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48589B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0880000992.0
申请日:2008-01-22
IPC: H05K7/20 , H02K9/19 , H01L23/36 , H02K11/00 ,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927 , H01L21/4878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2K5/20 , H02K9/19 , H02K11/33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体冷却构造以及具备该发热体冷却构造的驱动装置,其中发热体冷却构造为,在与发热体热连接的散热面(53a)和、与散热面(53a)相对置配置的对置面之间,形成冷却剂空间(R),在冷却剂空间(R)中,并列配置多个从散热面(53a)朝向对置面立设的散热片(56),在多个散热片(56)相邻彼此间,形成有冷却剂流过的片间通路(Rp),散热片(56),形成为沿着冷却剂的流通方向具有多个弯曲部的蛇行状,并且散热片(56)的两侧壁面(56c、56d),形成为相互不同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1548589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880000992.0
申请日:2008-01-22
IPC: H05K7/20 , H02K9/19 , H01L23/36 , H02K11/00 ,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927 , H01L21/4878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2K5/20 , H02K9/19 , H02K11/33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体冷却构造以及具备该发热体冷却构造的驱动装置,其中发热体冷却构造为,在与发热体热连接的散热面(53a)和、与散热面(53a)相对置配置的对置面之间,形成冷却剂空间(R),在冷却剂空间(R)中,并列配置多个从散热面(53a)朝向对置面立设的散热片(56),在多个散热片(56)相邻彼此间,形成有冷却剂流过的片间通路(Rp),散热片(56),形成为沿着冷却剂的流通方向具有多个弯曲部的蛇行状,并且散热片(56)的两侧壁面(56c、56d),形成为相互不同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1272673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710089604.8
申请日:2007-03-19
Applicant: 中村制作所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原英行
IPC: H05K7/20 , G06F1/20 , H01L23/3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在设置有液体冷却的热交换器(20)的电气部件组件包(1)中,将由金属板组成的组件包的主体板(1A)和冠形件(5)连接在一起,在其间形成中空部分(6),以用作为液体冷却的热交换器,其中密封有工作流体。用于安装待冷却的电气部件(8)的凹处(2)形成在相对于中空部分(6)设置的组件包的主体板(1A)的外表面部分上。使用雕刻工具雕刻面向组件包主体板(1A)的中空部分(6)的内表面部分(5a),由此,散热片(3)以细小的节距形成在内表面部分上。用来移动工作流体的细小沟槽(4)形成在散热片之间。因此,平的电气部件组件包可设置有热辐射功能极佳的液体冷却的热交换器。
-
公开(公告)号:CN1238889C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01122785.0
申请日:2001-07-20
Applicant: 中村制作所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原英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K23/00 , B23P15/00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在电子元件的密封装置形成过程中,着力于减少应力和应力集中以获得期望的平整度,减少翘曲。尤其是,一个密封装置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在金属板一侧面上挤压形成了凹陷部分,凹陷部分被碾压成腔形,在金属板的另一面形成的突出部分被切削工具切去,因而凹陷部分的底面的厚度比金属板的厚度更薄。由于切削方向交替反向变换,以及切削工具不止一次地分别切去金属板上另外一面的突出部分,切削应力几乎可以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877735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610084117.8
申请日:2002-12-13
Applicant: 中村制作所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原英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142 , B21D22/04 , B21K23/00 , G11B33/022
Abstract: 在一种在电子存储装置用金属基座上形成突伸轴的方法中,用一冲压工具从放置在一模具上的金属基座的上表面侧下压金属基座。模具设有一具有预定内径的孔,并且将所述金属基座的壁材料移入模具的孔,以形成一内部具有一中空部分、末端被封闭的突伸轴。
-
公开(公告)号:CN101612699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810125071.9
