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3276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75760.9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湖北美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热材料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槐叶萍的太阳能蒸发自然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槐叶萍叶片,利用无水乙醇进行预处理;(2)配制含有硫酸铜和间苯二胺的氧化溶液;(3)氧化处理,具体是先利用氧化溶液进行溶液氧化,再将处理得到的叶片暴露在空气中,进行空气氧化,从而得到基于槐叶萍的光热自然材料。本发明通过对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设计、各步骤的反应机制等进行改进,相应得到的基于槐叶萍氧化改性的光热自然材料,尤其可应用于界面光热蒸发,能够有效解决目前的自然材料光热蒸发器成本高昂、光热蒸发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5960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85851.9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湖北美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1/14 , B01D9/00 , F24S20/30 , F24S70/12 , C02F101/12 , C02F103/08 , C02F103/10 , C02F103/30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光面和蒸发面分离的太阳能蒸发及盐结晶收集装置,属于太阳能蒸发器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蒸发器、倾斜透明冷凝顶盖和冷凝水收集槽;支撑架底部置于污水槽中,支撑架用于支撑凹面的蒸发器;支撑架上缠绕有吸水布,吸水布的上端与蒸发器下表面接触;蒸发器为表面氧化或硫化的铜片,蒸发器的上表面用于接收光线并转化为热能传导至下表面,蒸发器的下表面用于蒸发吸水布输送的液体;蒸发器正下方为结晶盐收集槽;所述倾斜透明冷凝顶盖位于蒸发器上方,冷凝水收集槽用于收集倾斜透明冷凝顶盖滴落的水滴。本发明防止了盐结晶对蒸发器的干扰,能量利用效率高,在净化污水时可同时获得干净的淡水和盐结晶两种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54327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975760.9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湖北美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热材料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槐叶萍的太阳能蒸发自然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槐叶萍叶片,利用无水乙醇进行预处理;(2)配制含有硫酸铜和间苯二胺的氧化溶液;(3)氧化处理,具体是先利用氧化溶液进行溶液氧化,再将处理得到的叶片暴露在空气中,进行空气氧化,从而得到基于槐叶萍的光热自然材料。本发明通过对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设计、各步骤的反应机制等进行改进,相应得到的基于槐叶萍氧化改性的光热自然材料,尤其可应用于界面光热蒸发,能够有效解决目前的自然材料光热蒸发器成本高昂、光热蒸发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59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685851.9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湖北美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1/14 , B01D9/00 , F24S20/30 , F24S70/12 , C02F101/12 , C02F103/08 , C02F103/10 , C02F103/30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光面和蒸发面分离的太阳能蒸发及盐结晶收集装置,属于太阳能蒸发器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蒸发器、倾斜透明冷凝顶盖和冷凝水收集槽;支撑架底部置于污水槽中,支撑架用于支撑凹面的蒸发器;支撑架上缠绕有吸水布,吸水布的上端与蒸发器下表面接触;蒸发器为表面氧化或硫化的铜片,蒸发器的上表面用于接收光线并转化为热能传导至下表面,蒸发器的下表面用于蒸发吸水布输送的液体;蒸发器正下方为结晶盐收集槽;所述倾斜透明冷凝顶盖位于蒸发器上方,冷凝水收集槽用于收集倾斜透明冷凝顶盖滴落的水滴。本发明防止了盐结晶对蒸发器的干扰,能量利用效率高,在净化污水时可同时获得干净的淡水和盐结晶两种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0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00985.9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疏水改性的石膏‑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aSO4·2H2O的石膏煅烧、陈化后得到CaSO4·0.5H2O的石膏粉;将CaSO4·0.5H2O的石膏粉与导热系数0.01~0.02W/(m·K)的亲水气凝胶粉末按质量比为3~6混匀,后加入水,注模养护后干燥,得到亲水的石膏‑气凝胶复合材料;将亲水的石膏‑气凝胶复合材料浸泡于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改性结束后干燥得到表面疏水的石膏‑气凝胶复合材料。