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4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36516.X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颗粒有机碳测试装置,包括有振荡器及可安装于振荡器内架体的支撑架,支撑架上分布设置有多个过滤筛,所述多个过滤筛的孔径延其分布方向逐渐缩小;支撑架上设置有翻转驱动组件,翻转驱动组件用于控制支撑架翻转;支撑架上还设置有缩进控制组件,缩进控制组件用于控制过滤筛与过滤筛之间的间距;有机碳测试装置还包括有注水机构和排水组件,注水机构用于输送水至处于最上方的过滤筛内,排水组件用于将处于最下方的过滤筛泄出的水排出,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过滤筛的方式形成了多级过滤,从而避免了单层过滤需要进行多次操作的弊端,实现了对土壤颗粒有机碳测试前的高效分离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6609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48029.2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52 , C02F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水体中青霉素类抗生素降解的方法,包括:S1、水质检测;S2、介质调整;S3、催化降解;S4、沉淀反应;本发明通过利用钙离子、有机质对待处理的水体进行介质调整,可以使待处理的水体中的例子状态良好,钙离子能与青霉素分子中的羰基和羧基配位,稳定水解的反应中间体、加快青霉素抗生素的水解速率,且生物代谢有机质中的氨基和巯基等特征官能团也可作为强亲核试剂,促进青霉素抗生素的快速水解,同时通过方法的具体设定,避免能够在降解前确保钙离子与生物有机代谢介质对待处理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2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18566.X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1N33/00 , G01N33/18 , G01N1/22 , G01N1/38 , G01F3/00 , G01F9/00 , G01R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异位修复技术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污染土壤异位修复技术碳排放中的多种活动要素以及各活动要素对应的碳排放因子,确定多种活动要素的发生量和碳排放因子,计算多种环节碳排放量,计算单位污染土方量的碳排放量水平;本发明的碳排放量核算方法通过划定边界和清单分析,采取适用的碳排放因子获取途径,统一多种异位修复技术的碳排放量核算过程,能够对土壤异位修复过程碳排放量的准确评估,有助于开展多种污染土壤类型和多个地区修复项目的碳排放量核算,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同时通过碳排放量核算系统的设置使得采集与核算过程更加科学、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554184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32410.2
申请日:2022-09-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生物炭材料原位降解特性研究的装置及应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多组实验仓,所述实验仓包括搅拌机构、支撑台以及环形尼龙网袋;壳体上设有多组用于保证壳体内通水的圆孔,所述搅拌机构由设置在壳体顶面的转向组件以及设置在每组支撑台上的搅拌组件构成,通过搅拌机构的设置,可以在壳体中分层对生物炭材料进行搅拌同时且便于分层对淋溶液进行收集;所述方法通过有机碳分析仪和三维荧光光谱仪以及评估方法可对特征性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从而获取生物炭材料原位降解特性的综合定量化评估结果,进而综合评估生物炭在土壤固碳能力提升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潜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54778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1373408.5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9C1/06 , B09C1/08 , B02C13/13 , B02C13/284 , B02C13/286 , B01D53/26 , B01D53/04 , B01D53/00 , B05B15/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热脱附助剂进行土壤异味控制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土壤预处理装置、热脱附装置、热脱附助剂脱附装置、异味处理装置、热循环装置和控制装置,土壤预处理装置包括进料装置、破碎筛分装置和喷淋装置,热脱附装置包括热脱附室、加热底座和空气加热装置,热脱附助剂脱附装置包括旋转电机、液压升降杆和脱附旋座,脱附旋座用于搅拌热脱附室内土壤以及向土壤中通入加热空气,异味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装置主体侧壁上的处理罐,处理罐从上到下依次分为脱水层、分解层和吸附层。总之,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安全高效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89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28433.9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现场采样的场地污染物智能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系统包括:采样模块,用于在现场对场地污染物进行采样;图像模块,用于对采样的场地污染物进行图像检测,获取场地污染物的图像信息;预处理模块,用于采用高斯滤波算法对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滤波处理;提取模块,用于采用LBP特征提取法提取滤波处理后图像信息的纹理特征;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场地污染物类别与纹理特征的关联信息;识别模块,用于将提取的纹理特征与数据库模块内存储的关联信息匹配,识别查找出所提取纹理特征对应的场地污染物类别;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场地污染物类别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场地污染物的现场采样和识别,有助于提高识别效率以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503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111484.7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淋溶液采集及分析一体化装置及采集分析方法,装置包括淋溶水样收集组件、采集组件和分析组件;淋溶水样收集组件包括储水筒和定位杆,储水筒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侧壁上均设有进水槽,定位杆设在储水筒侧面,采集组件包括采集箱、旋转架、采样管和步进电机,旋转架转动卡接在采集箱内部,旋转架上设有采样瓶,采样管设在采集箱内部,且与储水筒导通,分析组件与采样瓶连接;使用时,将储水筒埋设于地下,并通过定位杆进行固定,储水筒内收集的淋溶水样通过管道进入采样瓶中,通过分析组件对采样瓶中淋溶水样进行检测分析;本发明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不同深度水样的连续采集与分析,适宜大量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50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11484.7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淋溶液采集及分析一体化装置及采集分析方法,装置包括淋溶水样收集组件、采集组件和分析组件;淋溶水样收集组件包括储水筒和定位杆,储水筒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侧壁上均设有进水槽,定位杆设在储水筒侧面,采集组件包括采集箱、旋转架、采样管和步进电机,旋转架转动卡接在采集箱内部,旋转架上设有采样瓶,采样管设在采集箱内部,且与储水筒导通,分析组件与采样瓶连接;使用时,将储水筒埋设于地下,并通过定位杆进行固定,储水筒内收集的淋溶水样通过管道进入采样瓶中,通过分析组件对采样瓶中淋溶水样进行检测分析;本发明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不同深度水样的连续采集与分析,适宜大量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9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78202.6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土壤微塑料样品的自动化采样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设在支撑组件上的预处理组件、设在预处理组件内部的烘干组件和设在预处理组件端部的第一采集组件;预处理组件用于对农田土壤进行搅拌粉碎处理,烘干组件和用于对农田土壤进行干燥处理,第一采集组件用于对干燥后的农田土壤中的微塑料颗粒进行吸附固定分离;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集成度较高,具有极高的操作便利性,有效提高了农田土壤中微塑料样品的采集效率,为农田土壤分析研究提供了设备支撑,适宜大范围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27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1318566.X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1N33/00 , G01N33/18 , G01N1/22 , G01N1/38 , G01F3/00 , G01F9/00 , G01R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异位修复技术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污染土壤异位修复技术碳排放中的多种活动要素以及各活动要素对应的碳排放因子,确定多种活动要素的发生量和碳排放因子,计算多种环节碳排放量,计算单位污染土方量的碳排放量水平;本发明的碳排放量核算方法通过划定边界和清单分析,采取适用的碳排放因子获取途径,统一多种异位修复技术的碳排放量核算过程,能够对土壤异位修复过程碳排放量的准确评估,有助于开展多种污染土壤类型和多个地区修复项目的碳排放量核算,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同时通过碳排放量核算系统的设置使得采集与核算过程更加科学、便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