申请日:2008-06-24
Applicant: 中村制作所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原英行
IPC: B23P13/00
Abstract: 一种工件上的凹陷形成方法,作为凹陷形成对象的工件(1)由可进行切削加工的原材料构成,凹陷形成用的切削工具(10)以与工件(1)成规定角度的状态保持在移动装置上,在片形成工序中,使切削工具(10)相对于工件以规定角度朝着挖下方向移动,从而竖立形成薄壁的切削片(3),在切削工序中,使切削工具(10)沿水平方向移动,对切削片(3)进行切削并使其从工件(1)分离,通过使片形成工序和切削工序依次反复进行,在工件(1)上形成具有规定深度(d)和面积的凹陷(2)。容易在工件的表面上形成即使面积较大也可使应力较小的具有规定深度的凹陷。
-
公开(公告)号:CN1892164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610099787.7
申请日:2006-06-27
Applicant: 中村制作所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原英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33 , B21J5/12 , F28D15/046 , F28F3/048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平板状换热器的制造方法,在形成在平板状容器内部的密闭结构的中空部内封入载热体,使载热体利用毛细管力沿着形成在面向该中空部的容器内侧表面部分上的载热体导向槽从中空部内的冷凝部向蒸发部移动,准备可进行塑性加工且具有规定导热率的金属板,使用掘起刀具将金属板的表面部分沿着该表面部分以规定间隔反复掘起,从而形成多片板状散热片,将形成在这些散热片间的多列槽部作为载热体导向槽使用。因此,可得到具有宽度微小的载热体导向槽、且该载热体导向槽可不受设置姿势等影响、具有使载热体从冷凝部向蒸发部移动所需的毛细管力的平板状换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608764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410085545.3
申请日:2004-10-15
Applicant: 中村制作所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原英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25/043 , B21K1/00 , G11B33/12 , Y10T29/49915 , Y10T29/49938
Abstract: 在用于其中装有一存储媒体的一存储装置的一密封壳体的基底内整体地形成一凸起轴的一方法中,将用于制造基底的一块金属板放置在具有一孔的一模子上,该孔的内径对应于凸起轴的外径,以及将在金属板中的、用于形成凸起轴的部分定位在该孔上。从与模子相对的一侧用一冲压工具对金属板中用于形成凸起轴的部分冲压,以及用于形成凸起轴的部分的材料被移动进入孔中,从而形成在远端封闭的一中空的凸起。由设置在该孔内的一加压工具以与冲压工具的冲压方向相反的方向加压模制该凸起的封闭的远端,于是就获得了凸起轴。能够在基底中整体地形成没有裂缝和断裂的带有一较长的有效长度的凸起轴。
-
公开(公告)号:CN101592453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139416.0
申请日:2006-06-27
Applicant: 中村制作所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原英行
IPC: F28D15/02 , F28F21/08 , B23P15/26 , H01L23/427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33 , B21J5/12 , F28D15/046 , F28F3/048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平板状换热器的制造方法,在形成在平板状容器内部的密闭结构的中空部内封入载热体,使载热体利用毛细管力沿着形成在面向该中空部的容器内侧表面部分上的载热体导向槽从中空部内的冷凝部向蒸发部移动,准备可进行塑性加工且具有规定导热率的金属板,使用掘起刀具将金属板的表面部分沿着该表面部分以规定间隔反复掘起,从而形成多片板状散热片,将形成在这些散热片间的多列槽部作为载热体导向槽使用。因此,可得到具有宽度微小的载热体导向槽、且该载热体导向槽可不受设置姿势等影响、具有使载热体从冷凝部向蒸发部移动所需的毛细管力的平板状换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00453225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510006869.8
申请日:2005-01-28
Applicant: 中村制作所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原英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4 , B21J5/12 , B23P2700/10 , H01L21/4878 , H01L23/3672 , H01L2924/0002 , Y10T29/4935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将刨起工具的刀刃部以规定角度与传热系数高的金属板的表面抵接,在保持该角度的情况下使刨起工具前进,刨切金属板的表面,立起形成板状的散热翅片。通过反复执行将刨起工具后退规定间距、重复刨切金属板以形成散热翅片的工序,由1片金属板制造以规定间距一体地立起形成多片散热翅片的散热器。能廉价地制造散热效率高、使用时安全性高的散热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