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6053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082247.4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的降压PFC电路,属于电力电子领域,该电路突破了传统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应用于PFC电路时的增益限制,因此可以表现出良好的功率因数校正等性能。同时,结合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的自身优势,实现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因此在便携式设备的电源适配器等对变换器体积、效率要求较高的场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26053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82247.4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的降压PFC电路,属于电力电子领域,该电路突破了传统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应用于PFC电路时的增益限制,因此可以表现出良好的功率因数校正等性能。同时,结合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的自身优势,实现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因此在便携式设备的电源适配器等对变换器体积、效率要求较高的场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18759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810021818.X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半导体自激振荡化学反应器及利用所述反应器加热和催化物料反应的方法,包括依次设置并通过微波电缆形成封闭环路的微波功率放大器、微波腔体、移相器、电调衰减器,微波腔体内部用于放置物料并使微波作用于物料;微波腔体包括:微波腔主体、微微波腔上盖、微波腔下盖,微波腔下盖和微波腔主体活动连接,微波腔下盖与机械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固定连接;本发明简化了向微波腔内馈入特定功率和频率的微波信号的方法,显著改进了微波可调频率的范围,并提高了微波腔化学反应装置的工作效率,使功率和频率可实现自动调节,使用本发明可以达到使用不同的频率分别对不同的物料进行恒定功率或者恒定温度加热并催化物料反应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528105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710708433.6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磁性的宽带微波超高真空接头,包括接头座子、微波焊接件、陶瓷件、导体芯、第一同轴介质、第一内导体卡子、接头匹配调节件、第一SMA接头、第一SMA凸接头、SMA同轴线、同轴线内导体、第二SMA接头、第二SMA凸接头、接头固定件、第二同轴介质、第二内导体卡子;超高真空接头所有材料均不含磁性;本发明采用了微波真空密封焊接的方式来进行焊接件和陶瓷介质的焊接,简化了真空微波同轴接头的工艺流程,显著改进了在超高真空环境下的应用范围,并提高了真空的密封性能,使焊接完成后的真空部件真空度小于等于10‑6Pa,可以达到10‑9~10‑8Pa的压强值,尤其适用于需要无磁性环境的微波真空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90437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110434223.9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定位方法,所述辅助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基站(1)、微处理器(2)和用户终端(3),所述基站(1)和所述用户终端(3)用于接收卫星(4)产生信号,所述基站(1)和所述用户终端(3)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式进行信息交互,所述基站(1)还用于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式将所述信号传输给所述微处理器(2),所述微处理器(2)与所述用户终端(3)之间通过第三无线传输模式进行信息交互。本发明提供的辅助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定位方法,以使得卫星在无移动通信网络辅助下便能够达到更精确的定位精度的同时降低其功耗。(56)对比文件CN 103675879 A,2014.03.26CN 203287531 U,2013.11.13US 2009115657 A1,2009.05.07CN 108089216 A,2018.05.29WO 2005002089 A1,2005.01.06CN 104335069 A,2015.02.04CN 103616701 A,2014.03.05CN 104570022 A,2015.04.29CN 101716075 A,2010.06.02CN 101430375 A,2009.05.13CN 111522045 A,2020.08.11GB 1338745 A,1973.11.28CN 111123329 A,2020.05.08CN 103617475 A,2014.03.05CN 101566678 A,2009.10.28US 7215967 B1,2007.05.08CN 111175798 A,2020.05.19CN 102654579 A,2012.09.05CN 108008432 A,2018.05.08CN 103176197 A,2013.06.26CN 112366337 A,2021.02.12KR 20100062678 A,2010.06.10CN 107329153 A,2017.11.07CN 101206254 A,2008.06.25CN 101206258 A,2008.06.25CN 103327450 A,2013.09.25CN 110702118 A,2020.01.17CN 102788982 A,2012.11.21CN 102866627 A,2013.01.09CN 101968544 A,2011.02.09CN 106199666 A,2016.12.07史小坤.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工务现场作业全过程安全监测系统研究《.安全专项研究》.2019,第40卷(第7期),38-42.王晗.网络辅助北斗平台设计与性能评估研究《.电信网技术》.2017,(第10期),12-16.张钦娟.车载导航定位技术与测试方法《.电信网技术》.2016,(第6期),20-25.张中等.基于NB-IoT的儿童防丢系统的设计《.计算机与现代化》.2018,(第2期),30-33.王再超.基于北斗定位于LoRa通信的车辆监控系统设计《.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9,(第7期),C034-353.
-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36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39063.1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宽范围场景的无功功率最优双向调制策略。本说明书所提出的无功功率最优双向调制策略具有两个控制变量,调制角α和调制角推导了功率流动和增益范围,分析了一次侧和二次侧的软开关判断条件,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和KKT条件分析了在不同功率传输条件下的无功功率最优的调制角组合。本发明提出的适用于宽范围场景的无功功率最优双向调制策略的优点可以概况为:1、在同等有功功率传输条件下,无功功率最优;2、满足一次侧和二次侧软开关条件;3、可以实现宽增益范围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325360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49393.1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DPG参数优化的自抗扰无人驾驶横向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车辆动力学模型,获取前轮转角和横摆角速度的微分方程;S2、获取串联积分型形式下的前轮转角和横摆角速度的微分方程;S3、获取自抗扰控制器输出的前轮转角;S4、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优化自抗扰控制器在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率环节中的参数,完成自抗扰无人驾驶横向控制。本发明设计自抗扰控制器来实现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横向控制,并通过DDPG对自抗扰控制器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可以提高无人驾驶的跟踪控制效果,对模型的依赖性小,扰动抑制效果好,对系统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很强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5320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434038.X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换器、双极直流微网及其变换方法,变换器包括的第一主开关管的漏极和第二主开关管的漏极同时与外部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主开关管的源极同时与第一储能电感的输入端以及第一副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二主开关管的源极同时连接第一副开关管的源极、第二副开关管的漏极以及第二输出电容的高压端,第一储能电感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出电容的高压端连接,第一输出电容的低压端与第二输出电容的高压端连接,第二输出电容的低压端连接第二储能电感的输入端,第二储能电感的输出端同时连接第二副开关管的源极以及外部电源的负极。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93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93544.6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压Cuk双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该变换器基于传统反压模式SCC进行改进,通过引入两个小电感构成双谐振回路,实现了软开关,降低了变换器的开关损耗,同时通过调节谐振充放电时间实现了该变换器优良的电压增益调节性能。这种RSCC拓扑与其他RSCC拓扑相比,没有增加电路结构的复杂性,为需要高功率密度和超宽的电压增益调节范围的应用场合提供了一种高性能、低成本解决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