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iO2纳米孔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02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47151.9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TiO2纳米孔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TiO2纳米孔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在衬底上形成聚合物微球阵列;S2.对衬底上的聚合物微球阵列进行氧等离子体刻蚀,然后在刻蚀后的聚合物微球阵列上沉积Ti金属薄膜,再除去聚合物微球阵列,得到Ti金属纳米孔阵列;S3.对Ti金属纳米孔阵列进行退火,即得TiO2纳米孔阵列。该制备方法得到的TiO2纳米孔阵列无热效应和光吸收竞争,且可以明显提高单层二维材料的光吸收效率,为纳米级光源的设计和操控提供了新的方案。

    一种大面积纳米盘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104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620496.9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陈凯 马楚荣 赵峰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大面积纳米盘的制备方法,包括:配置聚苯乙烯微球胶体溶液,将所述胶体溶液旋涂分散在干净的衬底上;选择不同的角度在聚苯乙烯微球衬底表面沉积一层金属薄膜;对沉积有一层金属薄膜的聚苯乙烯微球衬底进行微球去除处理,并在金属孔薄膜表面再沉积一层材料薄膜,然后对两层薄膜进行剥离,得到第一纳米盘结构;在沉积一层金属薄膜后的聚苯乙烯微球衬底表面直接再沉积一层材料薄膜,然后对两层薄膜进行剥离,得到第二纳米盘结构。相比已有的电子束光刻和聚焦离子束刻蚀法,不需要传统纳米盘制备方法所需的干法刻蚀工艺,大大提高了纳米盘结构的制备效率以及降低了制备成本。

    一种大面积纳米盘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104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20496.9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陈凯 马楚荣 赵峰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大面积纳米盘的制备方法,包括:配置聚苯乙烯微球胶体溶液,将所述胶体溶液旋涂分散在干净的衬底上;选择不同的角度在聚苯乙烯微球衬底表面沉积一层金属薄膜;对沉积有一层金属薄膜的聚苯乙烯微球衬底进行微球去除处理,并在金属孔薄膜表面再沉积一层材料薄膜,然后对两层薄膜进行剥离,得到第一纳米盘结构;在沉积一层金属薄膜后的聚苯乙烯微球衬底表面直接再沉积一层材料薄膜,然后对两层薄膜进行剥离,得到第二纳米盘结构。相比已有的电子束光刻和聚焦离子束刻蚀法,不需要传统纳米盘制备方法所需的干法刻蚀工艺,大大提高了纳米盘结构的制备效率以及降低了制备成本。

    一种用于检测乙醇蒸汽的光学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89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91987.8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乙醇蒸汽的光学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使用胶体自组装方法制备金纳米孔阵列,在金纳米孔阵列上通过原位生长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制备得到能特异性富集乙醇分子的基于金纳米孔阵列‑ZIF‑8的光学微纳结构,从而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地检测挥发性有机物乙醇蒸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光学微纳结构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而且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反应和良好的选择性等优点,使其在自然环境保护、工业安全生产和健康检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二维材料的剥离和转移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2435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61159.1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材料的剥离和转移制备方法,涉及二维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二维材料的单晶块体黏附在胶带上,将黏附有单晶块体的胶带进行对粘,得到黏附二维材料的胶带;将所述黏附二维材料的胶带进行加热;将加热的胶带平整黏附在置于载玻片上的PDMS薄膜上,将胶带撕下,二维材料被转移至载玻片的PDMS薄膜上,得到带有二维材料的载玻片;将所述带有二维材料的载玻片快速压制在衬底上,使PDMS薄膜与衬底紧密贴合,待二维材料黏附在衬底后,缓慢抬起载玻片,使PDMS薄膜与衬底分离,二维材料被转移至衬底上。本发明实现了高产量、高效率和高平整度二维材料转移的制备。

    一种具有三维纳米狭缝结构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521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466349.3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表面增强拉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三维纳米狭缝结构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先制备出高通量、大面积、均匀的微球阵列,保证三维微纳狭缝的高度均匀性,随后沉积金属材料可以在微球上半部分形成纳米帽结构,在微球下方形成纳米孔结构,即得到两种不同形貌的微纳结构,再采用溶剂溶解的方法,溶解掉微球,使纳米帽落在纳米孔中,以此实现三维纳米狭缝结构的构建,具有此三维微纳狭缝结构的材料可以实现有机污染物以及颗粒物的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该方法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可以进行批量加工,适合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