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0229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1328200.0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交通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MA‑13沥青混合料VVTM体积设计方法。本发明采用基于振动压实(VVTM)的体积设计方法进行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SMA‑13沥青混合料物理参数的测定、矿料级配的设计、最佳油石比的确定步骤。由实施例的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设计方法设计的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好、沥青用量少且操作简便。与Marshall法相比,采用振动成型方法可大幅提升SMA‑13混合料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低温变形能力仅略有降低;同时,采用体积设计配合比方法可进一步提升振动成型试件的高温性能及水稳定性并改善低温抗变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24540.7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C1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氨酯碎石混凝土的搅拌输送装置,具体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水平设置的搅拌料箱、设置在搅拌料箱一端的下料箱,搅拌料箱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齿杆,齿杆上设置有往复移动结构;两个往复移动结构相互连接,且还与喷料组件连接;下料箱内设置有用于辅助落料的活塞结构,活塞结构与推料结构联动,推料结构滑动设置在搅拌料箱的一端。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碎石混凝土的搅拌输送装置,能够提升聚氨酯混合料的施工工效,在聚氨酯混合料摊铺过程中进行一定量聚氨酯扩链剂的添加和拌和,可以大幅提高聚氨酯混合料强度形成速度,有效控制密实结构聚氨酯混合料养生过程中出现的体积膨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562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113085.X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氨酯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搅拌输送装置,具体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包括水平设置的轨道、设置在轨道上的移动车,移动车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筒,固定筒连接在轨道上,固定筒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与设置在移动车上的动力机构可分离式的连接;固定筒的下方设置有传送结构,传送结构与固定筒的底端之间设置有下料结构,靠近传送结构的一端设置有搅动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氨酯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搅拌输送装置,增加了聚氨酯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的功效,在固化剂的二次拌合时,避免了聚氨酯沥青胶的快速凝固化,且不会因为搅拌不充分而影响聚氨酯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的功效,提高了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269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89198.4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16C6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料级配设计方法、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及路面结构,包括以下步骤:依次确定各档集料的最佳用量,相邻两档集料的用量确定方法为:确定相邻两档集料中细集料和粗集料的平均粒径比;当平均粒径比不大于设定值时,测量多个不同粗集料体积含量下的第一空隙指数,根据第一空隙指数确定边界效应模型,测量粗集料体积含量100%时的第二空隙指数,根据第二空隙指数确定无干涉效应模型,根据边界效应模型和无干涉效应模型确定最佳粗集料用量;当平均粒径比大于设定值时,测量多个不同粗集料含量下的CBR值,取CBR值最大时对应的粗集料体积含量作为最佳的粗集料用量,本发明设计方法得到的集料级配满足矿料间隙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8876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618997.1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建设技术领域,提供本发明涉及一种煤沥青与赤泥复合改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方法,包括煤沥青与赤泥复合改性剂的制备;所述煤沥青与赤泥复合改性剂的制备采用的原料包括以下成分:煤沥青60~70份、赤泥20~30份、复合添加剂5~10份、抗老化剂1~5份、偶联剂溶液2~5份;还包括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所述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采用的原料包括以下成分:集料88~94份、矿粉2~5份、石油沥青2~4份、步骤S1中制备的煤沥青与赤泥复合改性剂3~6份。本发明制备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显著提高,有效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固废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283208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1609037.6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超薄长寿命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抗滑磨耗层、耐久性承重层、抗疲劳层和高强度复合式基层,可以解决目前建筑市场砂石料短缺、提高长寿命路面使用性能、减少施工能耗和排放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3208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609037.6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超薄长寿命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抗滑磨耗层、耐久性承重层、抗疲劳层和高强度复合式基层,可以解决目前建筑市场砂石料短缺、提高长寿命路面使用性能、减少施工能耗和排放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80071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1008423.2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道路面层用高性能冷拌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道路面层用高性能冷拌混合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00份矿料、3~12份聚氨酯胶结料、0~2份羧酸、0~2份抗剥落剂;在常温下进行拌和,制备成混合料。本发明冷拌混合料模量高、抗剪强度大、高温抗变形能力强、耐疲劳性强,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等级道路面层结构中。在混合料制备过程中,矿料和胶结料常温拌和,不需要加热,减少了燃料消耗,减低了碳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并且由于混合料性能优异:强度高,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抗水损坏性能优异,抗疲劳,耐久性好,应用广泛,可以适当减薄路面结构层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00103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732035.2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单轴贯入试验再生沥青混合料平衡设计的方法。基于单轴贯入试验,通过对不同掺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60℃的单轴贯入试验得到旧料比例与高温性能的线性关系,确定能满足高温性能的旧料比例下限,通过对不同掺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25℃的单轴贯入试验得到旧料比例与抗裂性能的线性关系,确定能满足抗裂性能的旧料比例上限,根据以上确定的上下限交叉范围确定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掺量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198599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51801.6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混合料复式路面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路面结构由表层到底层包括:聚氨酯碎石混凝土磨耗层、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承重层、粘结层和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所述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承重层的疲劳极限应变大于设计载荷中的层底拉应变,所述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承重层、粘结层和沥青混合料下面层组成的整体的抗剪强度大于设计载荷中的层间剪应力。本发明中路面结构及设计方法充分考虑聚氨酯混合料材料特性和力学特征,可操作性强,所设计路面结构合理,成本低,耐久性好,能够满足不同工况使用需求,可有效弥补聚合物混合料路面结构设计过程中的理论缺少/难以适用现有标准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