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49637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180058906.3
申请日:2011-10-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7 , B60K1/04 , B60K2001/0416 , B60K2001/0438 , B62D21/09 , B62D25/2027 , H01M2/1083
Abstract: 配置在左右的下纵梁(11)及蓄电池支承架(16)的下方的底面板(17)具有向上方鼓起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17a),由于蓄电池支承架(16)的主体部(16a)和底面板(17)经由连结托架(39、41)而连接,所以能够通过底面板(17)来加强蓄电池支承架(16)以防止蓄电池支承架(16)因侧面碰撞的碰撞载荷而弧状地挠曲并折弯,并且即使使蓄电池支承架(16)形成为直线状也能够避免与中央通道(17a)的干涉,因此能够在输入了侧面碰撞的碰撞载荷时使蓄电池支承架(16)可靠地压弯来提高碰撞能量的吸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49637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80058906.3
申请日:2011-10-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7 , B60K1/04 , B60K2001/0416 , B60K2001/0438 , B62D21/09 , B62D25/2027 , H01M2/1083
Abstract: 配置在左右的下纵梁(11)及蓄电池支承架(16)的下方的底面板(17)具有向上方鼓起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17a),由于蓄电池支承架(16)的主体部(16a)和底面板(17)经由连结托架(39、41)而连接,所以能够通过底面板(17)来加强蓄电池支承架(16)以防止蓄电池支承架(16)因侧面碰撞的碰撞载荷而弧状地挠曲并折弯,并且即使使蓄电池支承架(16)形成为直线状也能够避免与中央通道(17a)的干涉,因此能够在输入了侧面碰撞的碰撞载荷时使蓄电池支承架(16)可靠地压弯来提高碰撞能量的吸收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