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回路钻越钢管杆及输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5395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668023.2

    申请日:2019-07-23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回路钻越钢管杆及输电系统,包括杆身,所述杆身上从上至下依次平行设置有地线横担、上层横担和下层横担,其中,所述下层横担上水平布置有常规双回路钢管杆的中层导线和下层导线;所述上层横担的非钻越档侧布设上层导线,钻越档侧水平设置地线和上层导线;所述地线横担的非钻越档侧布设有地线,钻越档侧不设置地线;各层导线通过跳线直接接通,地线经地线引线接通,只在常规双回路钢管杆上取消中层导线横担、加长上层和下层导线横担,将导线由原来的垂直布置改变为三角形布置,钻越档将地线布置在上层导线横担,既能降低钻越档线路的高度,又能保证地线(OPGW光缆)的连续,钻越档导线的防雷由被钻越线路提供保护。

    配电楼OPGW光缆引下进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1995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0402205.1

    申请日:2016-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楼OPGW光缆引下进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OPGW光缆通过耐张串固定在外墙上,耐张串的耐张串地线与屋顶的配电楼地线连接;在贴着墙体的地面上沿着电缆层的延伸方向做一个接头井,接头井内设置有接头盒以及导引光缆;在接头井处的墙壁上穿孔埋管,以得到连通配电楼内外的管路9;将OPGW光缆沿墙体引下至接头井中,并与接头井内的导引光缆在接头盒中转换接续;将导引光缆于接头井内配出,并沿电缆层敷设至通信室或二次设备室。进而实现了OPGW光缆与导引光缆在接头井内的接头盒中转换接续,使站内光缆布局更加优化美观、安全可靠;同时,使连通配电楼内外的管路埋设在墙体的底部,从而不会影响房屋的整体结构性能。

    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

    公开(公告)号:CN105804773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0322224.3

    申请日:2016-0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其伸缩缝防水构造通过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使闭合型止水带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侧板内竖直安置,通过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使闭合型止水带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安置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符合套接过程中闭合型止水带的形变方向,降低了电缆隧道施工过程中安装和固定止水带的难度。同时,因为闭合型止水带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被安置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有助于后期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振捣密实,确保浇筑的混凝土密度大、无气泡、不漏浆,进一步提升了电缆隧道的防水性能。

    电缆终端杆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9403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380224.3

    申请日:2017-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7/00 E04H12/24 H02G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终端杆,包括杆体和安装于杆体上端的横担组件,横担组件包括至少三层横担结构,三层横担结构中的每层横担结构分别用于连接架空导线及与电缆终端连接的跳线,三层横担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下层横担结构、中层横担结构和上层横担结构,每层横担结构上分别连接一相架空导线,从而三层横担结构连接三相错开的架空导线。通过使每层横担结构中的用于连接跳线的横担与其他层的横担结构中用于连接跳线的横担之间两两互成角度,可以只通过一个杆体就能实现用于连接跳线的各层横担分处不同的竖直平面,从而使对应的跳线在空间错开,避免输电线路短路或发生故障,同时一个杆体具有占地面积小、便于施工、成本较低的优点。

    综合管廊管理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4295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0965522.9

    申请日:2017-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综合管廊领域,提供一种综合管廊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管理平台与现场层子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即该系统采用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现场层子系统(硬件部分)用于采集和传输不同种类的管廊信息;管理平台(软件部分)用于接收管廊信息,并对管廊信息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相应的现场层子系统;现场层子系统根据管理平台处理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操作。该综合管廊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多种管廊信息的采集,功能丰富;通过管理平台与各现场层子系统之间的实时通讯,工作效率较高,具有应急处理的能力;利用管理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与控制,使得该系统的运维管理简单,易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