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73121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80022427.X
申请日:2007-04-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3/26 , F02B3/06 , F02B23/0651 , F02B23/0657 , F02B23/0669 , F02B23/0696 , F02B2275/14 , F02F2001/241 , Y02T10/123 , Y02T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屋脊型活塞的燃料直喷柴油发动机,从配置于活塞中心轴上的燃油喷射器的燃料喷射点(Oinj),沿多个燃料喷射轴(Li2),向凹设于顶面高度沿圆周方向变化的活塞(13)的中央部的腔体(25)内喷射燃料时,设腔体(25)的通过燃料喷射轴(Li2)的剖面为燃料喷射剖面(S2),将由该燃料喷射剖面(S2)上的第一~第三特定点(An、Bn、Cn)所限定的腔体(25)的剖面形状(参照网格部分)设定为在各燃料喷射剖面(S2)中大致相同。由此,能够使各燃料喷射剖面(S2)中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状态均匀化,并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06337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80020357.9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J7/00
Abstract: 在电力装置(10)及其控制方法中,第1电路(84)与第1电池托架(40a)及第2电池托架(40b)电连接,第2电路(86)与第1电池托架(40a)电连接,第3电路(88)与第2电池托架(40b)电连接。在第1电路(84)与第2电路(86)之间,第1电阻部(90)与第1电池托架(40a)串联连接,第1接通断开部(94)与第1电阻部(90)并联连接。第2电阻部(96)在第1电路(84)与第3电路(88)之间与第2电池托架(40b)串联连接,第2接通断开部(100)与第2电阻部(96)并联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636572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880008701.2
申请日:2008-04-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燃料直喷发动机在挤气区域(SA)的径向的宽度(W2)大、挤气间隙(C2)小从而从活塞(13)的外周部向空腔(25)流动的挤气流大的截面中,增大燃料喷射轴(Li2)与空腔(25)碰撞的碰撞角(α2),相反,在挤气区域(SA)的径向的宽度小、挤气间隙大从而挤气流小的截面中,缩小燃料喷射轴与空腔(25)碰撞的碰撞角。由此,在挤气流小的截面中燃料流出至空腔(25)的外部的倾向变弱,在挤气流大的截面中燃料流出至空腔(25)的外部的倾向变强,因此能够在空腔(25)的整个区域使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状态均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473121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780022427.X
申请日:2007-04-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3/26 , F02B3/06 , F02B23/0651 , F02B23/0657 , F02B23/0669 , F02B23/0696 , F02B2275/14 , F02F2001/241 , Y02T10/123 , Y02T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屋脊型活塞的燃料直喷柴油发动机,从配置于活塞中心轴上的燃油喷射器的燃料喷射点(Oinj),沿多个燃料喷射轴(Li1、Li2),向凹设于顶面高度沿圆周方向变化的活塞(13)的中央部的腔体(25)内喷射燃料时,设腔体(25)的通过燃料喷射轴(Li1、Li2)的剖面为燃料喷射剖面(Sn),将由该燃料喷射剖面(Sn)上的第一~第三特定点(An、Bn、Cn)所限定的腔体(25)的剖面形状(参照网格部分)设定为在各燃料喷射剖面(Sn)中大致相同。由此,能够使各燃料喷射剖面(Sn)中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状态均匀化,并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1636572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880008701.2
申请日:2008-04-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燃料直喷发动机在挤气区域(SA)的宽度(W2)大、挤气间隙(C2)小从而从活塞(13)的外周部向空腔(25)流动的挤气流大的截面中,增大燃料喷射轴(Li2)与空腔(25)碰撞的碰撞角(α2),相反,在挤气区域(SA)的宽度小、挤气间隙大从而挤气流小的截面中,缩小燃料喷射轴与空腔(25)碰撞的碰撞角。由此,在挤气流小的截面中燃料流出至空腔(25)的外部的倾向变弱,在挤气流大的截面中燃料流出至空腔(25)的外部的倾向变强,因此能够在空腔(25)的整个区域使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状态均匀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