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91070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680001519.5
申请日:2006-03-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土井善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造用于等速接头的外环部件的设备和方法、以及外环部件的中间成形体。该设备包括在第二冲头(44)的一端处的外周面形成的:成形台(50),该成形台的截面形成为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圆弧形状;释放部(52),该释放部与所述成形台部(50)连续;以及校正部(54),该校正部与所述释放部(52)连续并大于所述释放部(52)的外径,所述第二冲头用于在由杆部成形部(38)拉拔的杆部(36)中形成孔。所述第二冲头(44)的成形台部(50)的整个部分形成为定位在杆部成形部(38)沿下模(24)的通孔(40)的垂直方向上的上端(F1)与下端(F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0409971C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480035059.9
申请日:2004-1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用于等速接头的外环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对工件(10)进行正挤压成型(S1)之后,通过对该工件(10)进行初步镦锻而形成二次模制件(20)(S2);通过对所述二次模制件(20)的上部(22)进行镦锻而形成中间预模制体(24,24a),在其上形成有环形斜面(36,36a)以在较大直径部分(28a至28c)和较小直径部分(30a至30c)之间具有流阻差(S3,S3a);通过对所述中间预模制体(24,24a)进行反挤压成型而形成具有带有轨道槽(60a至60c)的杯部分(62)的四次模制件(58)(S4);以及对所述四次模制件(58)的杯部分(62)进行挤拉,以将所述四次模制件(58)精加工成产品尺寸(S5)。
-
公开(公告)号:CN101251145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80563.0
申请日:2008-0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C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轴的方法和设备。该轴制造设备包括其内限定有两端开口的筒形第一空腔(14)的第一压延冲模(12)以及其内限定有一端开口的筒形第二空腔(34)的第二压延冲模(32)。所述第一压延冲模(12)的第一锥形部(20)和所述第一空腔(14)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角大于所述第二压延冲模(32)的第二锥形部(40)和所述第二空腔(34)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角。
-
公开(公告)号:CN1886212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480035059.9
申请日:2004-1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用于等速接头的外环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对工件(10)进行正挤压成型(S1)之后,通过对该工件(10)进行初步镦锻而形成二次模制件(20)(S2);通过对所述二次模制件(20)的上部(22)进行镦锻而形成中间预模制体(24,24a),在其上形成有环形斜面(36,36a)以在较大直径部分(28a至28c)和较小直径部分(30a至30c)之间具有流阻差(S3,S3a);通过对所述中间预模制体(24,24a)进行反挤压成型而形成具有带有轨道槽(60a至60c)的杯部分(62)的四次模制件(58)(S4);以及对所述四次模制件(58)的杯部分(62)进行挤拉,以将所述四次模制件(58)精加工成产品尺寸(S5)。
-
公开(公告)号:CN101251145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810080563.0
申请日:2008-0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C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轴的方法和设备。该轴制造设备包括其内限定有两端开口的筒形第一空腔(14)的第一压延冲模(12)以及其内限定有一端开口的筒形第二空腔(34)的第二压延冲模(32)。所述第一压延冲模(12)的第一锥形部(20)和所述第一空腔(14)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角大于所述第二压延冲模(32)的第二锥形部(40)和所述第二空腔(34)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角。
-
公开(公告)号:CN100554712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680001519.5
申请日:2006-03-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土井善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造用于等速接头的外环部件的设备和方法、以及外环部件的中间成形体。该设备包括在第二冲头(44)的一端处的外周面形成的:成形台(50),该成形台的截面形成为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圆弧形状;释放部(52),该释放部与所述成形台部(50)连续;以及校正部(54),该校正部与所述释放部(52)连续并大于所述释放部(52)的外径,所述第二冲头用于在由杆部成形部(38)拉拔的杆部(36)中形成孔。所述第二冲头(44)的成形台部(50)的整个部分形成为定位在杆部成形部(38)沿下模(24)的通孔(40)的垂直方向上的上端(F1)与下端(F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894057B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480037157.6
申请日:2004-1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在于这样的成形方法和成形装置,它们能够充分地润滑成形物,而与传统实践相比不会延长处理时间,且进行安全的成形,而不会使润滑剂在压力作用下被点燃。在挤压装置中,将工件连续传送到系列压制阶段;用于连续传送工件的运送单元设置有用于向工件喷射润滑剂的喷嘴;并且在向工件喷射润滑剂时,所述工件和所述喷嘴处于相对于彼此固定的相对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898367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480038445.3
申请日:2004-1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C10M171/00 , C10M173/02 , C10M103/02 , C10M103/06 , C10M105/70 , C10M107/28 , C10M107/42 , C10M129/08 , C10M129/16 , C10N10/04 , C10N10/06 , C10N10/12 , C10N30/00 , C10N30/06 , C10N40/24 , C10N5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M173/02 , C10M2201/041 , C10M2201/0413 , C10M2201/066 , C10M2201/0663 , C10M2205/026 , C10M2207/02 , C10M2207/022 , C10M2217/028 , C10N2210/01 , C10N2220/021 , C10N2230/04 , C10N2230/06 , C10N2240/402 , C10N2240/405 , C10N2250/121 , C10M2209/0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性成形用水系润滑剂,其中包含(a)10质量%~40质量%的固体润滑剂;(b)2质量%~20质量%的同时具有润滑性能和分散性能的附着剂;(c)2质量%~20质量%的同时具有润湿特性和水蒸发促进作用的试剂;和水。当使用该润滑剂时,不仅能够解决传统水溶性润滑剂润滑不足的缺点,而且塑性成形加工处理的多个阶段中无需中断,因此能够连续进行从原料直至最终产品的塑性成形加工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894057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480037157.6
申请日:2004-1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在于这样的成形方法和成形装置,它们能够充分地润滑成形物,而与传统实践相比不会延长处理时间,且进行安全的成形,而不会使润滑剂在压力作用下被点燃。在挤压装置中,将工件连续传送到系列压制阶段;用于连续传送工件的运送单元设置有用于向工件喷射润滑剂的喷嘴;并且在向工件喷射润滑剂时,所述工件和所述喷嘴处于相对于彼此固定的相对位置。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