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草黄芩复方痤疮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9486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316197.1

    申请日:2020-11-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荔枝草黄芩复方痤疮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硬脂酸、凡士林、羊毛脂、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加热混合,得到油相;将甘油、三乙醇胺熔融混合,得到水相;将水相、油相、黄芩浸膏、荔枝草浸膏混合,加水定容,混合均匀,即得荔枝草黄芩复方痤疮乳膏剂。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痤疮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大、治疗周期长及致病菌产生耐药等问题,选用新型外用制剂乳膏剂制成中药乳膏剂,具有对于皮肤附着力强,生物相容性好,可有效促进药物透过皮肤角质层,到达作用部位发挥疗效,不仅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剂量,保证疗效,而且可避免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引起的刺激性问题,使用方便、安全。

    一种银耳多糖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709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21478.4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银耳多糖的制备方法,采用分子量大于1500kD的均一银耳多糖原料,在0.05–0.15mol/L酸度范围和70–100℃温度范围内进行水解0.5-10小时,获得在10-1000kDa范围的特定分子量的银耳多糖。该银耳多糖酸水解产物的分子量采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检测,并采用紫外显色法测定其含量,所制得的银耳多糖是一种α-(1→3)-D-甘露糖为主链的酸性杂多糖,银耳多糖酸水解产物完整保留了原型银耳多糖的结构单元。该方法可获得分子量可控、均一性好的银耳多糖水解产物,具有操作简便、容易控制、适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可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领域。

    荔枝草黄芩复方痤疮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9486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316197.1

    申请日:2020-11-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荔枝草黄芩复方痤疮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硬脂酸、凡士林、羊毛脂、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加热混合,得到油相;将甘油、三乙醇胺熔融混合,得到水相;将水相、油相、黄芩浸膏、荔枝草浸膏混合,加水定容,混合均匀,即得荔枝草黄芩复方痤疮乳膏剂。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痤疮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大、治疗周期长及致病菌产生耐药等问题,选用新型外用制剂乳膏剂制成中药乳膏剂,具有对于皮肤附着力强,生物相容性好,可有效促进药物透过皮肤角质层,到达作用部位发挥疗效,不仅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剂量,保证疗效,而且可避免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引起的刺激性问题,使用方便、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