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生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02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29922.0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付林 赵玺灵 江亿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蒸汽生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蒸汽生产系统包括电热泵单元、高温储热罐及闪蒸单元。电热泵单元具有蒸发器入口、蒸发器出口、冷凝器出口和冷凝器入口,电热泵单元的蒸发器入口和蒸发器出口分别用于与热源供水管路和热源回水管路连接;高温储热罐,高温储热罐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与电热泵单元的冷凝器出口和冷凝器入口连接;闪蒸单元的水入口和水出口分别与高温储热罐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连接,闪蒸单元的蒸汽出口用于与蒸汽输送管路连接。本申请能够提升制汽系统的经济性以及提高削峰填谷的调节能力。

    一种夏热冬用、冬冷夏用的跨季节供热供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1485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192633.8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夏热冬用、冬冷夏用的跨季节供热供冷系统,其包括:第一热泵机组,包括供热侧和制冷侧,供热侧包括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制冷侧包括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和冷热联储装置,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其中,热网回水侧分别与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二出口和第一接口可通断联通,热网供水侧分别与第一出口、第二接口可通断联通,供热侧用于对介质进行升温,制冷侧用于对介质进行制冷,冷热联储装置用于交替存储冷热介质。本发明的夏热冬用、冬冷夏用的跨季节供热供冷系统能够实现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降低运行成本。

    一种利用跨季节储存的热水驱动的供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8549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1190781.6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跨季节储存的热水驱动的供能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热电冷联供系统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的利用跨季节储存的热水驱动的供能系统包括跨季节冷热联储装置、第一制冰供热机组、第二制冰供热机组、供水管路、回水管路,供水管路、回水管路流通有介质;跨季节冷热联储装置向第一制冰供热机组、第二制冰供热机组输出热能,同时,第一制冰供热机组、第二制冰供热机组向跨季节冷热联储装置输出冷能,跨季节冷热联储装置储存冷能,第一制冰供热机组、第二制冰供热机组通过供水管路向外输出热能。本申请通过将跨季节冷热联储装置中储存的热能用于制冰,可以充分利用高温热能,显著增大系统的供热和供冷能力。

    一种建筑全直流供电和蓄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2140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910302285.7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福林 江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全直流供电和蓄电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市政电网系统、第一直流/直流变换装置、交流/直流变换装置、第一电压直流母线、第一储能装置、第一充放电转换装置;第一直流/直流变换装置用于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产生的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直流母线电压;交流/直流变换装置用于将市政电网系统产生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第一充放电转换装置用于控制第一储能装置的充电与放电转换;第一电压直流母线与第一用电设备连接,用于对第一用电设备供电。采用本发明的建筑全直流供电和蓄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具有能够提高供配电效率,并且能够充分消纳本地可再生能源的优点。

    水热同产结合跨季节蓄热水库方法的供热、供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287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53787.2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谢晓云 张浩 江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同产结合跨季节蓄热水库方法的供热、供水系统。水热同产设备在热源处水制备出热淡水;蓄热水库包括储热水部和储冷水部;当热淡水温度低于沸点时,热淡水通过长输单管进入储热水部;在非供暖季时,储冷水部的冷水用于城市供水;在供暖季时,储热水部的热水热量用于城市供热,储热水部的热水温后用于城市供水;当热淡水温度高于沸点时,热淡水通过长输单管进入吸收式换热器;在非供暖季时,热淡水降温后用于城市供水,将热量储存于储热水部;而在供暖季时,热淡水降温后用于城市供水,热淡水的热量与储热水部的热水热量用于城市供热。本发明实现供暖季供热、全年稳定供水,减少输配系统规模和各设备容量。

    一种功率可主动调节的直流充放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49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35243.X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可主动调节的直流充放电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直流变换器、直流母线和直流充放电装置,其中,直流充放电装置包括直流‑直流变换器和控制电路;交流‑直流变换器用于将交流电网接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直流‑直流变换器用于获取直流母线电压和可储能设备的储能能力参数,以及采用恒电流控制模式或恒功率控制模式,根据控制电路生成的PWM波,控制可储能设备的充电或放电;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直流母线的电压、可储能设备的储能能力参数和可储能设备的实际运行电流或功率,确定指令充电/放电电流或功率并生成PWM波,本发明可广泛用于直流微网能量调度与运行控制领域中。

    一种多层多头螺旋管型吸收式换热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317576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55610.0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节能领域的一种多层多头螺旋管型吸收式换热单元;其中冷凝器位于发生器的上方,冷凝器和发生器通过设置于中央的圆筒型蒸汽通道相连,蒸发器位于吸收器的上方,蒸发器和吸收器通过设置于内部的圆筒型蒸汽通道相连;圆筒型蒸汽通道外安装有辅助筒孔板挡板,至少一层螺旋换热管组布置于辅助筒孔板挡板外,螺旋换热管组的出入口管路与吸收式换热单元的外壳固接;上端或下端均匀开有小孔的布液管安装于螺旋换热管组的正上方。本发明焊缝数量大幅降低,同时避免了蚊香型盘管每层盘管间的焊接环节,提高了真空气密性。盘管的设计存在多个自由度,可通过组数、层数、头数变化满足管内流量及管外布液密度的设计值。

    一种板式双降膜热质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255647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21969.5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双降膜热质交换器,包括由板片束形成错列排布的第一流体流道和第二流体流道,在其同一侧从上到下依次排布有第一气相流体腔、第一液相流体进液腔、第一液相流体出液腔、第一气相流体进口、第一液相流体进口和第一液相流体出口,在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相流体腔与第二气相流体进出口,且第二气相流体腔与第二气相流体进出口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液相流体布液装置;各个板片上均开设有上开孔和下开孔,且上开孔、下开孔均与第二流体流道连通,并在第一流体流道中密封,上开孔与第二液相流体进口相连,下开孔与第二液相流体出口相连。本发明具有提高系统效率、简化系统流程并提高系统紧凑度的优点。

    一种多级闪蒸制备热蒸馏水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038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03250.4

    申请日:2020-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闪蒸制备热蒸馏水的装置及方法,其中,一种多级闪蒸制备热蒸馏水的装置包括:N级冷凝器;原料液加热器的原料液输入端与N级冷凝器的原料液输出端连通,用于对原料液加热;N级闪蒸器的原料液输入端与原料液加热器的原料液输出端连通;其中,第M级闪蒸器的水蒸汽输出端与第M级冷凝器的水蒸汽输入端连通,用于对原料液进行预热,并生成蒸馏水;N≥2,且N≥M≥1;每个冷凝器生成的蒸馏水汇集于压力最高的冷凝器的输出端后排出。本申请通过闪蒸出的水蒸汽对原料液进行预热,并对冷凝器产生的蒸馏水的多级加热,有效利用制备纯净水所消耗的热量,且大幅度降低了制备热纯净水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