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98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804829.7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高水准获得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的底罩构造。在本发明的底罩构造中,使在底罩(15)中的作为位于最下方的部分的第1罩部(15a)的第1后端部(15a2)与前轮车轴(21)相比位于前方侧。另外,在第1罩部(15a)的第1后端部(15a2)形成在侧面观察时呈规定的曲率的曲率部(27)。由此,在与前轮车轴(21)相比的前方侧的区域中形成强负压区域。从而空气向车轮罩(23)的流量减少(在底罩(15)中的第1罩部(15a)的底面产生的路车间空气流的流量增加)。其结果,由于在车辆(11)的车身(13)作用有将车辆(11)向路面吸附的吸引力,因此能够获得更合适的行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3330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445631.3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能够提升车辆的空气力学性能。车辆控制系统包括:扩散器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后保险杠上,且设置成在收纳于所述后保险杠的第一收纳位置以及从所述后保险杠往所述车辆的后方突出的第一展开位置之间可移动;扰流板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的顶板上,且设置成在收纳于所述顶板的第二收纳位置以及从所述顶板往所述车辆的后方突出的第二展开位置之间可移动;自然风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以检测出自然风相对于所述车辆的方向;以及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上,并因应所述自然风的方向而控制所述扩散器装置与所述扰流板装置分别独立地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998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805042.2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高水准获得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的底罩构造。在本发明的底罩构造中,使底罩(15)中的作为位于最下方的部分的第1罩部(15a)的第1后端部(15a2)与前轮车轴(21)相比位于前方侧。由此,在与前轮车轴(21)相比的前方侧的区域中形成强负压区域。从而,空气向车轮罩23的流量减少(在底罩(15)中的第1罩部(15a)的底面产生的路车间空气流的流量增加)。其结果,由于在车辆(11)的车身(13)作用有将车辆(11)向路面吸附的吸引力,因此能够获得更合适的行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333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450792.1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能够提升车辆的空气力学性能。车辆控制系统包括:扩散器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后保险杠上,且设置成在收纳于所述后保险杠的收纳位置以及从所述后保险杠往所述车辆的后方突出的展开位置之间可移动;自然风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以检测出自然风相对于所述车辆的方向;以及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上,并因应所述自然风的方向而控制所述扩散器装置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9916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76013.2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底部结构,能够有效减少风阻与升力。车辆底部结构包括:悬架系统,具有设置在后轮的车宽方向的内侧的纵臂、以及沿着所述车宽方向延伸以连结所述纵臂的扭转梁;第一底面,设置于所述扭转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以及第二底面,设置于所述扭转梁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其中所述第一底面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缘形成有后缘部,所述后缘部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朝向所述扭转梁延伸,所述第二底面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包括前端部,且在车辆静止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底面的所述后缘部与所述第二底面的所述前端部的下表面相连所形成的假想面,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形成于较所述扭转梁更下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998017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0805042.2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高水准获得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的底罩构造。在本发明的底罩构造中,使底罩(15)中的作为位于最下方的部分的第1罩部(15a)的第1后端部(15a2)与前轮车轴(21)相比位于前方侧。由此,在与前轮车轴(21)相比的前方侧的区域中形成强负压区域。从而,空气向车轮罩23的流量减少(在底罩(15)中的第1罩部(15a)的底面产生的路车间空气流的流量增加)。其结果,由于在车辆(11)的车身(13)作用有将车辆(11)向路面吸附的吸引力,因此能够获得更合适的行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9801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804829.7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高水准获得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的底罩构造。在本发明的底罩构造中,使在底罩(15)中的作为位于最下方的部分的第1罩部(15a)的第1后端部(15a2)与前轮车轴(21)相比位于前方侧。另外,在第1罩部(15a)的第1后端部(15a2)形成在侧面观察时呈规定的曲率的曲率部(27)。由此,在与前轮车轴(21)相比的前方侧的区域中形成强负压区域。从而空气向车轮罩(23)的流量减少(在底罩(15)中的第1罩部(15a)的底面产生的路车间空气流的流量增加)。其结果,由于在车辆(11)的车身(13)作用有将车辆(11)向路面吸附的吸引力,因此能够获得更合适的行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375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10616418.4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6/04 , B62D6/00 , B62D1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检测装置与车辆用转向系统,能够提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行为稳定性。车辆用检测装置包括下弹簧加速度传感部件、上弹簧加速度传感部件、获取部件、以及判定部件。在下弹簧加速度传感部件的在上下方向上的变化在固定范围内、且上弹簧加速度传感部件的在上下方向上的变化超过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判定部件判定有横向风施加于车辆上。车辆用转向系统包括上述的车辆用检测装置、算出部件、以及转向部件,在下弹簧加速度传感部件的在上下方向上的变化在固定范围内、且上弹簧加速度传感部件的在上下方向上的变化超过预设范围的情况下,转向部件以比所算出的目标转向角更小的转向角来进行转向。
-
公开(公告)号:CN1188333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445629.6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能够提升车辆的空气力学性能。车辆控制系统包括:左右一对整流罩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左右一对车轮的前方,且各自设置成在收纳于所述车辆的下方的第一收纳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收纳位置往所述车辆的下方突出的第一展开位置之间可移动;自然风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以检测出自然风相对于所述车辆的方向;以及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上,并因应所述自然风的方向而控制左右一对所述整流罩装置分别独立地移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