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50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6623.4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F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异构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提供镁合金铸锭,并对镁合金铸锭依次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将时效处理后的镁合金进行单道次热挤压,得到镁合金挤压板,挤压变形量设定为60~90%;沿镁合金挤压板横向和/或纵向进行压缩变形,压缩变形的变形量设定为1~9%。其能够制得具有晶粒尺寸、析出相和晶粒取向的多级异构组织的镁合金,同时提高镁合金的强度和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4390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97985.8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板材增强增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梯度异构组织镁合金板带材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固溶处理后的镁合金板带材先进行轧前冷处理,使得轧件心部处于低温状态,再在电磁感应线圈中加热,使得轧件表面与心部保持温度梯度,如此往复冷处理、轧制工序至要求厚度,且每三次轧制后将镁合金板带材在电磁感应线圈中加热,减弱内应力的同时,仍保留轧件厚度方向上的储存能梯度,解决现有梯度组织金属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存在抑或对金属表面有损伤,抑或梯度层深度有限的不足,将其应用在镁合金板带材上,存在效率低且无法满足工业应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4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25289.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μ‑DIC散斑的制备方法及其表征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对镁合金试样待测面进行电解抛光至光亮无划痕;2)将SiO2悬浮液与酒精按照一定体积比混合,并进行超声分散获得稀释液;3)将抛光后的样品放置到稀释液中进行超声处理,然后用酒精清洗干净即可以得到均匀弥散分布的散斑;整个散斑的制备为物理过程,不会对样品产生损坏或使样品性质发生变化,并且用该方法制备的散斑不会对样品表面其他信号的采集造成干扰,提升了EBSD和DIC结果的实用性;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高效、超低成本等优势,可实现镁合金材料在室温、高分辨率大视野下的应用,解决了镁合金试样散斑制备难度大、不能同时实现DIC与EBSD技术兼容的瓶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419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68472.7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构镁合金层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对第一镁合金铸锭和第二镁合金铸锭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固溶态第一镁合金和固溶态第二镁合金,所述第一镁合金的时效硬化能力和再结晶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镁合金;S2,进行单道次挤压,得到挤压态第一镁合金板和挤压态第二镁合金板;S3,交替堆叠形成多层结构的叠合板;S4,对叠合板进行单道次或双道次挤压,得到复合挤压板;S5,将复合挤压板进行时效处理,得到优异强塑性结合的异构镁合金层合板。其能够实现多级异构组织的可控性制备,使得镁合金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协同提升,制备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且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0130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1205805.1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F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强耐蚀镁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对轧制后的镁合金板材施加两次应力,一次为平行于轧制方向的拉应力,一次为垂直于轧面的压应力,在第一次拉应力的作用下,限制合金微塑性变形主要为位错滑移运动,第二次压应力是为了增大析出相的形核密度,但同时也要严格控制析出相尺寸,使得形成“小阴极‑大阳极”的组织结构,遏制了微电偶腐蚀,减少镁合金在腐蚀性气体或者介质中的腐蚀,提高了镁合金的耐蚀性,解决镁合金传统时效加强过程中第二相增多粗化,形成明显的“大阴极‑小阳极”结构,增强微电偶腐蚀,影响合金耐腐蚀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0130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05805.1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F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强耐蚀镁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对轧制后的镁合金板材施加两次应力,一次为平行于轧制方向的拉应力,一次为垂直于轧面的压应力,在第一次拉应力的作用下,限制合金微塑性变形主要为位错滑移运动,第二次压应力是为了增大析出相的形核密度,但同时也要严格控制析出相尺寸,使得形成“小阴极‑大阳极”的组织结构,遏制了微电偶腐蚀,减少镁合金在腐蚀性气体或者介质中的腐蚀,提高了镁合金的耐蚀性,解决镁合金传统时效加强过程中第二相增多粗化,形成明显的“大阴极‑小阳极”结构,增强微电偶腐蚀,影响合金耐腐蚀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439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197985.8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板材增强增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梯度异构组织镁合金板带材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固溶处理后的镁合金板带材先进行轧前冷处理,使得轧件心部处于低温状态,再在电磁感应线圈中加热,使得轧件表面与心部保持温度梯度,如此往复冷处理、轧制工序至要求厚度,且每三次轧制后将镁合金板带材在电磁感应线圈中加热,减弱内应力的同时,仍保留轧件厚度方向上的储存能梯度,解决现有梯度组织金属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存在抑或对金属表面有损伤,抑或梯度层深度有限的不足,将其应用在镁合金板带材上,存在效率低且无法满足工业应用的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