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55724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680010920.5
申请日:2006-03-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机动两轮车用车架,该机动两轮车用车架(F)由一根管状的主架部(2)以及从该主架部(2)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枢轴支承架部(3)构成。主架部(2)和枢轴支承部(3)的左侧半部是由一串板材构成的半筒状左架半体(27L)构成,而其右侧半部是由一串板材构成的半筒状右架半体(27R)构成,所述左架半体(27L)和右架半体(27R)的相对端部彼此接合成连续的中空结构体。此时,各架半体(27L、27R)是冲压板状的坯板接合体而构成的。由此,提供了可实现构成部件削减、焊接作业性提高以及原料成品率提高的机动两轮车用车架。
-
公开(公告)号:CN101024407A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200710005369.1
申请日:2007-02-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二轮机动车,使支承支架的支架轴也应用于制动踏板的支承,实现减少二轮机动车零件数量的消减及重量减轻。二轮机动车具有门型支架(21)和使后轮5r的制动器动作的制动踏板(22),其中门型支架在被支架支承部(20)轴支承的使接地部(23a)接地的起立位置(A)及使同一支腿(23a)朝向车身后方的存放位置(B)之间可以转动,其中,在支架支承部(20)上安装且可旋转地支承支架(21)的支架轴(37)上支承制动踏板(22)。
-
公开(公告)号:CN1072578C
公开(公告)日:2001-10-10
申请号:CN97119527.7
申请日:1997-09-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12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防止铰链销周围产生噪音的车座装置。该装置中,将车座6可转动地安装在燃料箱5上的铰链7,是用铰链销12连结车身侧铰链板10与车座侧铰链板11而构成的。还设有板簧状的销推压部件13,该销推压部件13的一端固定在车身侧铰链板10上,另一端是压接在铰链销12上的自由端,将铰链销12常时弹性地推顶在车座侧铰链板11的销孔41内面。车座侧铰链板11通过防振橡胶14、21安装在车座6的底板17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74657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87395.8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辅机部件或车辆行走部分部件的组装作业容易、能提高组装生产率的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架及其组装方法。该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架(11)中,前部车架(18)从头管(15)向后下方延伸,后部车架(21)从该前部车架(18)向后上方延伸,在前部车架(18)上备有悬挂发动机(12)用的发动机吊架(23),其中,发动机吊架(23)兼作为支承摆动臂(26)的枢轴板,该摆动臂(26)支承后轮(25),该发动机吊架(23)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连接点(86、86)可卸下地连接在前部车架(18)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8748A
公开(公告)日:1998-04-15
申请号:CN97119527.7
申请日:1997-09-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12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防止铰链销周围产生噪音的车座装置。该装置中,将车座6可转动地安装在燃料箱5上的铰链7,是用铰链销12连结车身侧铰链板10与车座侧铰链板11而构成的。还设有板簧状的销推压部件13,该销推压部件13的一端固定在车身侧铰链板10上,另一端是压接在铰链销12上的自由端,将铰链销12常时弹性地推顶在车座侧铰链板11的销孔41内面。车座侧铰链板11通过防振橡胶14、21安装在车座6的底板17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137120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580083442.X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施加了车宽方向的力的情况下也以一体感而移动的车辆的车架结构。车辆(10)的车架结构具有主车架(20L、20R)、与主车架(20L、20R)接合的枢轴车架(24)和左右一对的座椅导轨(22L、22R)、接合所述座椅导轨和所述枢轴车架的左右一对的副车架(26L、26R),在该车辆的车架结构中,所述枢轴车架由左右一对的侧壁(82L、82R)和后壁(84)构成,该车辆的车架结构具有:第一托架(100),其与所述后壁和所述左右一对的副车架接合;和第二托架(102),其从所述后壁的车身前方侧的表面向车身前方向延伸,配置于所述左右一对的侧壁之间,在侧视时,所述第二托架以沿着所述左右一对的副车架的延伸方向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274657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810087395.8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辅机部件或车辆行走部分部件的组装作业容易、能提高组装生产率的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架及其组装方法。该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架(11)中,前部车架(18)从头管(15)向后下方延伸,后部车架(21)从该前部车架(18)向后上方延伸,在前部车架(18)上备有悬挂发动机(12)用的发动机吊架(23),其中,发动机吊架(23)兼作为支承摆动臂(26)的枢轴板,该摆动臂(26)支承后轮(25),该发动机吊架(23)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连接点(86、86)可卸下地连接在前部车架(18)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508319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07517.2
申请日:2009-02-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自动两轮车,能够一边充分确保燃料罐的容量一边提高自动两轮车的设计自由度,且能够提高自动两轮车的维修保养性,把蓄电池壳体简单化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自动两轮车(10)具备:从头管(12)向后下方延伸的主车架(13)、前端部与主车架(13)连接并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下管(15)和左右一对后上管(16)、贮存向发动机(E)供给的燃料的燃料罐(60),其中,燃料罐(60)配置在后上管(16)的上方且利用从燃料罐(60)垂下形成的左右一对罐撑件(61)而被后上管(16)支承,蓄电池(80)其长边沿主车架(13)地被配置在燃料罐(60)与主车架(13)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13712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580083442.X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施加了车宽方向的力的情况下也以一体感而移动的车辆的车架结构。车辆(10)的车架结构具有主车架(20L、20R)、与主车架(20L、20R)接合的枢轴车架(24)和左右一对的座椅导轨(22L、22R)、接合所述座椅导轨和所述枢轴车架的左右一对的副车架(26L、26R),在该车辆的车架结构中,所述枢轴车架由左右一对的侧壁(82L、82R)和后壁(84)构成,该车辆的车架结构具有:第一托架(100),其与所述后壁和所述左右一对的副车架接合;和第二托架(102),其从所述后壁的车身前方侧的表面向车身前方向延伸,配置于所述左右一对的侧壁之间,在侧视时,所述第二托架以沿着所述左右一对的副车架的延伸方向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508319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910007517.2
申请日:2009-02-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自动两轮车,能够一边充分确保燃料罐的容量一边提高自动两轮车的设计自由度,且能够提高自动两轮车的维修保养性,把蓄电池壳体简单化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自动两轮车(10)具备:从头管(12)向后下方延伸的主车架(13)、前端部与主车架(13)连接并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下管(15)和左右一对后上管(16)、贮存向发动机(E)供给的燃料的燃料罐(60),其中,燃料罐(60)配置在后上管(16)的上方且利用从燃料罐(60)垂下形成的左右一对罐撑件(61)而被后上管(16)支承,蓄电池(80)其长边沿主车架(13)地被配置在燃料罐(60)与主车架(13)之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