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动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35590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610139879.3

    申请日:2006-09-20

    Abstract: 一种在车辆中不需要较大的空间的制动装置。使收纳在壳体(101)内的操作力分配杆(102)夹设在输入制动线缆(67)以及输出制动线缆(68)的途中,借助线缆方向转换机构(131),将联动制动线缆(71)连结到此操作力分配杆(102)上,通过将此联动制动线缆(71)的前端连结到右制动杆上,相对于拉拽输入制动线缆(67)以及输出制动线缆(68)的方向而言,对拉拽联动制动线缆(71)的方向进行了转换。

    鼓式制动器的防水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89833C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01823434.8

    申请日:2001-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L1/00 F16D65/10

    Abstract: 鼓式制动器(20A)由轮毂(21)和制动面板(30)及鼓式制动器机构(40)构成。利用迷宫式机构(50)对轮毂和制动面板之间的间隙(52)进行密封。在比鼓式制动器的车轴(12)靠上的部分中,迷宫式机构在凹部(23)中配合有制动面板的外周面(51)。制动面板在外周面上从面板宽度方向外侧向凹部内侧顺序地具有外侧迷宫式槽(53)和内侧迷宫式槽(54)。外侧迷宫式槽的截面积(A1)小于内侧迷宫式槽的截面积(A2)。

    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832202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10126286.X

    申请日:2010-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10)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能够使车身紧凑化,同时能够缩短与吸附罐连接的配管。在车架(11)上安装发动机(27),在该发动机(27)的后方配置化油器(45),在该化油器(45)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47),该空气滤清器(47)和化油器(45)通过连接管(46)连接,在发动机(27)及化油器(45)的上方配置燃料箱(25),通过吸附罐(58)处理该燃料箱(25)内的蒸发燃料。车架(11)具备在发动机(27)的后方沿上下方向或接近上下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后部车架部(13c),连接管(46)设于后部车架部(13c)的侧方,吸附罐(58)配置在连接管(46)的下方。

    鼓式制动器的防水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24167A

    公开(公告)日:2004-08-25

    申请号:CN01823434.8

    申请日:2001-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L1/00 F16D65/10

    Abstract: 鼓式制动器(20A)由轮毂(21)和制动面板(30)及鼓式制动器机构(40)构成。利用迷宫式机构(50)对轮毂和制动面板之间的间隙(52)进行密封。在比鼓式制动器的车轴(12)靠上的部分中,迷宫式机构在凹部(23)中配合有制动面板的外周面(51)。制动面板在外周面上从面板宽度方向外侧向凹部内侧顺序地具有外侧迷宫式槽(53)和内侧迷宫式槽(54)。外侧迷宫式槽的截面积(A1)小于内侧迷宫式槽的截面积(A2)。

    车辆用仪表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92294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010580589.9

    申请日:2010-12-09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仪表装置,能够提高仪表板的设计性并且增大装饰板的面积,还可以确保仪表显示的可见性。在与乘员相对配置且具有速度表(73)和锁芯孔(101)的仪表装置(70)中,具有以使包围速度表(73)的速度表包围部(103)和包围锁芯孔(101)的锁芯孔包围部(102)连接的方式形成且安装在仪表装置(70)的表面侧的装饰板(100)。装饰板(100)通过镀覆处理等形成光反射率高的表面,形成于速度表包围部(103)和锁芯孔包围部(102)的连接部的平滑的设计面(102a)由向乘员侧凸出的曲面构成。从正面看仪表装置(70)时,装饰板(100)的设计面(102a)设置在速度表(73)下部且锁芯孔(101)上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设计面(102a)的曲面形成为在车宽度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面。

    小型车辆用手柄操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37787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199255.6

    申请日:2012-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小型车辆用手柄操作装置,在固定于转向把手上的外壳上支承有指向转向把手的长度方向的外线缆的一端部,以谋求缩短将操作线缆组装到外壳上的组装工时。外壳(24)以使第一外壳半体(25)和第二外壳半体(26)相互结合的方式形成,第一外壳半体(25)以使能够在沿着转向把手(1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分离、结合的一对外壳构成部件(27、28)结合的方式形成,第二外壳半体(26)将转向把手(15)夹在其与第一外壳半体(25)之间,第一外壳半体(25)形成为具有:将外线缆(20)的一端部夹持在一对所述外壳构成部件(27、28)之间的线缆夹持部(25a);和从线缆夹持部(25a)向外侧方延伸的线缆引导部(25b),该线缆引导部(25b)形成为,使外线缆(20)指向转向把手(15)的长度方向。

    小型车辆用手柄操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37787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199255.6

    申请日:2012-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小型车辆用手柄操作装置,在固定于转向把手上的外壳上支承有指向转向把手的长度方向的外线缆的一端部,以谋求缩短将操作线缆组装到外壳上的组装工时。外壳(24)以使第一外壳半体(25)和第二外壳半体(26)相互结合的方式形成,第一外壳半体(25)以使能够在沿着转向把手(1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分离、结合的一对外壳构成部件(27、28)结合的方式形成,第二外壳半体(26)将转向把手(15)夹在其与第一外壳半体(25)之间,第一外壳半体(25)形成为具有:将外线缆(20)的一端部夹持在一对所述外壳构成部件(27、28)之间的线缆夹持部(25a);和从线缆夹持部(25a)向外侧方延伸的线缆引导部(25b),该线缆引导部(25b)形成为,使外线缆(20)指向转向把手(15)的长度方向。

    车辆用仪表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92294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80589.9

    申请日:2010-12-09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仪表装置,能够提高仪表板的设计性并且增大装饰板的面积,还可以确保仪表显示的可见性。在与乘员相对配置且具有速度表(73)和锁芯孔(101)的仪表装置(70)中,具有以使包围速度表(73)的速度表包围部(103)和包围锁芯孔(101)的锁芯孔包围部(102)连接的方式形成且安装在仪表装置(70)的表面侧的装饰板(100)。装饰板(100)通过镀覆处理等形成光反射率高的表面,形成于速度表包围部(103)和锁芯孔包围部(102)的连接部的平滑的设计面(102a)由向乘员侧凸出的曲面构成。从正面看仪表装置(70)时,装饰板(100)的设计面(102a)设置在速度表(73)下部且锁芯孔(101)上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设计面(102a)的曲面形成为在车宽度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面。

    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832202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26286.X

    申请日:2010-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10)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能够使车身紧凑化,同时能够缩短与吸附罐连接的配管。在车架(11)上安装发动机(27),在该发动机(27)的后方配置化油器(45),在该化油器(45)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47),该空气滤清器(47)和化油器(45)通过连接管(46)连接,在发动机(27)及化油器(45)的上方配置燃料箱(25),通过吸附罐(58)处理该燃料箱(25)内的蒸发燃料。车架(11)具备在发动机(27)的后方沿上下方向或接近上下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后部车架部(13c),连接管(46)设于后部车架部(13c)的侧方,吸附罐(58)配置在连接管(46)的下方。

    车辆的制动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35590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139879.3

    申请日:2006-09-20

    Abstract: 一种在车辆中不需要较大的空间的制动装置。使收纳在壳体(101)内的操作力分配杆(102)夹设在输入制动线缆(67)以及输出制动线缆(68)的途中,借助线缆方向转换机构(131),将联动制动线缆(71)连结到此操作力分配杆(102)上,通过将此联动制动线缆(71)的前端连结到右制动杆上,相对于拉拽输入制动线缆(67)以及输出制动线缆(68)的方向而言,对拉拽联动制动线缆(71)的方向进行了转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