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50176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680040661.4

    申请日:2016-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装置(1),例如具备:旋转部件(2),其构成为能够绕旋转轴旋转,且具有板状的基体部(21)、以及安装于该基体部(21)且沿旋转轴的轴向延伸的支承部(22);以及多个配重部件(3),其在轴向上相互部分重合地配置,且分别在该重合的部分设置有用于引导支承部(22)的轨道(3r),以能够相对于旋转部件(2)摆动,其中,支承部(22)由分别设置于多个配重部件(3)的轨道(3r)共用。

    减震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5017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0661.4

    申请日:2016-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装置(1),例如具备:旋转部件(2),其构成为能够绕旋转轴旋转,且具有板状的基体部(21)、以及安装于该基体部(21)且沿旋转轴的轴向延伸的支承部(22);以及多个配重部件(3),其在轴向上相互部分重合地配置,且分别在该重合的部分设置有用于引导支承部(22)的轨道(3r),以能够相对于旋转部件(2)摆动,其中,支承部(22)由分别设置于多个配重部件(3)的轨道(3r)共用。

    阻尼器装置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64293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182616.5

    申请日:2015-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3484 F16F15/139

    Abstract: 一种阻尼器装置(1、1A、1B、1C、1D、1E、1F、1G、1H)包括:第一旋转构件(4);第二旋转构件(5);第一弹性部(7、7A),插设在第一旋转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并通过第一旋转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第三旋转构件(6、6A);第二弹性部(8,8A),插设在第二旋转构件与第三旋转构件之间,并通过第二旋转构件与第三旋转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以及动态吸振器(9),包括锚固构件(91、91A)和第三弹性部(92),该第三弹性部插设在锚固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且通过锚固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至少该第三弹性部在该旋转轴线的径向上位于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的内侧。

    阻尼器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64292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181875.6

    申请日:2015-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3484 F16F15/1392 F16F15/145

    Abstract: 一种阻尼器(1、1A、1B、1C、1D、1E)包括:第一旋转构件(4),能绕旋转轴线(Ax)旋转;第二旋转构件(5),能绕该旋转轴线旋转;第三旋转构件(6),能绕该旋转轴线旋转;第一弹性部(7),插设在第一旋转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并通过第一旋转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第二弹性部(8),插设在第二旋转构件与第三旋转构件之间,并通过第二旋转构件与第三旋转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以及动态吸振器(9),包括滚动元件(61),该滚动元件相对于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位于沿该旋转轴线的径向的内侧,且该滚动元件能相对于该第二旋转构件旋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