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7027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80010990.8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处理装置和表面处理方法。表面处理装置(10)的电极(30)由第1电极(36)和第2电极(38)构成。第1电极(36)从具有弯折部(16)的处理孔(12)的一个开口(18)插入。第2电极(38)从处理孔(12)的另一个开口(22)插入。第1电极(36)的第1顶端部(40)和第2电极(38)的第2顶端部(46)在弯折部(16)的内部经由绝缘部件(52)抵接,据此,第1电极(36)和第2电极(38)以电绝缘的状态被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71586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80056940.4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锌镍复合电镀液含有锌源、镍源、二氧化硅颗粒(22)和铵系分散材料,以使得成为可得到镍的共析量为10~16Wt%且二氧化硅粒子(22)的共析量为7Vol%以上的锌镍复合电镀膜(10)的范围。另外,锌镍复合电镀液的pH为5.6~6.8。
-
公开(公告)号:CN11047591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80021625.2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表面处理装置,能够维持电解处理液的流通,并且能够容易地缩短表面处理的所需时间。在电极装置(16),设置有在插入至有底孔(12)的内部时与有底孔(12)的底部(12c)对置的封闭部(15),并且形成有使电极装置(16)的内外连通的流通孔(17)。在对有底孔(12)的内壁面(12e)实施表面处理时,将中空的电极装置(16)插入至有底孔(12)的内部,并且使电解处理液流通到有底孔(12)的内部空间,对电极装置(16)与有底孔(12)的内壁面(12e)之间通电。封闭部(15)作为电极而与有底孔(12)的底部(12c)以规定的面积对置,因此能够使有底孔(12)的底部(12c)处的电镀与其他的部位同程度地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670271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80010990.8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处理装置和表面处理方法。表面处理装置(10)的电极(30)由第1电极(36)和第2电极(38)构成。第1电极(36)从具有弯折部(16)的处理孔(12)的一个开口(18)插入。第2电极(38)从处理孔(12)的另一个开口(22)插入。第1电极(36)的第1顶端部(40)和第2电极(38)的第2顶端部(46)在弯折部(16)的内部经由绝缘部件(52)抵接,据此,第1电极(36)和第2电极(38)以电绝缘的状态被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715865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780056940.4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锌镍复合电镀液含有锌源、镍源、二氧化硅颗粒(22)和铵系分散材料,以使得成为可得到镍的共析量为10~16Wt%且二氧化硅粒子(22)的共析量为7Vol%以上的锌镍复合电镀膜(10)的范围。另外,锌镍复合电镀液的pH为5.6~6.8。
-
公开(公告)号:CN110475912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880021625.2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表面处理装置,能够维持电解处理液的流通,并且能够容易地缩短表面处理的所需时间。在电极装置(16),设置有在插入至有底孔(12)的内部时与有底孔(12)的底部(12c)对置的封闭部(15),并且形成有使电极装置(16)的内外连通的流通孔(17)。在对有底孔(12)的内壁面(12e)实施表面处理时,将中空的电极装置(16)插入至有底孔(12)的内部,并且使电解处理液流通到有底孔(12)的内部空间,对电极装置(16)与有底孔(12)的内壁面(12e)之间通电。封闭部(15)作为电极而与有底孔(12)的底部(12c)以规定的面积对置,因此能够使有底孔(12)的底部(12c)处的电镀与其他的部位同程度地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58357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4176.0
申请日:2013-04-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3/10 , F02F3/0084 , F05C2251/14 , F05C2253/16
Abstract: 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下使内燃机运转的情况下,也维持优异的润滑性能。在活塞裙部的滑动接触面上设置有至少含有树脂材料的基底层(24)和固体润滑部(30),在该基底层(24)上优选设置由银(Ag)、银合金、铜(Cu)或铜合金构成的固体润滑部(30)。由金属纤维等构成的纤维状填料(28)以跨越基底层(24)和固体润滑部(30)的方式存在于这些基底层(24)和固体润滑部(30)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