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17530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080053885.5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表面上具有基于金属醇盐的覆膜,也能够更充分地防止循环特性降低的正极活性物质。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具有:正极活性物质芯材;及形成于该正极活性物质芯材表面的覆膜,所述覆膜是由反应物构成的有机无机混合覆膜,所述反应物至少包含在一个分子中不包含任何金属原子‑碳原子键的第一金属醇盐;及在一个分子中包含两个以上金属原子‑碳原子键的第二金属醇盐。

    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90244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80091213.3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二次电池具备二次电池用正极、负极、及电解液,该二次电池用正极包含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该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具备:多个第一粒子,具有15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中位直径D50并且包含含锂化合物;及多个第二粒子,包括具有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中位直径D50并且包含含锂化合物的中心部及设于该中心部的表面的覆盖部。该覆盖部从靠近中心部的一侧起依次包括基底层和表面层,基底层包含金属原子上未键合烷基的第一金属醇盐的反应物,表面层包含金属原子上键合有烷基的第二金属醇盐的反应物,并且该第二金属醇盐的反应物键合于第一金属醇盐的反应物。

    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175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80053885.5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表面上具有基于金属醇盐的覆膜,也能够更充分地防止循环特性降低的正极活性物质。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具有:正极活性物质芯材;及形成于该正极活性物质芯材表面的覆膜,所述覆膜是由反应物构成的有机无机混合覆膜,所述反应物至少包含在一个分子中不包含任何金属原子‑碳原子键的第一金属醇盐;及在一个分子中包含两个以上金属原子‑碳原子键的第二金属醇盐。

    正极活性物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29328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0533779.2

    申请日:2010-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该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包含锂、主要过渡金属M1和不同于主要过渡金属M1的金属元素M2,其中金属元素M2具有从每一颗粒的中心向表面的所述金属元素M2的浓度梯度,在从表面到一定深度的比率d(%)满足0.020≤d≤0.050的范围内,摩尔分数r(%)满足公式0.20≤r≤0.80,其中,比率d(%)=[(所述主要过渡金属M1的质量)+(金属元素M2的质量)]/(颗粒整体的质量),摩尔分数r=(金属元素M2的物质量)/[(主要过渡金属M1的物质量)+(金属元素M2的物质量)],其中,主要过渡金属M1是选自镍、钴、锰以及铁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M2是选自锰、镁、铝、镍、硼、钛、钴以及铁中的至少一种元素。

    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9024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80091213.3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二次电池具备二次电池用正极、负极、及电解液,该二次电池用正极包含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该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具备:多个第一粒子,具有15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中位直径D50并且包含含锂化合物;及多个第二粒子,包括具有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中位直径D50并且包含含锂化合物的中心部及设于该中心部的表面的覆盖部。该覆盖部从靠近中心部的一侧起依次包括基底层和表面层,基底层包含金属原子上未键合烷基的第一金属醇盐的反应物,表面层包含金属原子上键合有烷基的第二金属醇盐的反应物,并且该第二金属醇盐的反应物键合于第一金属醇盐的反应物。

    正极活性物质

    公开(公告)号:CN103779552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410014566.X

    申请日:2010-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活性物质。该正极活性物质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的:将含锂化合物、含有将包含于固溶体中的过渡金属的化合物、以及含不同于过渡金属的金属元素M2的化合物混合,并且烧成混合物以形成复合氧化物颗粒;在复合氧化物颗粒的表面上沉积包含选自硫、磷和氟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化合物;以及烧成其上沉积有包含选自硫、磷和氟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化合物的复合氧化物颗粒;由此每一复合氧化物颗粒具有这样的浓度梯度:所述金属元素M2的浓度从复合氧化物颗粒的中心朝向表面增加,并且使选自硫、磷和氟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以聚集在复合氧化物颗粒的表面上的形式存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