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65849C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380103987.X
申请日:2003-11-25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其特征是,在集电体的单面或两面上形成含有锂化合物的形成能力低的导电性材料的活性物质结构体,在该活性物质结构体中含有5-80重量%的含有锂化合物的形成能力高的材料的活性物质粒子。上述活性物质结构体优选具有含上述活性物质粒子的活性物质层及位于该活性物质层上的表面被覆层。
-
公开(公告)号:CN1714463A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380103987.X
申请日:2003-11-25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其特征是,在集电体的单面或两面上形成含有锂化合物的形成能力低的导电性材料的活性物质结构体,在该活性物质结构体中含有5-80重量%的含有锂化合物的形成能力高的材料的活性物质粒子。上述活性物质结构体优选具有含上述活性物质粒子的活性物质层及位于该活性物质层上的表面被覆层。
-
公开(公告)号:CN1711654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380102999.0
申请日:2003-12-17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该负极具备:表面与电解液接触的一对集电用表面层、和介于该对表面层间且含有锂化合物的形成能力高的活性物质粒子的至少一层活性物质层。优选的是,构成上述面的材料浸透到上述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方向整个区域,使得两面电导通,整个电极成为一体而具有集电功能。上述表面层的厚度优选为0.3-1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0340015C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380102999.0
申请日:2003-12-17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该负极具备:表面与电解液接触的一对集电用表面层、和介于该对表面层间且含有锂化合物的形成能力高的活性物质粒子的至少一层活性物质层。优选的是,构成上述面的材料浸透到上述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方向整个区域,使得两面电导通,整个电极成为一体而具有集电功能。上述表面层的厚度优选为0.3—10μ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