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45125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80066520.1
申请日:2012-09-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865 , B01D53/944 , B01D2255/1023 , B01D2255/2042 , B01D2255/2065 , B01D2258/01 , B01J23/63 , F01N3/101 , F01N2590/04 , Y02A50/2324 , Y02A50/2341 , Y02T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钯催化剂,其即使在使用钯(Pd)作为催化剂活性成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富燃气氛下高效地净化一氧化碳(CO)和烃(THC)。本发明提出一种跨骑型车辆废气用钯单层催化剂,其为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道的跨骑型车辆用废气净化催化剂,该催化剂具备基材和作为单层的催化剂层,该催化剂层含有作为催化剂活性成分的钯、作为催化剂载体的无机多孔质体、作为助催化剂成分的二氧化铈(CeO2)颗粒和钡。
-
公开(公告)号:CN101015075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580030408.2
申请日:2005-06-30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10),其具备含有活性物质的粒子(2a)的活性物质层(2)。在活性物质层(2)中,通过电镀而析出的金属材料(4)浸透到粒子之间。负极(10)具有大量纵向孔,该纵向孔在负极的至少一个面开孔形成且沿活性物质层(2)的厚度方向延伸。还具备与电解液相接触的一对集电层(3a,3b),在集电层(3a,3b)之间夹持配置有活性物质层(2)。在负极(10)的表面开孔形成的纵向孔(5)的开孔率优选为0.3~30%。一对集电层(3a,3b)的至少一方厚度优选为0.3~10μm。
-
公开(公告)号:CN1957489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580015064.8
申请日:2005-05-02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1)的特征在于,在一对集电用表面层(4)之间包含活性物质层(5)和金属锂层(3)。负极(1)包括两个负极前体(2),每个负极前体均包含集电用表面层(4)和设置在该集电用表面层(4)的一个表面上的活性物质层(5),在两个负极前体(2)之间夹持金属锂层(3)以使得各个负极前体(2)的活性物质层(5)彼此相面对且集电用表面层4朝外。在活性物质层(5)中,锂化合物形成能力低的金属材料渗透到活性物质层(5)的厚度方向的整个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0524900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580015064.8
申请日:2005-05-02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1)的特征在于,在一对集电用表面层(4)之间包含活性物质层(5)和金属锂层(3)。负极(1)包括两个负极前体(2),每个负极前体均包含集电用表面层(4)和设置在该集电用表面层(4)的一个表面上的活性物质层(5),在两个负极前体(2)之间夹持金属锂层(3)以使得各个负极前体(2)的活性物质层(5)彼此相面对且集电用表面层4朝外。在活性物质层(5)中,锂化合物形成能力低的金属材料渗透到活性物质层(5)的厚度方向的整个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883066A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480034264.3
申请日:2004-11-22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极作为二次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使用。电极包含与电解液接触且具有导电性的正面和背面的一对表面。在所述表面之间具有包含活性物质粒子的活性物质层。而且具有在所述表面上开孔且与所述活性物质层相通的大量微小空隙。集电用表面层的厚度优选为0.3~20μm。活性物质层优选通过涂布含有活性物质粒子的导电性浆料而形成。集电用表面层优选通过电镀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732278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380107466.1
申请日:2003-12-26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3 , H01M4/242 , Y10S420/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氢合金,当其用于电池,具有高放电(功率)性能和优异的放电性能,此外,裂化很少,循环寿命生能优异,并可被用于大型电池,尤其是电动车辆、混合动力电动车辆、高功率应用等等。该储氢合金具有伴随着储氢容量(H/M)变化的相变,并且当其储氢容量(H/M)落入0.3~0.7或0.4~0.6范围内时,该储氢合金处于单一相或接近单一相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420340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80014992.7
申请日:2013-02-15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63 , B01D53/944 , B01D2255/1023 , B01D2255/2065 , B01D2255/908 , B01D2255/9202 , B01D2255/9207 , B01D2258/014 , B01J35/006 , B01J35/1014 , B01J35/1019 , F01N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钯(Pd)作为催化剂活性成分的钯催化剂,提供一种即使在高SV(空速)的富燃气氛下也能够高效地净化CO、THC的新型钯催化剂。本发明提出一种钯催化剂,其具备基材和催化剂层,该催化剂层含有作为催化剂活性成分的钯、作为催化剂载体的无机多孔质体和作为助催化剂成分的二氧化铈(CeO2)颗粒,该钯催化剂的特征在于,催化剂层中所含有的钯的含量相对于催化剂层中所含有的二氧化铈颗粒的含量的质量比例(Pd/CeO2)为0.0014~0.6000。
-
公开(公告)号:CN100566006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580049810.5
申请日:2005-12-08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 , H01M4/382 , H01M4/405 , H01M4/626 , H01M10/052 , H01M10/058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使隔膜介于包含硅类材料的部件和正极之间,并且使金属锂层介于隔膜和所述部件之间,在该状态下进行规定时间的老化,使锂嵌入硅类材料中。优选进行嵌入,使硅类材料中的锂量相对于硅的初期充电理论容量为5~50%。正极具有含锂的正极活性物质,还优选进行锂的嵌入以满足下式(1):4.4A-B≥C;式中,A表示包含硅类材料的部件中的硅的摩尔数,B表示含锂的正极活性物质中的锂的摩尔数,C表示被嵌入的锂的摩尔数。
-
公开(公告)号:CN100340015C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380102999.0
申请日:2003-12-17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该负极具备:表面与电解液接触的一对集电用表面层、和介于该对表面层间且含有锂化合物的形成能力高的活性物质粒子的至少一层活性物质层。优选的是,构成上述面的材料浸透到上述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方向整个区域,使得两面电导通,整个电极成为一体而具有集电功能。上述表面层的厚度优选为0.3—1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014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780024884.2
申请日:2007-04-18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4/6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10),其具有包含活性物质粒子(12a)的活性物质层(12)。粒子(12a)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用锂化合物形成能较低的金属材料(13)包覆。并且在用金属材料(13)包覆的该粒子(12a)彼此之间形成有孔隙。活性物质层的孔隙率为15~45%。金属材料(13)优选在遍及所述活性物质层的整个厚度方向存在于所述粒子的表面。活性物质粒子(12a)优选由硅系材料制成,而且在活性物质层(12)中相对于该活性物质粒子(12a)的重量,含有1~3重量%的导电性碳素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