本发明突破传统疏水性气凝胶与石膏混合难、相容性差的问题,在保证保温性能及强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现表面疏水改性,将石膏的软化系数提升,拓宽了石膏基材料在潮湿环境中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86745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4563.5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再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选择性浸出锂及再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将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分离得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与具有pH缓冲性的浸出剂、氧化剂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在低于100℃条件下进行加热反应,反应前后反应液的pH变化小于或等于1.5;将反应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液相为含有锂离子的浸出液,固相为FePO4浸出残渣,实现锂的选择性浸出。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绿色无污染、回收率高等优点;同时本发明分离得到的锂离子浸出液与磷酸铁浸出残渣可用于后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再生,解决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利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61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16152.8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废弃物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锂盐并制备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本发明利用草酸或过硫酸盐选择性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金属盐。在水热条件下,破坏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浸出材料中的有价金属,同时利用草酸根的还原性及络合作用,将高价金属离子还原为低价态的金属离子,再通过酸根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形成沉淀;而过硫酸盐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浸出的金属离子氧化为高价态稳定的固态氧化物,二者均能实现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分离。本发明采用绿色高效的方法,避免了环境的二次污染,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工艺易于扩大、实现产业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31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0376855.4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nventor: 权俊达 , 史伊蒙 , 郭晓 , 姜惕明 , 叶轲夫 , 刘杰 , 李想 , 唐荣 , 宋一笑 , 袁书珊 , 梁莎 , 胡敬平 , 侯慧杰 , 苗蕾 , 刘冰川 , 杨家宽 , 张战
IPC: C02F1/04 , C02F1/14 , C02F103/0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光热蒸发处理垃圾渗滤液膜分离浓缩液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聚光镜、反应池、蒸发台、亲水多孔材料层、光热多孔材料层、倾斜透明冷凝顶盖、透明侧壁、结晶盐收集箱、冷凝水收集槽和冷凝水出水口;聚光镜嵌入倾斜透明冷凝顶盖中;倾斜透明冷凝顶盖和透明侧壁盖置在结晶盐收集箱上方;反应池置于结晶盐收集箱内;蒸发台位于反应池边沿,蒸发台由下向上依次贴附亲水多孔材料层和光热多孔材料层,且亲水多孔材料层延伸至反应池侧壁;冷凝水收集槽位于透明侧壁内壁四周。该反应器中存在空气内循环,促进光热材料表面空气对流,加强光热材料的表面蒸发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8497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365644.5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潜江南控环境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461 , C02F1/463 , C02F1/72 , C02F1/52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0 , C02F1/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处理有机废水注入电解槽中,将Ti/SnO2‑Sb2O3/TiO2阳极、Fe阳极和阴极均浸没于所述待处理有机废水中,所述Ti/SnO2‑Sb2O3/TiO2阳极和Fe阳极分别位于所述阴极的两侧,通电后向所述待处理有机废水中加入过硫酸盐,搅拌,所述待处理有机废水发生降解反应。本发明方法通过双阳极系统实现电絮凝、电氧化、过硫酸盐氧化协同处理有机污染物,具有催化活性高、成本低、稳定性强、易于操作等优点,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49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0354675.1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电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生物兼容的手段在产电菌的表面依次功能性修饰导电聚合物聚吡咯PPy和聚多巴胺PDA,形成由内而外依次为产电菌、聚吡咯、聚多巴胺的PDA@PPy@产电菌;聚吡咯的修饰大大加速了电子传递速率,聚多巴胺的修饰提升了电极表面粘附生物量,且进一步发挥了聚吡咯对产电菌胞外电子传递能力的促进作用。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产电效率,与未经修饰的未修饰菌MFC相比,经过聚多巴胺和聚吡咯修饰的MFC输出电压是未修饰菌MFC的4.6倍,最大功率密度是未修饰菌MFC的11.8倍。本发明具有普适性、效果稳定等优点,提供了一种有效地提高了MFC产电性能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