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可主动调节的直流充放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49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35243.X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可主动调节的直流充放电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直流变换器、直流母线和直流充放电装置,其中,直流充放电装置包括直流‑直流变换器和控制电路;交流‑直流变换器用于将交流电网接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直流‑直流变换器用于获取直流母线电压和可储能设备的储能能力参数,以及采用恒电流控制模式或恒功率控制模式,根据控制电路生成的PWM波,控制可储能设备的充电或放电;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直流母线的电压、可储能设备的储能能力参数和可储能设备的实际运行电流或功率,确定指令充电/放电电流或功率并生成PWM波,本发明可广泛用于直流微网能量调度与运行控制领域中。

    基于交流电网电力线载波的负载功率主动调节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6559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26139.2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流电网电力线载波的负载功率主动调节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发送装置、传输线路和负载,方法包括信号发送环节、信号传输环节、交流负载调节环节和/或直流负载调节环节。其中,发送装置根据电力系统的实时调度需求,通过电力线载波技术对目标区域的电网广播在某一约定频段范围内、频率可连续变化的高频载波信号;高频载波信号通过传输线路向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用户侧负载进行发送,各类用户侧负载根据高频载波信号以及自身用电需求主动进行功率调节。本发明基于现有交流电网,通过电力线载波技术对目标区域的电网实时广播电力调度指令信号,可便捷地实现覆盖电网连接用户的电力需求响应。

    建筑区域柔性用能资源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54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58436.5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区域柔性用能资源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力调节信号处理器,被配置为对获取的电力调节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建筑区域设定时间内的总功率指令值;功率优化分配器,被配置为将总功率指令值分解为分项功率指令值;建筑区域柔性用能资源系统,被配置为基于分项功率指令值对建筑区域柔性用能资源系统中的各被控对象的功率进行追踪调节。本发明以建筑或园区为整体接收电力调节信号并参与需求响应调节,能够解决电网与海量分布式柔性用能资源建立联系的技术和机制困难,并依据用户评价预测值优化调度柔性用能资源,实现建筑区域柔性用能和服务质量之间的平衡。

    一种冰壶场馆热湿环境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535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710261986.1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壶场馆热湿环境控制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在比赛区设置的底部送风装置以及在观众区设置的顶部回风装置;底部送风装置包括布置在比赛区两侧的架空腔,设置在架空腔内的送风风道,以及设置在架空腔上的置换送风口。本发明利用位于比赛区底部的送风通道将低温干燥空气送入,并通过置换送风口将低温干燥空气送入比赛区,实现对比赛区低湿的控制,并尽量维持比赛区处于微正压状态,避免观众区产热、产湿对比赛区的干扰;同时,利用设置在观众区的顶部回风装置进行回风,将室内产热、产湿统一排出,满足观众区、比赛区的不同热湿环境参数控制需求,实现对冰壶场馆热湿环境的有效调控。

    光伏-充电桩-建筑一体化交直流微网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346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23069.1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压交直流混合微网供配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伏‑充电桩‑建筑一体化交直流微网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交流微网、直流微网和双向交流‑直流变换器;交流微网通过交流母线连接外部电网和建筑负载;直流微网通过直流母线连接光伏发电设备和充电桩;双向交流‑直流变换器连接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用于根据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的电力供需情况调节输入或输出的电功率。其适用于含有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建筑供配电场景,系统无需储能电池,能够最大程度消纳自产光伏电力、大幅增加分布式光伏的利用率,有效缓解光伏、充电桩、建筑负载单独接入对于电网造成的冲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