及蛋白酶特异性断裂位点的融合外源蛋白,从而形成包裹外源蛋白质的多角体。形成的多角体可以通过简单的差速离心实现纯化;多角体对其包裹的外源蛋白有保护和缓释作用。纯化的多角体在碱性条件下裂解后,用盐酸溶液调pH至多角体蛋白等电点,可以通过离心使多角体蛋白沉淀,而融合外源蛋白留存在上清中,从而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得融合外源蛋白;融合外源蛋白通过相应的蛋白酶酶切移除VP5标签可以方便地获得更接近天然的外源蛋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