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231916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25874.9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唐亮 , 朱煜铭 , 郭凯 , 韦鉴芳 , 江明焕 , 陈远斐 , 刘星 , 谢昊璋 , 朱世传 , 韦梁 , 潘家亮 , 高万禄 , 陈阳生 , 马伊龙 , 梁业河 , 杨永晋 , 张博文 , 罗立轩 , 张钰华 , 黄晓花 , 杨炎兰 , 郗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机甲机器人,属于机甲机器人领域,包括底盘主体,还包括四个麦克纳姆轮,每个所述麦克纳姆轮均通过独立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底盘主体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气弹簧,每个所述气弹簧均分别与前后两侧的两个麦克纳姆轮安装,每个所述麦克纳姆轮均通过三点式连接件与底盘主体以及气弹簧活动安装,所述气弹簧靠近前后两个麦克纳姆轮的一端均安装有弹簧。本方案通过采用气弹簧同时实现前后轮的的联动,使得悬挂可以自动适应场地的各种高低起伏的路面,提高机器人的通过性和抓地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290069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747648.X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08B9/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智能修复堵塞环模的装置,包括机身部分、驱动部分、清理环模孔部分、控制部分和密封保护部分,驱动部分和清理环模孔部分安装在机身部分上,控制部分分别与驱动部分和清理环模孔部分相连,机身部分、驱动部分、清理环模孔部分、控制部分均放置在密封保护部分内。本发明修复效率高,不需要复杂的图像识别处理,成本低,清理干净、彻底,为环模修复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结构,还具有探测精准、修复效率高且修复质量高的特点。采用本发明对环模进行修复,可以有效延长环模的使用寿命,为降低能源消耗作出一定贡献,促进环模制粒生产行业的发展。
-
-
公开(公告)号:CN105290069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47648.X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08B9/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8B9/38 , B08B9/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智能修复堵塞环模的装置,包括机身部分、驱动部分、清理环模孔部分、控制部分和密封保护部分,驱动部分和清理环模孔部分安装在机身部分上,控制部分分别与驱动部分和清理环模孔部分相连,机身部分、驱动部分、清理环模孔部分、控制部分均放置在密封保护部分内。本发明修复效率高,不需要复杂的图像识别处理,成本低,清理干净、彻底,为环模修复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结构,还具有探测精准、修复效率高且修复质量高的特点。采用本发明对环模进行修复,可以有效延长环模的使用寿命,为降低能源消耗作出一定贡献,促进环模制粒生产行业的发展。
-
-
公开(公告)号:CN213649270U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22537524.8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唐亮 , 朱煜铭 , 郭凯 , 韦鉴芳 , 江明焕 , 陈远斐 , 刘星 , 谢昊璋 , 朱世传 , 韦梁 , 潘家亮 , 高万禄 , 陈阳生 , 马伊龙 , 梁业河 , 杨永晋 , 张博文 , 罗立轩 , 张钰华 , 黄晓花 , 杨炎兰 , 郗哲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机甲机器人,属于机甲机器人领域,包括底盘主体,还包括四个麦克纳姆轮,每个所述麦克纳姆轮均通过独立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底盘主体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气弹簧,每个所述气弹簧均分别与前后两侧的两个麦克纳姆轮安装,每个所述麦克纳姆轮均通过三点式连接件与底盘主体以及气弹簧活动安装,所述气弹簧靠近前后两个麦克纳姆轮的一端均安装有弹簧。本方案通过采用气弹簧同时实现前后轮的的联动,使得悬挂可以自动适应场地的各种高低起伏的路面,提高机器人的通过性和抓地力。
-
公开(公告)号:CN217664776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21257943.9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唐湘云 , 黄伟 , 唐荣江 , 罗大钧 , 朱昌乾 , 甘宗享 , 禤梦丹 , 廖俊均 , 陈梦诗 , 黎青波 , 潘煜均 , 刘梦豪 , 刘星 , 刘儒牧 , 李思宏 , 胡一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零件划痕和缺陷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输送带和检测平台,检测箱具有送检口,检测平台设置于检测箱的内部;检测平台包括传动单元、转动单元和至少两条灯带,传动单元设置于检测箱的内部,转动单元设置于检测箱的内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待检测件通过输送带被输送至检测箱的内部,从而位于传动单元的上方,在检测箱内,对待检测件进行检测,转动单元带动传动单元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待检测件进行转动,使图形收集器可对待检测件进行360度全方位的图形收集,灯带将检测箱的内部照亮,使所收集的图形更加清晰,可起到更佳的监测效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