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94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57042.1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改性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第一金属盐加入到含有生物炭的水溶液中,搅拌反应65~75h后加入第二金属盐,得到混合溶液;步骤2、秤取一定量尿素加入所述混合溶液中,得到物料溶液;步骤3、将所述物料溶液放入反应釜中,并置于烘箱中静置,得到悬浊液;步骤4、将所述悬浊液离心得到固体,并使用蒸馏水清洗固体,所得固体烘干后得到烘干料;步骤5、将所述烘干料研磨过筛后得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改性生物炭材料。本发明利用生物炭吸附阳离子的特点,在高温反应下,LDH在生物炭表面原位生长,得到对低浓度PFOS的去除能力高的LDH改性生物炭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6519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583152.8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用土壤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装置包括运输车,位于运输车上的预处理箱和泡沫发生箱,以及位于预处理箱一侧的取土筒,取土筒内部设有用于运输土壤的传输绞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泡沫覆盖;S2、取土筒定位;S3、土壤采集;S4、土壤预处理。本发明能够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收集、预处理以及转运,同时配合泡沫发生箱能够在土壤采集现场进行配制泡沫并注入到土壤表面,避免土壤中因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强烈刺鼻性气体的溢出,实现泡沫的注入与土壤的采集同步进行,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864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514156.0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缓释药剂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用埋置桩及修复方法,包括埋置桩主体结构、设置在埋置桩主体结构内的药剂缓释机构;埋置桩主体结构包括开口朝上的主体支撑桩筒,主体支撑桩筒顶部固定设有中央控制容纳壳;药剂缓释机构包括固定在主体支撑桩筒内侧壁上的缓释机构容纳壳,缓释机构容纳壳内固定设有药剂弥散壳,药剂弥散壳上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通孔;主体支撑桩筒侧壁上具有多个与缓释机构容纳壳内相连通的药剂释放通孔;药剂弥散壳内顶部固定设有粉末喷头;整个埋置桩主体结构埋置在地下,向药剂弥散壳中弥散释放修复药剂,然后向缓释机构容纳壳内通入高压空气,通过高压气流冲击作用,将修复药剂弥散释放到土壤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670879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996501.X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变量和PMF模型对黑臭水体底泥重金属源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样品采集;S2样品检测;S3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S4潜在生态危害评价;S5重金属溯源分析:S5‑1多变量统计分析,S5‑2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步骤S1中取样装置为活塞式柱状取样器,包括采样杆以及套设在采样杆下部外侧的采样桶。本发明黑臭水体底泥重金属源的分析方法对底泥中的重金属生态环境风险开展评价,并通过多变量统计分析与正定矩阵因子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黑臭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开展定量化的溯源分析,从而对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城市黑臭河道水体治理标本兼治、生态恢复提供重要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78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03745.3
申请日:2021-12-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污染羽分析污染场地地下水苯系物空间分布的方法,属于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污染场地分析;S2、监测井布设;S3、地下水样品采集;S4、确定监测指标及微生物降解指示指标:选择若干种水样中的苯系物作为地下水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识别的代表性监测指标,氧化还原电位表征地下水氧化还原性状态作为微生物降解指示指标;S5、样品分析测试;S6、数据处理。本发明的方法以农药污染场地地下水中的苯系物污染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监测数据,从苯系物污染物浓度、污染羽范围和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特征开展了地下水中苯系物浓度自然衰减实践研究,为地地下水自然衰减技术的应用和完善及风险管控技术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97897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117024.5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04 , C02F11/121 , B09C1/02 , C02F101/30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增效洗脱修复后的洗脱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并排放置的除泥罐和净化罐,除泥罐内部设有除泥模块,除泥模块包括三组水平设置的转轴以及绕三组转轴外侧转动的齿耙格栅,位于第二、第三转轴之间的齿耙格栅由竖直位于其两侧的滚动毛刷夹紧,使运动至此处的齿耙格栅渐变为垂直于第一隔板,净化罐内部设有净化模块,净化模块包括若干段回折型的输液管以及输液管中部贯穿且固定套设的过滤机构,本发明通过去除污泥和固体废物以及药物净化过滤,使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可以直接排放的标准,装置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进一步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97897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17024.5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04 , C02F11/121 , B09C1/02 , C02F101/30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增效洗脱修复后的洗脱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并排放置的除泥罐和净化罐,除泥罐内部设有除泥模块,除泥模块包括三组水平设置的转轴以及绕三组转轴外侧转动的齿耙格栅,位于第二、第三转轴之间的齿耙格栅由竖直位于其两侧的滚动毛刷夹紧,使运动至此处的齿耙格栅渐变为垂直于第一隔板,净化罐内部设有净化模块,净化模块包括若干段回折型的输液管以及输液管中部贯穿且固定套设的过滤机构,本发明通过去除污泥和固体废物以及药物净化过滤,使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可以直接排放的标准,装置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进一步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03882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27016.8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00 , B01D53/88 , B01D53/00 , B01D53/44 , C02F103/06 , C02F1/00 , C02F7/00 , C02F1/20 , C02F1/7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地下水循环式修复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修复井、曝气组件、水循环组件和气体净化组件;修复井包括集水井和排水井;曝气组件用于对进入集水井的污染地下水进行曝气处理;水循环组件用于将集水井内部净化后的污染地下水导入排水井中;气体净化组件用于对污染地下水中的挥发性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本发明的设备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独立的集水井和排水井,保证了污染地下水的稳定、高效循环处理,降低了设备的运行难度,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同时,利用气体净化组件对污染地下水中未被氧化分解的挥发性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适宜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801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37105.6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00 , C02F3/02 , G01N33/18 , B09C1/08 , C02F101/30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属于地下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抽水井、沿周向均匀分布于抽水井外围处的多个注水井、设于抽水井处的药剂混合处理组件、用于连接抽水井与各个注水井的抽出循环组件、设于抽水井与注水井之间的电极处理组件;本发明在抽水井和各个注水井之间形成外循环回灌,在混合处理筒与抽水井之间形成内循环回灌,并根据处理后的水质检测的结果,灵活选择是将净化后的水体采用外循环回灌至注水井还是通过内循环回灌将水体排入抽水井内并落入抽水井底端区域,然后重新处理,这种设计既保证了处理效果,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5191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83152.8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用土壤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装置包括运输车,位于运输车上的预处理箱和泡沫发生箱,以及位于预处理箱一侧的取土筒,取土筒内部设有用于运输土壤的传输绞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泡沫覆盖;S2、取土筒定位;S3、土壤采集;S4、土壤预处理。本发明能够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收集、预处理以及转运,同时配合泡沫发生箱能够在土壤采集现场进行配制泡沫并注入到土壤表面,避免土壤中因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强烈刺鼻性气体的溢出,实现泡沫的注入与土壤的采集同步进行,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