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性能测试工装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23503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510768300.9

    申请日:2015-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性能测试工装,包括:其顶端能够被电机定子罩住的测试底座;用于与电机定子的接线柱接触的测试探针,该测试探针设于测试底座;与测试底座相连的支撑块;用于与电机定子的内壁接触的测试触块,该测试触块设于所述支撑块。本发明公开的电机性能测试工装,通过将电机定子罩在测试底座的上方,利用测试底座上的测试探针和测试触块实现了对电机性能的测试,则无需连接和拆除引线,较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缩短了测试电机性能所需的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机性能的测试效率;同时,无需采用鳄鱼夹则避免了因鳄鱼夹破损而存在的触电隐患;测试人员不会与测试探针接触,降低了测试人员触电的几率,有效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电机固定结构及具有该电机固定结构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2954568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238207.9

    申请日:2011-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固定结构及具有该电机固定结构的空调器。电机固定结构包括:空调壳体,包含底壳;电机;电机胶圈,连接于电机的一端;电机压板,与底壳连接,压接电机和电机胶圈;电机胶圈具有凸台,底壳和\或电机压板具有与凸台配合的开口。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从结构上首先实现电机胶圈与空调底壳之间的定位装配,确保生产装配时电机位置不会装错,同时也确保在运输过程中电机胶圈不会由于颠振而相对于空调底壳发生偏移;其次通过增加胶圈与电机之间的摩擦力,也可确保电机不会与胶圈之间发生旋转偏移;最后在装配过程中防止错误装配,员工通过目视可以检查装配是否到位。

    空调电器件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15589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310452120.0

    申请日:2013-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电器件测试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测试每一预设区域供电电源波形及所述供电电源的各阶次谐波相对电压谐波含量,得到所述预设区域的电源数据,并进行存储;根据所存储的预设区域的电源数据,对所述电源数据中各阶次谐波含量与所述供电电源的基波进行不同组合,将对要测试的空调电器件的预设性能影响最大的组合作为实际电源的标准波形;利用所述实际电源的标准波形对空调电器件进行测试,得到所述空调电器件的预设性能的测试结果。采用实际电源的标准波形对空调电器件进行测试,使产品的各项性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使产品在最大损伤的外界条件下保证正常运转。避免了已通过测试的产品在不同环境中出现运转故障的问题。

    压轴承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0039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08474.1

    申请日:2014-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9/027 B23P19/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轴承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后固定座、支承座、滑动压块座和前固定座,各部件通过第一导向柱连接在一起,支承座和滑动压块座能够沿着第一导向柱的轴向滑动;后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压轴承装置,支承座上设有用于支撑和定位电机转子工件的支撑架,滑动压块座上设有第二压轴承装置;第一压轴承装置包括后轴承尾顶和设置于后轴承尾顶的轴心处并与后轴承尾顶滑动连接的后轴承顶针,后轴承顶针能够伸出和缩入后轴承尾顶,后轴承顶针用于悬挂轴承和磁环,第二压轴承装置包括轴承压头。本发明的压轴承装置采用卧式结构,在压装过程中,磁环和轴承受力均匀、稳定,降低了轴承损伤的不良率,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且降低了成本。

    压装电机转子铁芯端部绝缘的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0475326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310743183.1

    申请日:201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装电机转子铁芯端部绝缘的工装,包括底板、转子铁芯定位模和压接装置,压接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接装置分别置于转子铁芯定位模的两侧;压接装置包括气缸、气缸支架、端部绝缘定位模和防转机构;气缸支架、转子铁芯定位模和防转机构均固定在底板上,气缸固定在气缸支架上,转子铁芯定位模用于固定转子铁芯,防转机构用于阻止气缸的活塞杆转动;端部绝缘定位模设置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绝缘定位模用于放置转子铁芯的端部绝缘,端部绝缘在气缸的作用下被安装到转子铁芯上。本发明的压装电机转子铁芯端部绝缘的工装,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电机刷握铆接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22696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15032.5

    申请日:2013-1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5/14 B21J15/38 B21J15/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刷握铆接装置,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在气压机或液压机的带动下能够相对下模组件上下运动;上模组件包括模架上模、顶块和滑块,模架上模用于与气压机或液压机的输出轴连接,顶块与模架上模连接,顶块置于模架上模的下方,顶块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滑块的V形槽,使得滑块能够沿着V形槽内壁移动,滑块用于对工件的凸点进行铆接,下模组件用于承载工件。本发明的电机刷握铆接装置,通过改变工件凸点的受力方向,解决了刷握架在铆接过程中变形的问题,取消用止规来保证铆接过程中刷握架的变形,解决了刷握与刷握固定板铆接松动的问题,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角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12603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44841.7

    申请日:2022-12-1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角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对应目标位置的第一角度值,以及获取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二角度值,所述第一角度值为所述目标位置的当前角度值,所述第二角度值为所述目标位置处实时角度值;根据所述第一角度值与所述第二角度值,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位置状态;根据所述位置状态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控制。由此,可以实现设备位置角的精确检测和控制,以及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一种电机端盖的同轴度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91799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590010.X

    申请日:2015-09-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的同轴度测量系统,包括支撑装置、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测控装置,在驱动装置驱动固定在支撑装置上的电机端盖旋转时,利用检测装置对电机端盖的内圆到轴承室的中心的距离进行连续测量,得到多个半径数据记录,测控装置根据余弦定理对该多个半径数据记录中的最长半径和最短半径进行计算,得到该电机端盖的偏心量。如果该电机端盖的偏心量超出控制指标则将其进行返厂或做报废处理,以避免将其装配到电机上,从而保证电机的整机质量。

    压轴承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00398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708474.1

    申请日:201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轴承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后固定座、支承座、滑动压块座和前固定座,各部件通过第一导向柱连接在一起,支承座和滑动压块座能够沿着第一导向柱的轴向滑动;后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压轴承装置,支承座上设有用于支撑和定位电机转子工件的支撑架,滑动压块座上设有第二压轴承装置;第一压轴承装置包括后轴承尾顶和设置于后轴承尾顶的轴心处并与后轴承尾顶滑动连接的后轴承顶针,后轴承顶针能够伸出和缩入后轴承尾顶,后轴承顶针用于悬挂轴承和磁环,第二压轴承装置包括轴承压头。本发明的压轴承装置采用卧式结构,在压装过程中,磁环和轴承受力均匀、稳定,降低了轴承损伤的不良率,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且降低了成本。

    电机刷握铆接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2269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310715032.5

    申请日:2013-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刷握铆接装置,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在气压机或液压机的带动下能够相对下模组件上下运动;上模组件包括模架上模、顶块和滑块,模架上模用于与气压机或液压机的输出轴连接,顶块与模架上模连接,顶块置于模架上模的下方,顶块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滑块的V形槽,使得滑块能够沿着V形槽内壁移动,滑块用于对工件的凸点进行铆接,下模组件用于承载工件。本发明的电机刷握铆接装置,通过改变工件凸点的受力方向,解决了刷握架在铆接过程中变形的问题,取消用止规来保证铆接过程中刷握架的变形,解决了刷握与刷握固定板铆接松动的问题,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