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06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76178.X
申请日:2024-03-29
IPC: C01B33/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晶硅光伏组件中硅提纯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洗电池片:将废旧晶硅光伏组件中的电池片放入清洗剂中,超声下浸泡清洗,干燥;碱性溶液刻蚀硅片:将电池片放入加有脱氢添加剂的碱性溶液中,超声下浸泡刻蚀;清洗硅片:将电池片放入清洗剂中,超声下浸泡清洗,干燥,获得硅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简化处理步骤,以提升晶硅电池片的纯度和提纯效率,同时提高晶硅电池片回收的完整性和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1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400410.9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1M8/04014 , H02J7/00 , H01M8/04992 , H01M8/0438 , H01M8/04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极开放式PEMFC混合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系统通过混合能源单元驱动负载运行并监测运行数据,实时控制单元控制信号采集电路采集混合能源单元的运行数据,同时控制驱动控制电路进一步控制混合能源单元,顶层计算单元通过实时控制单元获取运行数据并控制运行状态。方法包括:通过温度控制调节电堆温度,通过能源分配控制动态调整电堆输出电流和锂电池SOC状态。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调节电堆运行于高效率工作点,弥补电堆响应速度不足的缺点,并减少对电堆的高频响应需求,延长电堆寿命,保护电堆工作在合理安全的区间内,防止其因过热、过流和欠压等原因造成电堆不可逆的损伤;增加顶层计算单元,便于进行二次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8175401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711303317.2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非侵入无损伤的癫痫对偶互补方式监测预警干预系统及获取干扰脑电分布的方法,该系统包括非接触采集模块、非接触控制模块与非接触干预模块;采集模块包括若干与头皮不接触的信号采集电极;控制模块包括时间预测单元和空间预测单元;干预模块包括若干可控脉冲电磁单元,可控脉冲电磁单元具有正对头皮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与信号采集电极交错布置;本发明系统可以在癫痫发作之前预测其发作时间、发作位置、并根据其预测结果以对偶互补方式干预大脑中电荷分布与电流趋势,充分利用了混沌电路的初始敏感性、机器学习以及生物电磁耦合原理非接触非侵入无损伤测量脑电与干预癫痫,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与移动医疗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11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00410.9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1M8/04014 , H02J7/00 , H01M8/04992 , H01M8/0438 , H01M8/04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极开放式PEMFC混合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系统通过混合能源单元驱动负载运行并监测运行数据,实时控制单元控制信号采集电路采集混合能源单元的运行数据,同时控制驱动控制电路进一步控制混合能源单元,顶层计算单元通过实时控制单元获取运行数据并控制运行状态。方法包括:通过温度控制调节电堆温度,通过能源分配控制动态调整电堆输出电流和锂电池SOC状态。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调节电堆运行于高效率工作点,弥补电堆响应速度不足的缺点,并减少对电堆的高频响应需求,延长电堆寿命,保护电堆工作在合理安全的区间内,防止其因过热、过流和欠压等原因造成电堆不可逆的损伤;增加顶层计算单元,便于进行二次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189566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908862.X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衢州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熔盐吸热器,包括:分配集箱、连通管、吸热管、进口集箱、出口集箱、中间集箱;分配集箱通过连通管与进口集箱连接;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为一体式结构,中间采用隔板分离;进口集箱与出口集箱通过吸热管连接;吸热管包括上排吸热管和下排吸热管;上排吸热管与下排吸热管通过中间集箱连接。本发明结构紧凑,贴近实物,尽可能地提高吸热器对实验室内配套的太阳能模拟聚光器的热辐射吸收率,同时也考虑了制造加工的可行性,针对熔盐易凝固的特点,采取了防范措施,防止了熔盐冷态时在吸热器内积存,在进、出口和中间集箱上预留了足够的测温仪表接口,为后续试验收集熔盐温度提供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15857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02562.1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B5/04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非侵入无损伤的癫痫自组织监测预警干预系统及获取干扰脑电分布的方法,该系统包括非接触采集模块、非接触控制模块与非接触干预模块;非接触采集模块包括若干与头皮不接触的信号采集电极;非接触控制模块包括时间预测单元和空间预测单元;非接触干预模块包括若干可控脉冲电磁单元,可控脉冲电磁单元具有正对头皮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与信号采集电极交错布置;本发明系统可以在癫痫发作之前预测其发作时间、发作位置、并根据其预测结果以自组织方式干预大脑中电荷分布与电流趋势,充分利用了混沌电路的初始敏感性、机器学习以及生物电磁耦合原理非接触非侵入无损伤测量脑电与干预癫痫,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与移动医疗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604110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25447.5
申请日:2012-02-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8G7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膦腈高分子材料,旨在提供一种糖基密度可控的糖基化聚膦腈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先将含有炔基的小分子与聚二氯膦腈在室温下反应,引入点击化学反应所需的模块化官能团炔基,合成得到炔基聚膦腈,然后与含巯基的糖类化合物进行点击反应,得到糖基密度为5~95%的糖基化聚膦腈高分子材料。本方法的优点在于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糖基化聚膦腈糖基密度可控。本发明所制备的糖基化聚膦腈具有优异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对蛋白质特异性识别功能,以及糖所特有的众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所起的识别、介导与调控等关键功能,拓展聚膦腈在蛋白质响应识别、生物检测、细菌特异性捕捉、细胞聚集增长、传感器阵列和药物控释等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8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21068.7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水反应堆中燃料棒表面污垢沉积过程的多尺度耦合确定方法及装置。本公开方法采用多尺度耦合求解的方案,利用宏观尺度求解得到的流体湍动能以及温度分布来求解微介观尺度上的沉积层内部温度、压力控制方程,并得到沉积速率;所需的材料输入参数较少,且可以随着压水堆运行状态实时调节;此外,微介观尺度求解得到的沉积层表面温度、压力等参数可以作为边界条件求解宏观流动方程,以实现双向耦合效果,扩大了本公开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本公开方法的参数设置均可采用材料随温度、压强等变化的物性变化函数,提高了程序的通用性与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5606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980527.0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衢州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温熔盐流量控制与测量装置,包括:底板、筒体、顶板;所述筒体与底板、顶板通过焊接制作;所述底板、筒体、顶板的材质为耐高温不锈钢;所述筒体的下端设置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所述顶板;所述筒体与底板、顶板通过焊接制作;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温熔盐流量控制与测量装置,采取安装在离吸热器不同高度位置,通过熔盐的液柱静压差来控制和调节管道内的熔盐流量。同时,采用布置于该装置底部的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进行流量测量。从而,起到了调整和测量实验室内配套的太阳能吸热器熔盐流量两种效果,为试验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17540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303317.2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非侵入无损伤的癫痫对偶互补方式监测预警干预系统及获取干扰脑电分布的方法,该系统包括非接触采集模块、非接触控制模块与非接触干预模块;采集模块包括若干与头皮不接触的信号采集电极;控制模块包括时间预测单元和空间预测单元;干预模块包括若干可控脉冲电磁单元,可控脉冲电磁单元具有正对头皮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与信号采集电极交错布置;本发明系统可以在癫痫发作之前预测其发作时间、发作位置、并根据其预测结果以对偶互补方式干预大脑中电荷分布与电流趋势,充分利用了混沌电路的初始敏感性、机器学习以及生物电磁耦合原理非接触非侵入无损伤测量脑电与干预癫痫,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与移动医疗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