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3801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1707701.X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C15/00 , B64U20/80 , B64U20/87 , B64D47/00 , B64D47/08 , B64D1/18 , B64C39/02 , A01C21/00 , G06V20/10 , G06Q10/0631 , G06Q50/02 , G06V10/74 , G06V10/56 , B64U101/40 , B64U10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作物小区域智能补肥系统及其补肥方法,通过图像采集装置捕捉采集农作物种植目标区域内的农作物的功能叶片表面颜色,并利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算法提取图像中农作物功能叶片的叶色值以构建叶色分布模型,再将其与标准叶色值阈值范围进行比对以精准判定农作物目标区域内的作物是否存在欠肥的现象,若该农作物目标区域内存在有欠肥域,则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将欠肥区域内农作物的功能叶片的实时叶色值与叶色值数据库进行匹配以获取施肥配方数据库中的数据,即最优的施肥方案,最后由无人机针对欠肥区域进行精准补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农作物施用氮肥凭经验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存在补肥量不精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5711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70404.X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胁迫下水稻穗分化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包含茉莉酸甲酯,将水稻移栽后7d(分蘖期)和穗分化期分别施加肥料,移栽后保持浅水层;并于水稻穗分化始期喷施该用于高温胁迫下水稻穗分化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余的管理按照常规大田高产栽培管理进行即可。该植物生长调节剂,本发明外源喷施MeJA可提高水稻产量60%以上,能够同时改善多项生理指标,增强水稻的抗逆性,满足水稻穗部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缓解高温胁迫对水稻的伤害,促进水稻颖花分化数,从而增加每穗粒数,提高产量。有助于调节水稻内源生长激素如细胞分裂素,优化生长和发育过程,缓解高温胁迫对幼穗形态建成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104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790532.5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G2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效应的水稻苗期排灌方法。该方法在水稻分蘖中期,排空田间水层,根据不同类型土壤的外观形态或土壤水分指标作为诊断指标确定落干时间,进行复水灌溉,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效应,克服以前常规的节水减排灌溉技术中技术要求高、受品种类型和土壤类型限制、技术调控时间长的问题;该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籼稻、粳稻和籼/粳杂交稻品种,适合大面积推广,可实现在保障水稻产量的前提下,显著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效应,显著增加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88918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1104510.9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调控水稻滞绿性状促进籽粒灌浆的高效灌溉方法,该灌溉方法为浅水‑落干定量灌溉,从浅水层自然落干到指定土壤水势时再灌水至浅水层,如此循环。首先根据水稻叶色阈值确定水稻植株是否出现滞绿现象,其次针对产生滞绿现象的品种,根据水稻不同亚种的穗型,结合叶龄模式,定量各生长时期土壤落干程度。该方法通过控制田间水势,对植株形成轻度水分胁迫,从而调控植株衰老(即滞绿性状),对茎鞘、籽粒中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增强效应,从而能促进同化物从茎鞘向籽粒转运,提高籽粒灌浆率,达到增产效果。
-
-
公开(公告)号:CN11038404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828537.X
申请日:2019-09-03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草叶来源无菌材料的保存和复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冰草叶预处理后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培养10-15d形成愈伤组织;S2:形成愈伤组织后,转接至继代培养基上,分别置于常温、4℃冷藏、或按慢冻方法置于-20℃低温或-80℃超低温冷冻条件下进行保存;S3:在不同温度下保存的愈伤组织分别转移到不同的复苏继代培养基上生长,正常温度下培养。本发明的方法经常温、低温或超低温保存的愈伤组织,可以延长保存时间,减少继代培养,相比常规定期继代培养大大减少工作量,还能保证愈伤组织正常恢复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3430675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289641.9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小麦因色追施氮肥方法,具体为一种协同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氮素追肥方法,在小麦各生育期,茎上最上部完全展开叶(n叶)与该叶的下一叶(n-1叶)叶色的差异可以反映小麦氮素的丰缺情况,通过在关键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剑叶露尖期)测定和比较分析这两叶SPAD或LCC测定值的相对值[n叶的SPAD或LCC测定值/(n-1)叶的SPAD或LCC测定值],确定氮素追肥施用量,使氮素供应与小麦对氮素要求相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328336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03168.8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不同穗型水稻品种氮素穗肥与粒肥施用方法,属农业技术领域,用于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栽培,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氮肥施用方法。该方法是根据水稻品种穂型大小,确定氮素穗肥和粒肥施用时间和占水稻生育期总施氮量的比例,具体是:(1)小穂型品种,在穂分化始期施用速效氮肥,占水稻全生育期总施氮量的40%;(2)中穗型品种,在穗分化始期和颖花分化期施用速效氮肥,每次施氮量占水稻全生育期总施氮量的20%;(3)大穗型品种,在颖花分化期和抽穗始期施用速效氮肥,每次施氮量占水稻全生育期总施氮量的20%。本发明根据品种穂型大小合理施用穂、粒肥,做到了因“种”施肥,有利于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056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501579.1
申请日:2010-10-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建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直播旱种秸秆覆盖高产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耕地作畦:前茬作物收获后,用拖拉机耕翻土地,机械或人工作畦;(2)浸种播种:水稻种子浸种播种,播种后,畦沟内灌水,使畦面湿润;(3)化学除草:于播种后1-3天内,在畦面湿润无积水的条件下,用化学除草剂均匀喷雾;(4)覆盖秸秆:进行化学除草后,畦面均匀覆盖秸秆;(5)视墒情灌溉补水:但当土壤水势低于-20kPa,或者土壤含水量(g/g)砂土
-
公开(公告)号:CN101911905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48508.5
申请日:2010-08-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G16/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用于水稻高产节水灌溉,具体涉及一种水稻全生育期轻干-湿交替灌溉方法。该方法是用张力计监测土壤水势,各生育期达到水势指标即灌2-3cm浅层水。本发明方法能提高与土壤水分有关的农艺试验研究的准确性和精度;受土壤类型的局限性小,使灌溉技术数量化、指标化和实用化;可用统一尺度来研究分析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水的运行及其相互关系,因而可深入研究水稻生产中的有关水分生理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