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92079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0910003577.7
申请日:2009-0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4
Abstract: 一种两轮机动车的防风装置,该防风装置具有从前方覆盖车身的前罩和能上下移动地配设在所述前罩的上部的挡风玻璃,导入来自前方的空气的空气导入口形成在挡风玻璃的下部及前罩的前面之间,不论挡风玻璃的移动位置如何,能控制导入到空气导入口的空气的流动,使其沿着挡风玻璃的后面有效地流动。空气导向部(21)固定设置在挡风玻璃(17)的后面,对由空气导入口(18)导入的空气进行导向,使其能沿着挡风玻璃(17)的后面流向后方。
-
公开(公告)号:CN102161363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038468.6
申请日:2011-02-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车辆,在停车时或驾驶者推着小型车辆行走时,驾驶者可更轻松地操作该小型车辆,并且该小型车辆具有轻快感。车身(32)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比摆动轴(38)的旋转轴线(53)靠下方的位置具有燃料箱(35)。物品收纳部(34)相对于旋转轴线(53)位于燃料箱(35)的相反侧(上方),并且与燃料箱(35)相邻配置,物品收纳部(34)的底部(54)配置在比旋转轴线(53)靠下方的位置。由于将较重的能量存储箱配置在比连接车身和后轮单元的摆动轴的旋转轴线靠下方的位置,所以当使车身倾斜时,借助于能量存储箱的重量,能够向使车身立起的方向产生力矩,在停车等情况下,驾驶者能够轻松地支撑车身。
-
公开(公告)号:CN102161363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38468.6
申请日:2011-02-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车辆,在停车时或驾驶者推着小型车辆行走时,驾驶者可更轻松地操作该小型车辆,并且该小型车辆具有轻快感。车身(32)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比摆动轴(38)的旋转轴线(53)靠下方的位置具有燃料箱(35)。物品收纳部(34)相对于旋转轴线(53)位于燃料箱(35)的相反侧(上方),并且与燃料箱(35)相邻配置,物品收纳部(34)的底部(54)配置在比旋转轴线(53)靠下方的位置。由于将较重的能量存储箱配置在比连接车身和后轮单元的摆动轴的旋转轴线靠下方的位置,所以当使车身倾斜时,借助于能量存储箱的重量,能够向使车身立起的方向产生力矩,在停车等情况下,驾驶者能够轻松地支撑车身。
-
公开(公告)号:CN102673699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210057907.2
申请日:2012-03-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9/40 , B60K11/04 , B60Y2200/12 , B60Y2200/122 , B62J17/08 , B62K5/025 , B62K5/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驶风向散热器的导入不受前轮妨碍,且在车身侧倾时在车身后部与散热器之间确保避免两者的干涉的充分的间隙的跨骑型车辆。该跨骑型车辆具备:侧倾接头(Jr),其将车身(B)与动力单元(P)之间连结成能够使车身绕侧倾轴线(Y)侧倾;摆动接头(Js),其将车身与动力单元之间连结成能够使动力单元上下摆动,在动力单元上安装用于发动机(9)的冷却的散热器,该散热器(80)的通风入口面(83a)及通风出口面(83b)朝向车辆前后方向,且该散热器配置在一方的后轮(Wr)的前侧,车身具有从上方对包括散热器在内的动力单元进行覆盖的车身后部(Ba),其中,散热器以其车宽方向外侧端比车宽方向内侧端位于后方的方式倾斜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673699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057907.2
申请日:2012-03-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9/40 , B60K11/04 , B60Y2200/12 , B60Y2200/122 , B62J17/08 , B62K5/025 , B62K5/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驶风向散热器的导入不受前轮妨碍,且在车身侧倾时在车身后部与散热器之间确保避免两者的干涉的充分的间隙的跨骑型车辆。该跨骑型车辆具备:侧倾接头(Jr),其将车身(B)与动力单元(P)之间连结成能够使车身绕侧倾轴线(Y)侧倾;摆动接头(Js),其将车身与动力单元之间连结成能够使动力单元上下摆动,在动力单元上安装用于发动机(9)的冷却的散热器,该散热器(80)的通风入口面(83a)及通风出口面(83b)朝向车辆前后方向,且该散热器配置在一方的后轮(Wr)的前侧,车身具有从上方对包括散热器在内的动力单元进行覆盖的车身后部(Ba),其中,散热器以其车宽方向外侧端比车宽方向内侧端位于后方的方式倾斜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407906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73023.6
