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9420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86914.X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控制生物体内热量产生的组合物、方法及用途,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用于调节EBI‑3和p28结合或两者的二聚体与其受体的结合、或者下游信号通路的分子。本发明揭示了IL27信号在调节热量产生中的作用。分子机制研究证实其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激活p38MAPK‑PGC1信号并刺激UCP1的产生。IL‑27的治疗性给药逆转EBI‑3KO小鼠低温诱导的低体温症。因此,本发明揭示IL‑27信号在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控制体温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48452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1290479.9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站冷却系统领域,为在加强通风的同时起到节水效果,公开了一种底部收水及流场强化型湿式冷却塔,包括:塔身;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塔身下端;挡风结构,设置在第一进风口处,挡风结构能够阻挡空气从塔身内部吹出第一进风口;应用上述底部收水及流场强化型湿式冷却塔,能够在加强通风的同时起到节水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底部收水及流场强化型湿式冷却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48452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90492.4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站冷却系统领域,为能够增加冷却塔中心区域的换热效率,公开了一种立体式多级冷却湿式冷却塔,包括:塔身;蓄水池,设置在塔身下方;第一接水槽,设置在塔身与蓄水池之间,第一接水槽至少部分位于蓄水池的外围;第一接水槽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进风通道;应用上述立体式多级冷却湿式冷却塔,能够增加冷却塔中心区域的换热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立体式多级冷却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48452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90479.9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站冷却系统领域,为在加强通风的同时起到节水效果,公开了一种底部收水及流场强化型湿式冷却塔,包括:塔身;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塔身下端;挡风结构,设置在第一进风口处,挡风结构能够阻挡空气从塔身内部吹出第一进风口;应用上述底部收水及流场强化型湿式冷却塔,能够在加强通风的同时起到节水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底部收水及流场强化型湿式冷却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48452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90478.4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站冷却系统领域,为增加冷却塔中心区域的换热效率,公开了一种中央补风湿式冷却塔,包括:塔身;进风口,开设于塔身下方;进风通道,设置在进风口一侧,冷空气能够通过进风通道,进入塔身内部;应用上述中央补风湿式冷却塔,能够增加冷却塔中心区域的换热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中央补风湿式冷却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28881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099353.7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解决火力发电领域存在的管道背压高、冷却效率低的问题,公开了串联式空湿混合冷却系统、空冷岛系统,包括蒸汽分配管道、水汽分离管道、顺流式空冷散热器、凝结水收集管道和余气收集管道。还公开了冷却方法,包括空冷步骤和水汽分离步骤。取消传统空冷岛中的逆流区,并将原逆流区改造为顺流区,提高空冷散热器传热效果,并降低空冷散热器的阻力;简化空冷散热器结构,使其只有顺流区管束,改善其阻力特性,优化汽水侧流动阻力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504065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585715.2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诊断、治疗或评价肥胖相关疾病的组合物及方法和用途。该组合物包含抗SOSTDC1抗体或拮抗剂,或SOSTDC1基因抑制剂。研究证实敲除SOSTDC1在不影响CD4+、CD8+T细胞功能的情况下,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表明SOSTDC1通过非经典的BMP‑p38信号通路调控p38磷酸化及其下游的PPRAγ转录因子的表达,从而调控脂肪细胞代谢。因此,SOSTDC1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中的关键作用为其诊断、治疗提供了非常有前景的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40652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85715.2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诊断、治疗或评价肥胖相关疾病的组合物及方法和用途。该组合物包含抗SOSTDC1抗体或拮抗剂,或SOSTDC1基因抑制剂。研究证实敲除SOSTDC1在不影响CD4+、CD8+T细胞功能的情况下,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表明SOSTDC1通过非经典的BMP‑p38信号通路调控p38磷酸化及其下游的PPRAγ转录因子的表达,从而调控脂肪细胞代谢。因此,SOSTDC1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中的关键作用为其诊断、治疗提供了非常有前景的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5401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98732.2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IL?27的受体激活剂在制备治疗肥胖症及其并发症产品中的应用,属于生物科技领域。本发明发现的IL?27受体缺陷小鼠比野生型小鼠更易肥胖,而IL?27可以有效的延缓肥胖的发生进程。IL?27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抑制肥胖小鼠的体重增长率;可以有效的缓解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浸润;可以有效的改善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69420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986914.X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控制生物体内热量产生的组合物、方法及用途,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用于调节EBI‑3和p28结合或两者的二聚体与其受体的结合、或者下游信号通路的分子。本发明揭示了IL27信号在调节热量产生中的作用。分子机制研究证实其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激活p38MAPK‑PGC1信号并刺激UCP1的产生。IL‑27的治疗性给药逆转EBI‑3KO小鼠低温诱导的低体温症。因此,本发明揭示IL‑27信号在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控制体温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