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17530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080053885.5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表面上具有基于金属醇盐的覆膜,也能够更充分地防止循环特性降低的正极活性物质。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具有:正极活性物质芯材;及形成于该正极活性物质芯材表面的覆膜,所述覆膜是由反应物构成的有机无机混合覆膜,所述反应物至少包含在一个分子中不包含任何金属原子‑碳原子键的第一金属醇盐;及在一个分子中包含两个以上金属原子‑碳原子键的第二金属醇盐。

    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175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80053885.5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表面上具有基于金属醇盐的覆膜,也能够更充分地防止循环特性降低的正极活性物质。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具有:正极活性物质芯材;及形成于该正极活性物质芯材表面的覆膜,所述覆膜是由反应物构成的有机无机混合覆膜,所述反应物至少包含在一个分子中不包含任何金属原子‑碳原子键的第一金属醇盐;及在一个分子中包含两个以上金属原子‑碳原子键的第二金属醇盐。

    固体电池以及电子器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224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80052970.3

    申请日:2023-06-23

    Inventor: 笠岛贵

    Abstract: 提供能够缓和基于体积变化产生的应力的固体电池以及电子器件。所述固体电池具备:多个固体电池元件(141),层叠有正极层(110)、负极层(120)及介于正极层(110)与负极层(120)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130);以及层间导通层(170),位于各固体电池元件(141)之间,层间导通层(170)被一个固体电池元件(141)的正极层(110)或负极层(120)与另一个固体电池元件(141)的正极层(110)或负极层(120)夹持,夹持层间导通层(170)的正极层(110)或负极层(120)含有固体电解质,夹持层间导通层(170)的正极层(110)或负极层(120)的固体电解质比率以正极层(110)或负极层(120)整体为基准为40重量%以上且60重量%以下,层间导通层(170)的固体电解质比率以层间导通层(170)整体为基准为10重量%以上且35重量%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