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3882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27016.8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00 , B01D53/88 , B01D53/00 , B01D53/44 , C02F103/06 , C02F1/00 , C02F7/00 , C02F1/20 , C02F1/7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地下水循环式修复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修复井、曝气组件、水循环组件和气体净化组件;修复井包括集水井和排水井;曝气组件用于对进入集水井的污染地下水进行曝气处理;水循环组件用于将集水井内部净化后的污染地下水导入排水井中;气体净化组件用于对污染地下水中的挥发性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本发明的设备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独立的集水井和排水井,保证了污染地下水的稳定、高效循环处理,降低了设备的运行难度,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同时,利用气体净化组件对污染地下水中未被氧化分解的挥发性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适宜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801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37105.6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00 , C02F3/02 , G01N33/18 , B09C1/08 , C02F101/30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属于地下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抽水井、沿周向均匀分布于抽水井外围处的多个注水井、设于抽水井处的药剂混合处理组件、用于连接抽水井与各个注水井的抽出循环组件、设于抽水井与注水井之间的电极处理组件;本发明在抽水井和各个注水井之间形成外循环回灌,在混合处理筒与抽水井之间形成内循环回灌,并根据处理后的水质检测的结果,灵活选择是将净化后的水体采用外循环回灌至注水井还是通过内循环回灌将水体排入抽水井内并落入抽水井底端区域,然后重新处理,这种设计既保证了处理效果,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6253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1175096.1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26 , G16H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后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因素,形成六种评估关键指标;步骤2:根据步骤1中六种评估关键指标,派生六个评估要素;步骤3:根据步骤2中六种评估要素派生出各个评估要素的评价指标;步骤4:根据步骤3中各个评估要素的评价指标,采集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作为各个评价指标的具体项;步骤5:将目标层、要素层以及指标层进行分级整合构成评估指标体系。本发明能够系统化、全面化的对化工园区修复后污染场地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从而为化工园区修复污染场地的再利用提供有效、科学、准确的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72742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640189.X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包括井管结构,设置在井管结构中的分段式修复机构;井管结构包括竖直延伸的竖直支撑井管,竖直支撑井管下端固定连接设有水平延伸的水平容纳井管;水平容纳井管内的右端和左端分别固定设有上游支撑环和下游支撑环;水平容纳井管内位于上游支撑环和下游支撑环之间的部分固定设有多个分隔支撑环;分段式修复机构包括固定在上游支撑环、下游支撑环以及分隔支撑环内侧的阻隔幕墙,阻隔幕墙由多个幕墙方块固定连接密铺组成;使地下水流经水平容纳井管,利用多个阻隔幕墙中设置的拦滤容纳壳体对地下水进行净化,拦滤容纳壳体中填充有活性炭,能够对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7655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8691.8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腐殖酸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设备及方法。所述设备包括振动筛和淋洗桶,振动筛底部一侧设有的出泥管与淋洗桶顶部一侧设有的进料漏斗对接,进料漏斗内壁设有分料口,分料口正下方的淋洗桶顶部设有主卡槽,主卡槽内部滑动设有取样瓶。方法包括:S1、筛分;S2、分料;S3、淋洗;S4、参数调整。本发明以D‑最优设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对于土壤中的砷和镉去除率有着明显的提高,设备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取样瓶采集少量样品并同步完成快速淋洗,能够为D‑最优设计分析法的实施提供保障,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4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227220.7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修复场地空气中VOCs特征分析方法及应用,属于VOCs特征分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布设VOCs样品采集点;S2、VOCs样品采样;S3、VOCs样品组分分析及准确性筛选;S4、绘制污染场地及周边VOCs浓度空间分布图;S5、获取各排放源中VOCs组分的贡献比例、各个污染源对于农药修复场地及周边空气环境的贡献值;S6、通过选取排放源特征物种和特征物种比值法获取污染物的来源。应用为:应用于农药污染地块的环境管理、规划和VOCs污染控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缺乏针对污染场地空气VOCs的修复/管控时序监测、时空特征变化和溯源分析综合开展的研究的问题,具有分析结果更为客观全面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9684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877691.8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底泥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受污染河床底泥的修复装置;包括安装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第一底泥修复单元和第二底泥修复单元;本发明通过曝气组件实现对河床底泥的曝气处理;通过静态修复子模块,能够在受污染的河床底泥中施加适量的修复液,实现了对河床底泥的化学修复处理;采用动态修复子模块,能够使河床底泥翻腾流入动态修复组件,提高河床底泥的修复效率;通过触发组件对按钮开关的传动作用,能够有效控制储药仓出药速度,减少药剂浪费;第一腔体内种植水生植物,能够实现对河床底泥的生态修复,有效提高河床底泥的净化效果,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适合大量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16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986530.2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染水体环境分析的水体沉积物采集装置,包括下沉机构以及采集管,所述下沉机构与所述采集管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定位管上;下沉机构包括壳体、重力环以及两组抓取杆,所述定位管上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通过设置在采集管上的限位槽采集管滑动连接;所述送气机构包括送气筒、活塞、推片;本发明通过下沉机构与采集管的设置,使得采集管在采集时能够获得足够的力向下取样,通过推板的设置,使得在取样完成后联动凸轮进行换位,使得气球膨胀,可以实现上浮,并且可向外部指示采集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68927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096353.7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修复后污染场地评估方法,包括:确定修复后污染场地中评估对象的目标污染物;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情境下确定敏感受体;根据土壤的利用方式确定暴露情景、确定暴露途径、计算暴露量;确定致癌效应毒性参数、污染物物理性质以及污染物其他相关参数;根据毒性评估的相关信息,定量计算修复后污染场地污染物质非致癌危害指数和致癌风险的大小,即为风险结果;本发明整体方法设计合理,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原则,基于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构建化工园区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的评估方法,能够对旧化工园区场地进行再次开发利用提供有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16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86530.2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染水体环境分析的水体沉积物采集装置,包括下沉机构以及采集管,所述下沉机构与所述采集管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定位管上;下沉机构包括壳体、重力环以及两组抓取杆,所述定位管上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通过设置在采集管上的限位槽采集管滑动连接;所述送气机构包括送气筒、活塞、推片;本发明通过下沉机构与采集管的设置,使得采集管在采集时能够获得足够的力向下取样,通过推板的设置,使得在取样完成后联动凸轮进行换位,使得气球膨胀,可以实现上浮,并且可向外部指示采集完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