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2103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325672.X
申请日:2021-03-26
IPC: C12N15/113 , C12N9/22 , C12N15/70 , C12N15/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同源重组机制介导的精准序列替换基因编辑方法及元件结构,所述方法包括:(1)以靶区段300‑400bp DNA序列为基础,其中插入或缺失多个DNA片断形成MsDFID序列,同时作为向导RNA和供体模板,也被称为MsDFID向导和供体RNA;(2)在所述MsDFID供体模板3’端连接成簇且规律间隔短重复DNA回文结构,即PCRISR,或Cas9向导RNA骨架,或大肠杆菌CRISPR‑Cas3回文重复序列。后面这三种序列均作为向导RNA骨架;(3)用上述融合序列构建供体载体,转化大肠杆菌,MsDFID供体模板内供体位点所含DNA片断插入或缺失被替换到靶区段对应位点。本发明成功实现以序列替换为唯一效果的基因编辑,解决当前基因编辑系统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对PAM序列依赖、较高脱靶风险和难以实现精准序列替换。
-
公开(公告)号:CN1182227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30310.8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C12N1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豆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大豆百粒重含量高低的SNP标记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大豆百粒重含量高低的SNP标记,所述SNP标记位于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基因上,标记位点为所述基因的第311位处,该处碱基为G或A中的一种。本发明提供的SNP标记在多种环境或遗传背景下的不同群体的大豆中稳定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77004.8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大豆耐密高产株型性状相关的SNP位点、CAPS分子标记及其引物组和应用,涉及大豆分子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从EMS诱变群体内鉴定到一个耐密高产突变体cp1,通过精细定位发现该突变体为Glyma.19g185600基因ATG后517位碱基发生由C到A的非同义突变,并由此开发了CAPS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对cp1的分析和利用有助于改良大豆株型和耐密育种,具有重要的育种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93202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33788.3
申请日:2025-04-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roGmMS1及其应用,该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roGmMS1克隆自大豆基因GmMS1,其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者,具有与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互补的核苷酸序列。该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roGmMS1能够精准调控目的基因在花粉发育阶段的表达,创制新的大豆雄性不育系,为大豆杂交育种提供高效工具,同时降低转基因植株的生态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2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26801.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AtGT1基因在植物根系发育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AtGT1基因的碱基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所述AtGT1基因用于负调控植物根系发育。本发明首次得到AtGT1基因突变体拟南芥,验证了AtGT1基因应用在拟南芥中调控植物地下部生长发育,丰富AtGT1基因在植物根系发育中的理论研究,为培育根系发达植物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对进一步了解植物根系的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为在分子水平上改良作物根系提供更多遗传资源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41158.5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豆分子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与大豆二列状互生叶序株型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从大豆突变库鉴定到一种从俯视角观察,植株每个节生长1片叶片,三出复叶角度呈现“一”字形,即所有三出复叶呈平面状排列,单株所占空间降低,株距减小,有利于增密增产,该突变体的Glyma.03g232100基因上第121位碱基发生由C到T的非同义突变,由此开发了CAPS分子标记。本发明的CAPS分子标记能够鉴定野生型和突变体基因型,有助于改良大豆株型和耐密育种。利用本发明的发型的SNP位点和开发的CAPS分子标记,有助于改良大豆株型和耐密育种,具有重要的育种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62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19704.5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豆小RNA基因gma‑miR159e‑5p及其在植物高温和干旱调控中的应用。其中,大豆小RNA基因gma‑miR159e‑5p,其碱基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大豆小RNA基因gma‑miR159e‑5p的前体基因,其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大豆小RNA基因gma‑miR159e‑5p,应用于拟南芥中,通过抑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在调控拟南芥在高温胁迫下负调控花药开裂和果荚干瘪,并且可以调控干旱胁迫下拟南芥种子的发芽率,实现抑制拟南芥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发育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310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84644.8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C12N15/55 , A01H5/00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大豆杂种优势的双元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植物育种和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将CRISPR/Cas9介导的大豆MiMe系统和ToPAR基因一次性构建获得双元表达载体,并由大豆卵母细胞特异性启动子pGmEC1.1特异启动。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将载体递送至大豆杂交种中,筛选出MiMe五基因全突变及ToPAR基因特异性表达的材料,成功在双子叶作物大豆中诱导无融合生殖,提高了杂交大豆的配组效率,消除杂交大豆的制种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373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60889.X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mR1蛋白或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根系发育中的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GmR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GmR1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将GmR1基因转入植株中过表达,可显著增加突变植株的侧根数目和主根长度,敲除GmR1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根系发育受到显著抑制。本发明所述GmR1基因对植物根系具有显著的调控能力,为改良根系构型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对培育高产、抗倒伏与抗逆大豆新种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2103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325672.X
申请日:2021-03-26
IPC: C12N15/113 , C12N9/22 , C12N15/70 , C12N15/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同源重组机制介导的精准序列替换基因编辑方法及元件结构,所述方法包括:(1)以靶区段300‑400bp DNA序列为基础,其中插入或缺失多个DNA片断形成MsDFID序列,同时作为向导RNA和供体模板,也被称为MsDFID向导和供体RNA;(2)在所述MsDFID供体模板3’端连接成簇且规律间隔短重复DNA回文结构,即PCRISR,或Cas9向导RNA骨架,或大肠杆菌CRISPR‑Cas3回文重复序列。后面这三种序列均作为向导RNA骨架;(3)用上述融合序列构建供体载体,转化大肠杆菌,MsDFID供体模板内供体位点所含DNA片断插入或缺失被替换到靶区段对应位点。本发明成功实现以序列替换为唯一效果的基因编辑,解决当前基因编辑系统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对PAM序列依赖、较高脱靶风险和难以实现精准序列替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