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泥板饰板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54007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610079010.4

    申请日:2006-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163 B62D25/08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泥板饰板结构,该结构无须使用柔软材料就能够充分地吸收来自发动机罩上方的碰撞能量。挡泥板饰板(1)具有饰板本体(11),其覆盖前挡泥板(FF)的板缘(FL)。而且,在饰板本体(11)上设置有:加强筋(12),其使板缘(FL)与饰板本体(11)之间形成的空间;固定部(13)、(14),其将饰板本体(11)固定在支架(BL)上,而支架(BL)被固定在舱壁(BHD)和减震器罩(DH)上;薄壁(11d)、(14a),其用于使加强筋(12)与固定部(13)、(14)之间发生断裂;狭缝(11e)、(13b)、(14b)。

    车身前部构造
    2.
    发明公开
    车身前部构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89077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198863.3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会损害保险杠的设计和布局的自由度而能够在有限配置空间内当碰撞时保护传感器的车身前部构造。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1)具备:具有下部开口部(12)的前保险杠(2);配置于前保险杠(2)的后方并将从下部开口部(12)取入的外部空气向后方引导的空气引导部件(4);和安装于前保险杠(2)的泊车传感器(8),其特征在于,在泊车传感器(8)与空气引导部件(4)之间配置有传感器保护部件(13),传感器保护部件(13)具有:在与空气引导部件(4)之间具有间隙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护壁部(14);和从保护壁部(14)的下部开口部(12)侧的端部向前方延伸且前端到达至与前保险杠(2)相邻的位置的侧壁部(15)。

    汽车前部车体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4310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610084663.1

    申请日:2006-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B60R19/24 B60R21/34 B60R2019/247

    Abstract: 实现铲腿板的小型化轻质化,并且,在确保其铲腿功能的同时尽量减轻与其它汽车碰撞时的车体损伤。由于设置在被托架(21)支承于隔壁(11)的前保险杠(13)的弯曲变形部(13a)下部的铲腿板(26)具有可在冲击载荷超过预定值的情况下变形的能量吸收部(26c),所以,当前保险杠与行人碰撞时,碰撞能量在预定值以下因而铲腿板不会变形,会铲到行人膝盖以下的部分并将行人掀到发动机罩上。另外,当汽车与其它汽车等轻微碰撞,碰撞能量超过预定值时,铲腿板在其能量吸收部处发生变形,因而可避免车体损伤。而且,由于仅在前保险杠的左、右弯曲变形部设置铲腿板,所以,与在整个前保险杠上设置铲腿板的情况相比,重量轻且造价低。

    汽车前保险杠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83983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610066799.X

    申请日:2006-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18 B60R2019/1826 B60R2019/186 B60R2021/343

    Abstract: 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布置,它能够在碰撞时平稳地吸收冲击能量并且由此控制行人所遭受到的撞击。一吸震板(24)通过第一加强板(41)连接在缓冲梁(21)上。第一加强板(41)由冲压成型相对较薄的钢板制成,并且其主壁(41a)沿着垂直弯曲线(41d)弯曲。吸震板(24)通过安装在吸震板(24)上的第二加强板(42)与保险杠杆(21)连接以便覆盖其切口(38b)。第二加强板(42)由冲压成型相对较厚的钢板制成,并且其主壁(42a)沿着两条水平弯曲线(42d,42e)弯曲。

    汽车前保险杠结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5610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610066799.X

    申请日:2006-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18 B60R2019/1826 B60R2019/186 B60R2021/343

    Abstract: 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布置,它能够在碰撞时平稳地吸收冲击能量并且由此控制行人所遭受到的撞击。一吸震板(24)通过第一加强板(41)连接在缓冲梁(21)上。第一加强板(41)由冲压成型相对较薄的钢板制成,并且其主壁(41a)沿着垂直弯曲线(41d)弯曲。吸震板(24)通过安装在吸震板(24)上的第二加强板(42)与保险杠杆(21)连接以便覆盖其切口(38b)。第二加强板(42)由冲压成型相对较厚的钢板制成,并且其主壁(42a)沿着两条水平弯曲线(42d,42e)弯曲。

    挡泥板饰板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1937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610079010.4

    申请日:2006-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163 B62D25/08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泥板饰板结构,该结构无须使用柔软材料就能够充分地吸收来自发动机罩上方的碰撞能量。挡泥板饰板(1)具有饰板本体(11),其覆盖前挡泥板(FF)的板缘(FL)。而且,在饰板本体(11)上设置有:加强筋(12),其使板缘(FL)与饰板本体(11)之间形成的空间;固定部(13)、(14),其将饰板本体(11)固定在支架(BL)上,而支架(BL)被固定在舱壁(BHD)和减震器罩(DH)上;薄壁(11d)、(14a),其用于使加强筋(12)与固定部(13)、(14)之间发生断裂;狭缝(11e)、(13b)、(14b)。

    汽车前部车体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68786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84663.1

    申请日:2006-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B60R19/24 B60R21/34 B60R2019/247

    Abstract: 实现铲腿板的小型化轻质化,并且,在确保其铲腿功能的同时尽量减轻与其它汽车碰撞时的车体损伤。由于设置在被托架(21)支承于隔壁(11)的前保险杠(13)的弯曲变形部(13a)下部的铲腿板(26)具有可在冲击载荷超过预定值的情况下变形的能量吸收部(26c),所以,当前保险杠与行人碰撞时,碰撞能量在预定值以下因而铲腿板不会变形,会铲到行人膝盖以下的部分并将行人掀到发动机罩上。另外,当汽车与其它汽车等轻微碰撞,碰撞能量超过预定值时,铲腿板在其能量吸收部处发生变形,因而可避免车体损伤。而且,由于仅在前保险杠的左、右弯曲变形部设置铲腿板,所以,与在整个前保险杠上设置铲腿板的情况相比,重量轻且造价低。

    车体前部构造、及具有车体前部构造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7099656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20700055.3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前部构造、及具有车体前部构造的车辆。车体前部构造包括:前保险杠,具备开口;保险杠横梁,设置在前保险杠的后方,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导风构件,设置在开口的后方,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及百叶窗格栅,设置在导风构件的后方。导风构件包括: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上面部及下面部。上面部通过安装部,而固定到保险杠横梁。上面部和下面部构成为: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从与保险杠横梁的前表面对应的位置开始的前侧的厚度,小于从与保险杠横梁的前表面对应的位置开始的后侧的厚度。在车体前部构造中,导风构件的前端部形成为薄板,在轻微碰撞时薄板会被压扁,而抑制导风构件被向后推,可避免后方元件因碰撞而损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