申请日:2011-09-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设有侧倾阻尼器也能够降低重心的小型车辆。所述小型车辆中,支承侧倾阻尼器(50)的壳体侧支架(53)通过螺栓(54)安装在壳体部(43)的车辆后部,杆部(52)经由第一球关节(55)与该壳体侧支架(53)连结。支承侧倾阻尼器(50)的托架侧支架(56)通过螺栓(57)安装在轴部支承托架(45)的车辆前部,筒部(51)经由第二球关节(58)与该托架侧支架(56)连结。能够利用后轮的前方的无用空间,将侧倾阻尼器配置得比较低。另外,通过使侧倾阻尼器上下延伸,能够抑制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能够提高配置的自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3053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880087242.5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是具备多个电池站和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各电池站具备:充电单元,其能够对更换式电池进行充电;以及第一通信单元,其发送与所述电池站所配置的更换式电池的充电量相关的充电信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第二通信单元,其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接收所述充电信息;确定单元,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充电信息来确定每个电池站的充电量;以及移动计划单元,其基于确定出的每个电池站的所述充电量来制作在所述电池站间的更换式电池的移动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046270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780088871.5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巽弘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驶路径提供系统,该行驶路径提供系统具有:判定单元,其基于车辆的驾驶员的驾驶历史,判定该驾驶员的驾驶技术;获取单元,其获取所述车辆的周边信息;确定单元,其基于所述周边信息和判定出的所述驾驶技术,确定所述驾驶员能够行驶的一条或多条路径;以及提供单元,其提供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一条或多条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57458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1980094268.7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8G1/16
Abstract: 跨骑型车辆具备:前方物体识别部(54),其识别本车辆(M)的前方的物体;侧方物体识别部(54),其识别所述本车辆(M)的后侧方的物体;显示部(42),其向驾驶员报告所述本车辆(M)的周边的物体的存在;以及报告控制部(160),其基于所述前方物体识别部(54)及所述侧方物体识别部(54)的识别结果,来判定所述本车辆(M)的前方的物体的存在及所述本车辆(M)的后侧方的物体的存在而控制所述显示部(42)。所述报告控制部(160)在所述本车辆(M)的后侧方存在物体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显示部(42)以显示第一报告(A1),并且在所述本车辆(M)的后侧方存在物体且在所述本车辆(M)的前方存在物体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显示部(42)以显示与所述第一报告(A1)不同的第二报告(A2)。
-
公开(公告)号:CN11357458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80094268.7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8G1/16
Abstract: 跨骑型车辆具备:前方物体识别部(54),其识别本车辆(M)的前方的物体;侧方物体识别部(54),其识别所述本车辆(M)的后侧方的物体;显示部(42),其向驾驶员报告所述本车辆(M)的周边的物体的存在;以及报告控制部(160),其基于所述前方物体识别部(54)及所述侧方物体识别部(54)的识别结果,来判定所述本车辆(M)的前方的物体的存在及所述本车辆(M)的后侧方的物体的存在而控制所述显示部(42)。所述报告控制部(160)在所述本车辆(M)的后侧方存在物体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显示部(42)以显示第一报告(A1),并且在所述本车辆(M)的后侧方存在物体且在所述本车辆(M)的前方存在物体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显示部(42)以显示与所述第一报告(A1)不同的第二报告(A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