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磁铁的回收装置及永久磁铁的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51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686763.7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永久磁铁的回收装置及永久磁铁的回收方法,可以在不损害永久磁铁的特性的情况下,回收经由树脂材料而安装在具有绝缘膜的层叠钢板上的永久磁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永久磁铁的回收装置(1),其包括:热处理炉(2),储存永久磁铁保持体(5),所述永久磁铁保持体(5)经由树脂材料(7)在具有绝缘膜的层叠钢板(6)上安装有永久磁铁(8),在层叠钢板(6)的层叠方向的两端部的至少与树脂材料(7)接触的范围内,设置有高频吸收体(10);及,微波产生装置(3),向热处理炉(2)内辐射微波。在其一样式中,永久磁铁保持体(5)是规定的旋转电机的转子(9),沿着转子(9)的层叠钢板(6)的外周面部进一步设置有高频吸收体(12)。

    复合材料分解方法、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635183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651638.2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分解方法、复合材料,可以利用简单的方法来适当地管理放电间隙,并可以利用在放电间隙处发生的放电而产生的冲击波来有效地破坏作为绝缘材料的粘接剂,从而从复合材料中分解多个导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分解方法,包括:突起部形成工序,在第一导体的特定的部位形成具有弹力的突起部;复合材料形成工序,在第一导体的突起部的竖立方向上涂布绝缘材料,利用绝缘材料将第一导体与位于突起部的突出端部侧的第二导体接合或者结合,从而形成复合材料;及,分离工序,借由向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之间施加电脉冲,来破坏绝缘材料,将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分离。

    热胀成形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61747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233859.9

    申请日:2010-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47 B21D37/12 B21D37/16 Y10T29/49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生产成本的热胀成形装置。热胀成形金属模用于对预先加热了的管状的管状坯件(10d)进行成形。该热胀成形金属模包括具有型腔面(211B)的下模(21B)和具有型腔面(311B)的上模(31B)。在下模(21B)的周缘部(214)上形成有向外侧延伸的长孔(215),在上模(31B)的周缘部(314)上形成有能够嵌合在长孔(215)中的突起(315)。在进行合模时,形成于上模(31B)的周缘部(314)上的突起(315)嵌合在形成于下模(21B)的周缘部(214)上的长孔(215)中。

    热胀成形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61747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010233859.9

    申请日:2010-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47 B21D37/12 B21D37/16 Y10T29/49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生产成本的热胀成形装置。热胀成形金属模用于对预先加热了的管状的管状坯件(10d)进行成形。该热胀成形金属模包括具有型腔面(211B)的下模(21B)和具有型腔面(311B)的上模(31B)。在下模(21B)的周缘部(214)上形成有向外侧延伸的长孔(215),在上模(31B)的周缘部(314)上形成有能够嵌合在长孔(215)中的突起(315)。在进行合模时,形成于上模(31B)的周缘部(314)上的突起(315)嵌合在形成于下模(21B)的周缘部(214)上的长孔(215)中。

    树脂材料塑化装置和树脂材料塑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5634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172401.3

    申请日:2018-0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材料塑化装置和树脂材料塑化方法。树脂材料塑化装置(10)具有加热块(48),所述加热块(48)形成有被供给固态的长形覆盖材料(20)的通过孔(46),且能够使通过孔(46)的内壁表面升温。在通过孔(46)的上游部(58),与轴向垂直相交的截面为对应于固态的覆盖材料(20)的截面形状的形状,以使上游部(58)的内壁表面与固态的覆盖材料(20)的侧表面接触。中游部(60)的至少一部分被设定为:使其与轴向垂直相交的截面的周长相对于截面面积的比例比所述上游部(58)的所述比例大。据此,能在不使装置大型化的情况下使热量顺利地传导到树脂材料的内部,从而提高树脂材料的塑化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