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45512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008377.0
申请日:2009-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04 , F16D13/56 , F16D2013/565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离合器,不仅能够减轻离合器断开操作负荷,而且能够增大传递正转矩时的离合器容量,还可以进行微妙的半离合操作。该车辆用离合器具有离合器外套(3),其内部包括:离合器内套(4)、可轴向移动地与该离合器内套对置的离合器中套(5)、与离合器内套连接设置的受压板(8),以及夹着第一、第二摩擦板(10、11)与受压板相对的加压板(12);离合器中套构成为,能够在其与离合器内套抵接的第一位置和其使加压板向受压板的相反侧推动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还设置有凸轮机构,其利用弹簧负荷比离合器弹簧小的辅助弹簧,向第二位置侧对该离合器中套施力,并且,在离合器中套和离合器内套之间作用正转矩时,产生使离合器中套向第一位置移动的牵引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686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23847.0
申请日:2010-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16 , F16H3/083 , F16H63/30 , F16H2063/3096 , Y10T74/19219 , Y10T74/19242 , Y10T74/20018 , Y10T74/2011 , Y10T74/20177 , Y10T74/2186
Abstract: 提供一种安装至摩托车上的内燃机的变速致动器的配置结构,在该结构中,在变速致动器设置在发动机的发动机壳体外部以不与辅助部件干涉时,保护变速致动器免于向外突出并且保持满意的外观。发动机壳体的外壁局部向内凹进,以形成能够容纳变速致动器的凹部。所述变速致动器的致动器主体布置在凹部中。附接到致动器主体的端部的附接托架配合至凹部一侧上的发动机外侧壁的第一配合孔,并且固定到发动机壳体外壁。摩托车具有轴向宽度能够减小以实现紧凑性的多级变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686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010123847.0
申请日:2010-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16 , F16H3/083 , F16H63/30 , F16H2063/3096 , Y10T74/19219 , Y10T74/19242 , Y10T74/20018 , Y10T74/2011 , Y10T74/20177 , Y10T74/2186
Abstract: 提供一种安装至摩托车上的内燃机的变速致动器的配置结构,在该结构中,在变速致动器设置在发动机的发动机壳体外部以不与辅助部件干涉时,保护变速致动器免于向外突出并且保持满意的外观。发动机壳体的外壁局部向内凹进,以形成能够容纳变速致动器的凹部。所述变速致动器的致动器主体布置在凹部中。附接到致动器主体的端部的附接托架配合至凹部一侧上的发动机外侧壁的第一配合孔,并且固定到发动机壳体外壁。摩托车具有轴向宽度能够减小以实现紧凑性的多级变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1545512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0910008377.0
申请日:2009-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04 , F16D13/56 , F16D2013/565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离合器,不仅能够减轻离合器断开操作负荷,而且能够增大传递正转矩时的离合器容量,还可以进行微妙的半离合操作。该车辆用离合器具有离合器外套(3),其内部包括:离合器内套(4)、可轴向移动地与该离合器内套对置的离合器中套(5)、与离合器内套连接设置的受压板(8),以及夹着第一、第二摩擦板(10、11)与受压板相对的加压板(12);离合器中套构成为,能够在其与离合器内套抵接的第一位置和其使加压板向受压板的相反侧推动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还设置有凸轮机构,其利用弹簧负荷比离合器弹簧小的辅助弹簧,向第二位置侧对该离合器中套施力,并且,在离合器中套和离合器内套之间作用正转矩时,产生使离合器中套向第一位置移动的牵引推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