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052102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780086419.5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M4/133 , H01M2/10 ,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66
Abstract: 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电池包、电动车辆、电动工具以及电子设备。该二次电池在具备正极及负极的同时具备电解液,该负极包含第一负极活性物质、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和负极粘结剂。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包括中心部和被覆部,该中心部含有包含硅作为构成元素的材料,该被覆部设置于该中心部的表面并且含有盐化合物及导电性物质。盐化合物含有聚丙烯酸盐及羧甲基纤维素盐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导电性物质含有碳材料及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者。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含有包含碳作为构成元素的材料。负极粘结剂含有聚偏二氟乙烯、聚酰亚胺及芳香族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1282344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1980066176.8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nventor: 林直辉
IPC: H01M4/38 ,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66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及电解液,所述负极包含多个第一负极活性物质粒子,该多个第一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分别包括含有含硅材料的中心部、及设于该中心部的表面且含有第一化合物及第二化合物的被覆部,该第一化合物包含聚丙烯酸盐及聚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者,该第二化合物包含聚乙烯醇及聚乙烯醇缩醛中的至少一者。
-
-
公开(公告)号:CN11389220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80039545.7
申请日:2020-06-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nventor: 林直辉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负极活性物质包含多个第一负极活性物质粒子,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具备:中心部,包含硅;以及覆盖部,设置于中心部的表面,并且包含(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以及具有硅氧烷键的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盐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06663790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580032915.3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M4/1391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正极包含第一活性物质和第二活性物质。第一活性物质和第二活性物质包含至少包含锰(Mn)、镍(Ni)和钴(Co)作为过渡金属的锂复合氧化物。第一活性物质具有微粒结构。第一活性物质的颗粒间的空隙率(V1)是10[%]≤V1≤30[%]。第一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D1)是6[μm]≤D1≤20[μm]。第二活性物质具有微粒结构。第二活性物质的颗粒间的空隙率(V2)是0[%]≤V2≤10[%]。第二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D2)是1[μm]≤D2≤6[μm]。
-
公开(公告)号:CN11389220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80039545.7
申请日:2020-06-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nventor: 林直辉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负极活性物质包含多个第一负极活性物质粒子,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具备:中心部,包含硅;以及覆盖部,设置于中心部的表面,并且包含(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以及具有硅氧烷键的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盐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163490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80069705.7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nventor: 林直辉
IPC: H01M4/36
Abstract: 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包含Si系负极活性物质及负极粘结剂的负极、以及电解液,Si系负极活性物质包含活性物质核和覆盖材料,所述活性物质核包含含Si化合物,所述覆盖材料覆盖活性物质核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覆盖材料的弹性模量低于负极粘结剂的弹性模量,覆盖材料的拉伸伸长率为100%以上,并且拉伸伸长率100%后的覆盖材料的复原率为7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52102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780086419.5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M4/133 , H01M50/244 , H01M50/247 , H01M50/249 ,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66
Abstract: 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电池包、电动车辆、电动工具以及电子设备。该二次电池在具备正极及负极的同时具备电解液,该负极包含第一负极活性物质、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和负极粘结剂。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包括中心部和被覆部,该中心部含有包含硅作为构成元素的材料,该被覆部设置于该中心部的表面并且含有盐化合物及导电性物质。盐化合物含有聚丙烯酸盐及羧甲基纤维素盐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导电性物质含有碳材料及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者。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含有包含碳作为构成元素的材料。负极粘结剂含有聚偏二氟乙烯、聚酰亚胺及芳香族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1282344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80066176.8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nventor: 林直辉
IPC: H01M4/38 ,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66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及电解液,所述负极包含多个第一负极活性物质粒子,该多个第一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分别包括含有含硅材料的中心部、及设于该中心部的表面且含有第一化合物及第二化合物的被覆部,该第一化合物包含聚丙烯酸盐及聚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者,该第二化合物包含聚乙烯醇及聚乙烯醇缩醛中的至少一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