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8303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811067915.9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阻焊接方法和电阻焊接装置。本发明的电阻焊接方法具有:电流控制步骤,按顺序进行第一控制、第二控制、第三控制,其中,第一控制将作为直流的焊接电流保持在电流值I1(第一目标值)或该电流值I1的附近,第二控制在使焊接电流从电流值I1上升到电流值I2(第二目标值;I2>I1)后,将焊接电流保持在电流值I2或该电流值I2附近,第三控制使焊接电流从电流值I2下降到小于电流值I1的值;和通电步骤,边反复多次进行电流控制步骤边使所述焊接电流流动,直到经过规定的通电时间为止。根据本发明,能够进行较简易的电流控制的同时,抑制飞溅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6856153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611127782.0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充电电流设定方法、充电方法、充电装置以及致动器,通过事先预测充电时容许的放热量,能够实现抑制二次电池的寿命缩短且实现充电期间缩短。充电电流设定方法具备:上限温度识别工序,识别上述二次电池(11)中所被容许的上限温度;实际温度识别工序,识别上述二次电池(11)的实际温度;最大电力识别工序,根据上限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差、二次电池(11)的热电阻、规定期间的长度及充电期间的长度,识别在该充电期间内与二次电池能够容许的热量相应的最大电力;以及,电流设定工序,根据表示上述二次电池(11)的吸放热特性图及上述最大电力,识别充电电流相对于上述二次电池(11)的上限值,并使得该电流成为该上限值以下的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288853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980069508.8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工件检查装置(1)具有工作台(3)、摄像固定部(7)、第1投光部(4)、第2投光部(5)、直线移动机构(8)、使摄像部(6)相对于摄像固定部自如转动的转动机构(9)、优良与否判定部(10)和控制部(11)。控制部(11)具有以下工序:第1拍摄工序,利用第1投光部(4)照射光,利用摄像部(6)进行拍摄;详细检查部分判定工序,将根据第1拍摄工序中拍摄的图像判定为需要进行工件(2)的详细检查的部分设定为需要详细检查部分;第2拍摄工序,针对需要详细检查部分,通过第2投光部(5)对工件(2)照射光,并利用摄像部(6)进行拍摄;优良与否判定工序,根据第2拍摄工序中拍摄到的图像进行需要详细检查部分的优良与否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89153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780067957.X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G11/18 , H01M50/147 , H01G11/10 , H01G11/82 , H01M50/20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3 , H01M10/6555 , H01M10/6557 , H01M10/6568 , H01G11/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交替配置多个蓄电体和冷却构件的蓄电装置中,能够可靠地防止由蓄电体的膨胀引起的冷却性能的降低的蓄电装置的结构。蓄电装置(1)具备配置在蓄电体(21)和水套(40)之间且能够弹性变形的热传导片(30)。在水套(40)的内部,形成有:流体分配部(70),与水套(40)中的冷却流体的入口连通;流体回收部(72),与水套(40)中的冷却流体的出口连通;以及热交换部(67),通过流体通路(71)连接流体分配部(70)和流体回收部(72),该流体通路(71)由在水套(40)的厚度方向上竖立设置的散热片(80)分隔。热传导片(30)配置在主体部(41)的表面的与热交换部(67)对应且不与流体分配部(70)以及流体回收部(72)重叠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989153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80067957.X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G11/18 , H01G2/04 , H01G11/10 , H01G11/82 ,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3 , H01M10/6555 , H01M10/6557 , H01M10/6568 , H01G11/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交替配置多个蓄电体和冷却构件的蓄电装置中,能够可靠地防止由蓄电体的膨胀引起的冷却性能的降低的蓄电装置的结构。蓄电装置(1)具备配置在蓄电体(21)和水套(40)之间且能够弹性变形的热传导片(30)。在水套(40)的内部,形成有:流体分配部(70),与水套(40)中的冷却流体的入口连通;流体回收部(72),与水套(40)中的冷却流体的出口连通;以及热交换部(67),通过流体通路(71)连接流体分配部(70)和流体回收部(72),该流体通路(71)由在水套(40)的厚度方向上竖立设置的散热片(80)分隔。热传导片(30)配置在主体部(41)的表面的与热交换部(67)对应且不与流体分配部(70)以及流体回收部(72)重叠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685615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11127782.0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充电电流设定方法、充电方法、充电装置以及致动器,通过事先预测充电时容许的放热量,能够实现抑制二次电池的寿命缩短且实现充电期间缩短。充电电流设定方法具备:上限温度识别工序,识别上述二次电池(11)中所被容许的上限温度;实际温度识别工序,识别上述二次电池(11)的实际温度;最大电力识别工序,根据上限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差、二次电池(11)的热电阻、规定期间的长度及充电期间的长度,识别在该充电期间内与二次电池能够容许的热量相应的最大电力;以及,电流设定工序,根据表示上述二次电池(11)的吸放热特性图及上述最大电力,识别充电电流相对于上述二次电池(11)的上限值,并使得该电流成为该上限值以下的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288853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80069508.8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工件检查装置(1)具有工作台(3)、摄像固定部(7)、第1投光部(4)、第2投光部(5)、直线移动机构(8)、使摄像部(6)相对于摄像固定部自如转动的转动机构(9)、优良与否判定部(10)和控制部(11)。控制部(11)具有以下工序:第1拍摄工序,利用第1投光部(4)照射光,利用摄像部(6)进行拍摄;详细检查部分判定工序,将根据第1拍摄工序中拍摄的图像判定为需要进行工件(2)的详细检查的部分设定为需要详细检查部分;第2拍摄工序,针对需要详细检查部分,通过第2投光部(5)对工件(2)照射光,并利用摄像部(6)进行拍摄;优良与否判定工序,根据第2拍摄工序中拍摄到的图像进行需要详细检查部分的优良与否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08322029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0034759.X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电路,能够在相对的两个母线中略微产生电感。集电极侧母线(46)与发射极侧母线(41)在相互绝缘的状态下并排且相互固定地配置,在集电极侧母线(46)与发射极侧母线(41)的一方或者双方具备使集电极侧母线(46)与发射极侧母线(41)之间产生电感之差的电感产生部(411)。
-
公开(公告)号:CN10948303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067915.9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阻焊接方法和电阻焊接装置。本发明的电阻焊接方法具有:电流控制步骤,按顺序进行第一控制、第二控制、第三控制,其中,第一控制将作为直流的焊接电流保持在电流值I1(第一目标值)或该电流值I1的附近,第二控制在使焊接电流从电流值I1上升到电流值I2(第二目标值;I2>I1)后,将焊接电流保持在电流值I2或该电流值I2附近,第三控制使焊接电流从电流值I2下降到小于电流值I1的值;和通电步骤,边反复多次进行电流控制步骤边使所述焊接电流流动,直到经过规定的通电时间为止。根据本发明,能够进行较简易的电流控制的同时,抑制飞溅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89040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50786.7
申请日:2012-10-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284 , B29C37/0021 , B29C65/08 , B29C66/124 , B29C66/30223 , B29C66/54 , B29C66/73921 , B29C66/8322 , B29L2031/08 , B29L2031/7496 , F04D17/10 , F04D29/023 , F04D29/026 , F04D29/2222 , F04D29/285 , F04D29/624 , F05D2230/23 , F05D2300/43
Abstract: 使多个叶片从轴向观察时配设成前后重叠的叶轮具有近前侧的第1叶轮部件和里侧的第2叶轮部件。叶轮的制造方法具有:对第1叶轮部件进行成型的工序;对第2叶轮部件进行成型的工序;和使第1叶轮部件与第2叶轮部件合体的工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