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9045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339350.5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C12N15/113 , C12Q1/6886 , G01N33/574 , A61K31/7105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circB3GALNT2在结直肠癌转移预测和治疗中的应用,现提出如下方案,所述非编码RNA为circB3GALNT2,其核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所述circB3GALNT2充当miR‑3174的海绵,miR‑3174和circB3GALNT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所述circB3GALNT2竞争性结合miR‑3174上调RBFOX2表达,RBFOX2的表达水平与circB3GALNT2之间呈正相关。在本发明中circB3GALNT2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重要调节因子,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9927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141729.0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C12N15/113 , A61K31/7088 , A61P1/16 , A61P35/00 ,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RNA,其名称为hsa_circ_0058497(简称circRHBDD1),其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上述环形RNA在制备治疗肝细胞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上述环形RNA在制备评估肝细胞癌预后制剂中的应用。上述环形RNA在肝细胞癌中表达显著升高,并在小鼠体内实验证实了circRHBDD1的肿瘤促进作用,而且可促进肝癌细胞的糖酵解和谷氨酰胺分解,使靶向circRHBDD1/YTHDF1/PIK3R1可能成为肝细胞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同时可以独立预测患者的生存结局。
-
公开(公告)号:CN1198685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01746.7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A61K41/00 , A61K47/60 , A61K47/69 , A61K31/192 , A61K39/395 , A61K39/00 , A61P35/00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调节肿瘤酸性微环境促进光免疫治疗疗效的纳米体系及应用,包括一种调节肿瘤酸性微环境促进光免疫治疗疗效的纳米体系,纳米体系包括纳米载体PEG‑NH2以及纳米药物Ce6‑COOH和FX‑11;其中,PEG‑NH2与Ce6‑COOH的当量比为:1:0.5‑1.5;PEG‑NH2与FX‑11的质量比为:20‑80:1。本发明构建了纳米材料FX‑11@PEG‑Ce6,除了通过光动力疗法(PDT)杀伤肿瘤细胞外,它还能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ICD),促进树突状细胞(DCs)成熟,进而促进CD8+T细胞的活化和浸润;同时,FX‑11@PEG‑Ce6还能通过改善酸性微环境恢复CD8+T细胞的功能;这两方面作用可协同增强α‑PD‑1的疗效,发挥协同免疫治疗效果,为光动力免疫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6200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96182.6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N15/113 , A61K45/00 , A61K31/7088 , A61P35/00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测胃癌侵袭转移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包括一种预测胃癌侵袭转移的生物标志物,生物标记物为lncRNA CASC10,其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lncRNACASC10高表达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本发明证实胃癌组织中CASC10表达较高,且CASC10高表达提示胃癌患者不良预后;并通过qRT‑PCR检测证实了CASC10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通过敲低CASC10后观察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显示敲低CASC10后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被抑制,表明CASC10表达上调会促进胃癌进展;CASC10有望成为改善胃癌患者预后的潜在分子治疗靶点,为后续胃癌的预测、治疗、诊断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39834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230304.2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A61K9/10 , A61K47/14 , A61K31/7088 , A61K39/395 , A61P35/00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强胃癌免疫治疗疗效的纳米载药系统,所述纳米载药系统包括纳米载体PLGA‑PEG和纳米药物si‑circRHBDD1,其中PLGA‑PEG与si‑circRHBDD1的质量比为100:1。本发明PLGA‑PEG(si‑circRHBDD1)纳米载药系统能够控制释放si‑circRHBDD1并提高吸收率。PLGA‑PEG(si‑circRHBDD1)联合PD‑1mAb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以PLGA‑PEG为载体递送circRHBDD1siRNA用于抗肿瘤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并可能作为一种纳米治疗靶点,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3983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230304.2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A61K9/10 , A61K47/14 , A61K31/7088 , A61K39/395 , A61P35/00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强胃癌免疫治疗疗效的纳米载药系统,所述纳米载药系统包括纳米载体PLGA‑PEG和纳米药物si‑circRHBDD1,其中PLGA‑PEG与si‑circRHBDD1的质量比为100:1。本发明PLGA‑PEG(si‑circRHBDD1)纳米载药系统能够控制释放si‑circRHBDD1并提高吸收率。PLGA‑PEG(si‑circRHBDD1)联合PD‑1mAb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以PLGA‑PEG为载体递送circRHBDD1siRNA用于抗肿瘤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并可能作为一种纳米治疗靶点,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2872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10898.7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N15/113 , A61K45/00 , A61K31/708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肝细胞癌诊断和预后标志物及其应用,包括一种肝细胞癌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生物标志物,所述生物标志物为TMEM64,所述TMEM64的表达与NK细胞、CD8+T细胞和pDCs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所述GSEA富集分析发现高TMEM64表达组细胞中Wnt/β‑catenin、JAK/STAT3、KRAS和P53信号通路被显著富集。本发明发现TMEM64在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升高,且其高表达水平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TMEM64具有良好的肝癌诊断价值。TMEM64可作为肝细胞癌良好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TMEM64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可能参与调控肝癌的恶性进展,有望成为肝癌诊断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79045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339350.5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C12N15/113 , C12Q1/6886 , G01N33/574 , A61K31/7105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circB3GALNT2在结直肠癌转移预测和治疗的产品中的应用,现提出如下方案,所述非编码RNA为circB3GALNT2,其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circB3GALNT2充当miR‑3174的海绵,miR‑3174和circB3GALNT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所述circB3GALNT2竞争性结合miR‑3174上调RBFOX2表达,RBFOX2的表达水平与circB3GALNT2之间呈正相关。在本发明中circB3GALNT2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重要调节因子,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365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86533.X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 A61K45/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胃癌转移预测和预后判断的circRNA标志物及应用,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一种circRNA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胃癌诊断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circRNA生物标志物为CircPCSK5,其核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还包括一种circRNA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胃癌诊断的生物制品,包括所述CircPCSK5,所述生物制品包括:试剂、试剂盒、芯片,还包括一种胃癌治疗药物。本发明明确了CircPCSK5在胃癌中高表达,并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CircPCSK5可作为胃癌良好的预后预测指标和潜在的分子治疗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91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19849.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测肝癌仑伐替尼治疗敏感性的标记物及应用,包括一种预测肝癌仑伐替尼治疗敏感性的标记物,标记物包括HECTD2,HECTD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HECTD2通过KEAP1/NRF2限制氧化应激以促进仑伐替尼耐药,标记物包括H3K18la,H3K18l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H3K18la诱导HCC细胞中HECTD2的上调,从而促进仑伐替尼耐药。本发明HECTD2作为E3泛素连接酶在KEAP1的K551残基上添加K48连接的多泛素链,从而缓解了仑伐替尼治疗所刺激的氧化应激;H3K18la增强了HECTD2的转录;HECTD2的表达水平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为了解HCC对仑伐替尼的耐药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可能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前景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