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062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26801.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AtGT1基因在植物根系发育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AtGT1基因的碱基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所述AtGT1基因用于负调控植物根系发育。本发明首次得到AtGT1基因突变体拟南芥,验证了AtGT1基因应用在拟南芥中调控植物地下部生长发育,丰富AtGT1基因在植物根系发育中的理论研究,为培育根系发达植物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对进一步了解植物根系的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为在分子水平上改良作物根系提供更多遗传资源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41158.5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豆分子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与大豆二列状互生叶序株型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从大豆突变库鉴定到一种从俯视角观察,植株每个节生长1片叶片,三出复叶角度呈现“一”字形,即所有三出复叶呈平面状排列,单株所占空间降低,株距减小,有利于增密增产,该突变体的Glyma.03g232100基因上第121位碱基发生由C到T的非同义突变,由此开发了CAPS分子标记。本发明的CAPS分子标记能够鉴定野生型和突变体基因型,有助于改良大豆株型和耐密育种。利用本发明的发型的SNP位点和开发的CAPS分子标记,有助于改良大豆株型和耐密育种,具有重要的育种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62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19704.5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豆小RNA基因gma‑miR159e‑5p及其在植物高温和干旱调控中的应用。其中,大豆小RNA基因gma‑miR159e‑5p,其碱基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大豆小RNA基因gma‑miR159e‑5p的前体基因,其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大豆小RNA基因gma‑miR159e‑5p,应用于拟南芥中,通过抑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在调控拟南芥在高温胁迫下负调控花药开裂和果荚干瘪,并且可以调控干旱胁迫下拟南芥种子的发芽率,实现抑制拟南芥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发育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62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19700.7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大豆小RNA基因miR85‑3p在植物高温和干旱调控中的应用。其中,大豆小RNA基因miR85‑3p,其成熟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大豆小RNA基因miR85‑3p的前体基因,其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大豆小RNA基因miR85‑3p,应用于拟南芥中,高温胁迫下通过抑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负调控拟南芥苗期存活率和种子质量并且可以调控干旱胁迫下的拟南芥种子发芽率,实现抑制拟南芥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发育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310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84644.8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C12N15/55 , A01H5/00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大豆杂种优势的双元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植物育种和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将CRISPR/Cas9介导的大豆MiMe系统和ToPAR基因一次性构建获得双元表达载体,并由大豆卵母细胞特异性启动子pGmEC1.1特异启动。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将载体递送至大豆杂交种中,筛选出MiMe五基因全突变及ToPAR基因特异性表达的材料,成功在双子叶作物大豆中诱导无融合生殖,提高了杂交大豆的配组效率,消除杂交大豆的制种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373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60889.X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mR1蛋白或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根系发育中的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GmR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GmR1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将GmR1基因转入植株中过表达,可显著增加突变植株的侧根数目和主根长度,敲除GmR1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根系发育受到显著抑制。本发明所述GmR1基因对植物根系具有显著的调控能力,为改良根系构型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对培育高产、抗倒伏与抗逆大豆新种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16428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0871852.8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显著相关的InDel标记及其应用和利用该InDel标记鉴定大豆植株育性的方法。该InDel标记位于大豆第13号染色体第22776268bp‑22815034bp之间,利用该InDel标记可以快速鉴定大豆植株细胞核雄性不育株,同时降低了筛选时间,提高了筛选效率和筛选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8841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711470082.6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检测大豆百粒重的dCAPS标记及其应用,采用本发明的dCAPS标记鉴定大豆百粒重大小时,基因分析系统检测酶切产物是否含有107bp和46bp两条带或者153bp的一条带产物,若酶切产物中含有107bp条带,被检测的大豆材料为小籽粒大豆,若酶切产物中只含有153bp的条带,则被检测的大豆材料为大籽粒大豆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辅助检测大豆百粒重的方法,该分子标记为一种新的鉴定大豆百粒重的dCAPS标记,能够方便、有效、准确的鉴定出大豆百粒重大小,利用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可以筛选大籽粒和小籽粒大豆材料,提高育种过程中选择百粒重高的大豆品种的效率,并且可以加快小籽粒大豆的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11767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529784.X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大豆植株分枝数显著相关的InDel标记及其应用,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通过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所述的序列为引物对大豆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判断,若扩增产物仅含1条主带,则对应待测大豆DNA没问题且植株分枝数多;若扩增产物包含两条主带,则对应待测大豆DNA没问题且植株分枝数少;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有效、快速的刷选出大豆植株为分枝数多或少的品种,实现了筛选优异大豆植株材料的第一步,为深入开展基因功能研究和大豆分枝数分子改良提供了方法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621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59227.3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豆遗传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或辅助检测大豆油脂含量高低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是一种与大豆油脂含量相关的CAPS分子标记,位于大豆第1号染色体53172285bp处,碱基为C或T。C基因型的大豆品种平均油脂含量为20.36%,T基因型的大豆品种平均油脂含量为21.64%,油脂含量相对提高了6.29%。本发明提供的CAPS标记能够方便、有效、快速的辅助鉴定大豆油脂含量高低。本发明为高油脂大豆的选育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高油脂大豆新品种和新品系分子育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